张欣宇
摘要:农业水资源利用功能主要有防洪、灌溉、供水、养殖、旅游等功能,为我国国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引起河道阻隔、水沙情势变化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当前,社会各界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面对农业生态问题,应遵循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尊重并师法自然,首先应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守自然规律,在开发过程中不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在切实能保护好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助推我国农业发展更高效、更可持续。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利用;绿色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水资源利用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影响
水是地球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依托,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情况不容乐观,还需要加大改善力度:第一,在工程施工前期,生产的污水以及废水,或者由于电闸和大坝开掘,而导致流砂进入河中,造成江河出现漂浮物以及浑浊度增加。第二,由于挖掘机、汽车等大型机械以油作为动力,如果发生泄漏情况,会对河水造成污染。第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推土机、汽车以及农用机械所排放的尾气,或者由于道路问题而产生的粉尘,也对水资源和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一些漂浮物含有有害物质,不仅影响农作物,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整体性角度展开分析,现代农业的发展,本身需要引入运用数量充足的基础性淡水资源要素,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的作物灌溉、畜牧业与水产养殖活动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充足的水利设施支持条件。在建设和运行数量充足且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设施背景之下,通常需要实现对数量众多的淡水资源要素的引入运用,并且在具体发生的淡水资源要素循环背景之下,给开放自然界中现存水体结构的生态水平造成显著影响。
二、实现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农业节水的组织管理
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农业节水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社区用水能力建设,实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开展民主决策和监督。构建节水灌溉设施管护体系,落实节水灌溉设施管护责任主体。形成“灌区专业管理机构+用水者协会+用水农户”的乡村农业节水组织模式,由灌区专业机构负责骨干工程管理,由用水者协会负责支斗渠管理,包括水量分配、水费计收和渠系工程维护等,由用水农户协商灌水事务,确定灌溉系统维护出工、水费收支分摊等。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力度
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管理使涉及政府市场、自然环境、产业关系以及生产生活的系统工程,运用先进思维以及科学办法对水资源实行管理,从根本上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以及统一调度,实现水务工作一体化。实现水资源管理要从以往的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方向发展,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方面发展,加强管理力度、引入市场机制,保证水资源科学利用。同时,相关部门还要从水权流转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建立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并且通过价格调控,完善水资源价格体系。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关惠民政策,积极完善生态补偿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注重加强对附近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好环境保护,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要做好现代农业发展中水资源要素管理,显著改善和缓解淡水资源支持数量不足现象,在实现对现有农村灌溉性淡水资源要素高效充分运用背景之下,保障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实现良好有序发展。
(三)建立农业节水补偿和激励机制
针对农业节约用水以及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具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其投入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给予补偿和奖励,补偿标准高于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对微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设施和设备进行补贴,从资金和实物等方面对节水农户予以奖励补偿。在水权制度完善的前提下,农业节约的水量可以转移给本行业甚至其他行业的用水主体,也可以转移到其他用水地区,满足其用水需求。构建农业内部以及农业与工业、城镇社区之间的水市场,确保节水农户可以获得补偿。
(四)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
利用和开发农业水资源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在开发中注重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相关部门要从以往只注重工程效益和施工管理的思维,向综合考虑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及施工管理思维转变,寻求生态效益和工程效益的合理搭配。处理好自然与施工的两者关系,保证生态系统不因为水利工程而受到影响。在开展农业种植的过程中,也要科学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两者相得益彰、互利互惠、合作共存、共同发展。要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用过程中,全面充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致力于在不断改善提升我国农业发展领域基础性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应用技术水平,借由引入运用类型多样的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应用技术设施,以及优化改善现代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结构设计方案的基本实践手段,切实提升水利工程灌溉设施建设运用活动,与现代农业发展领域灌溉活动需求之间的充分契合。要在农业水利工程应用设施建设和运用过程中,积极引入配置功能良好且运行稳定的淡水资源清洁处理技术手段,确保在开展农业生产灌溉性淡水资源要素管理以及循环运用过程中,切实做好基础性生态环境保护干预工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基础性水利灌溉应用设施的建设优化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坚实的支持保证条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绿色生态环境保护逐渐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分析和阐述,从坚持共同發展原则、鼓励用水户参与到管理中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力度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部门以参考和借鉴。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动态调控及改变,实现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切实维护好绿色生态环境的同时,亦可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为高效、更可持续性,使我们的地球生态更环保、更健康。
参考文献:
[1]江翰.拥抱大地—高效生态农业探索之路[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张宏志,金飞.美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J].世界农业,2014 (12):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