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叮当
如果你时常听音乐,就不可能不知道汪苏泷,因为无论你喜不喜欢,他的名字总是会频繁地出现在各大音乐榜单上。他和许嵩、徐良一起被大众称作“网络音乐三大巨头”,是那些年歌红人却不红的典型代表。后来,也就是现在,汪苏泷凭借为各种“IP大剧”演唱主题曲,终于“火”了。他开始受邀出席颁奖典礼,参加综艺活动。但这并未影响汪苏泷所发唱片的质量。
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当年并无二致。在他的少年时期,在父母离异又重组家庭之后,他为此而难过,被巨大的忧伤包裹着。有一次,他闷闷不乐地在胡同里玩石子,一只小猫突然“扑”到了他的脚上。犹如从天而降的礼物,汪苏泷终于在面对小猫时,笑了起来。他将小猫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带回家,给它洗澡、喂饭、剪趾甲。在和小猫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猛然发现——他渴望爱,也希望传递爱。
他的心里有一个宏大的微观世界,在这里面,爱是藏不住的,风会告诉整片森林;同样,在这个国度里,爱也不是轰轰烈烈的,它就是一些很寻常的小情绪。这种直白却又很细腻的感情,大概只有流行音乐才能直观地表现,汪苏泷默默地想。几经权衡,他主动和父亲摊牌,说:“我再也不想学京剧和古典音乐,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汪苏泷的这个决定让本是京剧老师的汪爸爸感到不满。父亲大发雷霆,摔门而出;汪苏泷则是一言不发,将自己反锁在卧室。他红着眼睛,埋头研究谱曲,从最基础的一点一滴学起。有些时候,他把曲子都做好了,只差写词。可一旦有了新的灵感,他又会推翻重写。至于填词,也是一样,每首歌都是反复琢磨后的成果。
“我其实很讨厌‘装。可能有的人会故意把歌词写得让人看不懂,但我的表达方式就是简单直白的。我不想装作自己上了年纪、深沉、很有内涵的样子。这就是我和世界对话的方式。”汪苏泷很喜欢张震岳的歌,尤其是那首《破吉他》。他总觉得这才是音乐本真的样子——寥寥几个音符、几句话就能将向往的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乃至到现在,他写歌的视角还是会往这方面靠,依然还是那个仿佛长不大的、与猫对话的邻家男孩。
但这没什么不好。反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喜欢听汪苏泷的歌。毕竟,谁都曾年轻,谁都渴望一直年轻。
汪苏泷是一个很念旧的人,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把一些过往的情感经历以及体验写进歌里。他在年少时未完成的理想、憧憬,也会在歌词里略提一二。比如说《一笑倾城》这首歌,就是汪苏泷自己的感情观。然而,有意思的是,当他写完这首歌,其实原本是希望TFBOYS来演唱。后来是由于定位和音乐风格不符,汪苏泷才去了录音棚。
再比如,《银河》那首歌,汪苏泷就将長久以来的愿望写了进去。“会炙热,会冷漠,不独特”,渴望去做一个凡世俗人。可遗憾的是,从他因为音乐而走红的那天起,这个心愿就落空了。哪怕汪苏泷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低调,一门心思只扑在音乐制作上,他的周边仍然还是会围绕着各种声音—— “汪苏泷啊,他只会唱非主流歌曲”“汪苏泷整容了”“汪苏泷很不自量力”……这只是一小部分负面评价,说得更难听的还有很多。它们就像一把把剑,每时每刻都会穿过电脑,刺痛汪苏泷的心。
他也曾为此烦恼,一遍遍地去思考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到底有什么罪过。从迷茫到愤怒再到恨不得去打架,不止一次,他都想过去做一些冲动的事情,他还曾打算用音乐作品反击。抛开偶像这个身份,他不过是个普通人,是个敏感且孤傲的少年。他受不了自尊心一次次被践踏,却总在要“躁动”时,又冷静下来。
“请温柔看待,世界每种色彩,不能只有黑白。”身上明明背了很多误解,汪苏泷也还是不愿为大家传递负能量。他还是喜欢写浪漫的曲风、有爱的歌词,他也一直都记得早些年在录音室的情景——窗外有高大的花树,鸟儿偶尔在窗前跟他一起唱歌,一台小风扇不知疲倦地转动,而他的心里涌现了无数的彩色气球。其中一个气球上写着:我想做一张像周杰伦的《范特西》、方大同的《橙月》那样的专辑,想做一张不仅是我个人的标志性唱片,也是一张能被大家反复去听的华语乐坛的好唱片。
这不是汪苏泷的野心,而是赤子之心,是他踏入音乐圈的初心。正是怀揣着对音乐的敬畏之情,这些年不管如何备受争议,他都从未在音乐里表现出一丝一毫。
极少展现负面情绪的汪苏泷,去年有段时间,倒是在微博写了一句很伤感的话:“满心期待的,最后落空,真让人难过。” 他受了委屈,没明说。4天之后,大家的各种猜测才随着一档音乐节目的播出而得到答案。
汪苏泷的难过是因为那首未唱完的歌——《追光者》。这是他本打算在生日会上,唱给歌迷的歌。可谁曾料想,演出前不久,团队才从非官方渠道得知,因节目剪辑的缘故,《追光者》要延后一周播出。为了不提前“泄密”,汪苏泷和团队不得已在生日会当天,取消了这首歌的演唱。更令他感到沮丧的是,等到这首歌在节目中播出时,又被剪辑到只有15秒。
可以说,汪苏泷的用心良苦,都成了泡沫。他是真的没有办法不悲伤、不低迷、不陷入自我怀疑。即便出道多年,他已经发表了多首歌,而且基本每首歌都有一定的传唱度,可汪苏泷还是会忍不住想自己身上的“非主流歌手”标签,去想这样的结果是否令喜欢他的歌迷和朋友颜面尽失,是否会让邀请他的人而感到为难。汪苏泷觉得出自他手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好爸爸,保护不好它们。
“现在很多人给我贴不同的标签,包括‘网络歌手‘非主流等等,大家总说如果某首歌不是我唱的话,也许就红了。我想像音乐圈的匠人一样,一直在舞台上耕耘,真的想把好听的歌唱给大家听。”汪苏泷在那档节目中,为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做“咱屯里的音乐大匠”。他的决心“昭然若揭”。他的纯真,却极少有人珍惜。
为什么要这样呢?
拥有梦想的人,都很了不起,他们每个人都应该获得更多的尊重。更何况,汪苏泷并没有走捷径和邪门歪道,也没有在音乐作品中故作深沉和无病呻吟。他只是早一步“利用”网络起家,他只是一个没长大的彼得·潘,渴望用音乐建造一座“无人岛”。在这座岛上,有他对人性的挖掘,对人心的洞察,唯独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座岛上,他知世故而不世故,唱着最无忧的歌。
这是错吗?不是。每个人对生活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人的梦想也不应该千篇一律。不是按着他人的设定去成长就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人生,只有自己最清楚它应该是什么样子。活在他人的眼光下,不如活在自己的期许中。于是,汪苏泷在短暂的沮丧后,再次拿起麦克风,唱起了他认为好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