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福
外婆快满百岁了,养白鸽成了她一生的习惯。
在我的印象里,外婆一直养白鸽。因为爱,外婆只养不杀,更不吃。外婆善待白鸽,如同善待自己珍贵的生命一样,绝不容许白鸽受到一丁点儿伤害。
养白鸽的地方,位于外婆卧室上的一层小隔楼,是一个敞亮的天窗,上面遮阴,下面又通气,是盖房子的时候外公特意设计的。外公在世的时候,就用竹篾条为白鸽编织了不少的笼子,笼子中间壁上,外婆还将不同的小粗碗牢牢固定起来,供白鸽饮水进食。
每年,外婆都会养几只白鸽。白鸽与外婆结下了深深的缘,如同外公和外婆今生厮守一样。
经常听母亲讲起,外公和外婆那段美好的姻缘。
战争期间,受伤的外公随着部队转移到王家坳村,住在外婆家。伤势严重的外公不能随大部队出发,被外婆藏在了后山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利用一条秘密的小道,外婆给外公送吃的,天天进入深山老林抓草药,给外公医治腿伤,帮助他康复锻炼。外婆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外公,外公给外婆讲抗战的故事。外婆听得入了神,渐渐觉得身边的这人是如此地伟大、如此地不俗,不禁生出一些崇拜之情。
外公伤势越来越好,临走的那天早上,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一条刻有白鸽的项链塞到外婆手上,他说白鸽是和平的象征,希望项链里的那对“和平鸽”陪伴着外婆,让外婆等着他回来。
从那年起,外婆就开始养起了白鸽,寄予相思和希望。
终于有一天,外公回来了。一个吉祥的日子,外公和外婆在老一辈的见证下结了婚,在新婚庆典上,外婆将所有的白鸽全部放飞,仰望着头上如云的白鸽,外公和外婆紧紧抱在了一起。
后来,外公在村里做了一名篾匠,外婆在家里料理家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年遇到干旱,食物奇缺,正巧外婆坐月子,身体非常虚弱。外公偷偷杀了两只白鸽,熬汤给外婆煮稀饭,谎称是山上打来的野斑鸠。后来,被外婆知道,数落外公大半天,整整一天没吃饭。最后,外公好说歹说,当着家人立下护鸽誓言,外婆才勉强原谅了他。
如今,外公去世二十多年了,外婆依旧年年养白鸽,看着楼上的白鸽飞舞,外婆总是很欣喜,常常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战乱时候民不聊生的往事。母亲一辈的几个姊妹,帮着外婆百般呵护每一只白精灵。
直至今天,我们才深深明白,养鸽,对于外婆来说,并非是养一只小小的家禽那么简单,而是她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希望。战争年代养鸽,她是渴望和平早点到来,祈望外公平安归来;和平时代养鸽,更是希望和平一直延续下去,让儿孙们安康。
每天早上,外婆起得很早,听到小隔楼上白鸽扑哧扑哧扇动着翅膀的声音,她饱经风霜的脸上便会洋溢出一种幸福的微笑。白鴿,给她带来心理上的安宁,精神上的愉悦,也是她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编辑 林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