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开放课程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8-10-11 06:02宋作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7期
关键词:师生专业课程

宋作玲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66590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最早发起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的“开放课程”运动(Open Course Ware,ORW),至2011年,总计发布约2000门课程,超过1亿人次访问。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也将自己学校的优质资源放在网上。由此发展起来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MOOC)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纽约时报将2012年命名为“慕课元年”,慕课平台的三大供应商:Coursera,edX和Udacity正酝酿进驻中国。

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高校精品课程等优势学科资源在网络开放平台上免费共享;2007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成立,配合教育部在线培训项目,至2012年,总计培训17万人次高校教师,覆盖全国92%的本科院校和80%的高职院校[1]。此外,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等也给学习者提供了新的模式。日前,“中国式慕课长三角论坛”上传出信息,我国87所高校加入“东西部高校联盟”,实现优质课程在线共享。数据显示,“中国式慕课”已覆盖300万在校学生。

开放课程、MOOC等有助于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所提倡的知识公开、共享理念与大学教师作为学者的学术旨趣契合。对大学教师发展分析的4个维度,即教学发展、专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皆有促进作用[2]。

1 开放课程的SWOT分析

1.1 优势S(Strength)

开放课程让高校师生及社会各界公平地分享教师、专业建设、教学内容、经验、方法等教学资源,体现教学公平。

网络公开课程大都来源于精品课程、名师讲堂、讲课比赛等优秀作品,让师生可以直接进入一流水平的专业讲堂,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进行比较学习。通过借助网络平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及任何网络终端(anytime/anywhere/anyhow)都可以自主学习,有效利用时间碎片便于时间管理。根据学习效果,学习者可以反复学习,有利于知识理解与消化。网络课程通过管理知识库、设置知识分类体系让学习者更有效地跨学科学习,学习感兴趣的或学科相关的知识,在多学科交融中提高创新思维。师生对专业选择不再是单一的,不可逆的。

1.2 劣势W(Weakness)

缺少交流环节和互动。虽然有些网站设置讨论、沙龙、留言评论等专区,但是与传统课堂讨论或人气论坛、微博的用户评论比,参与人数少,多是学员和主讲教师交流,缺少学员之间的交流,难以实现实时交流。

录制设备质量和操作水平,影响了教学视频的画面质量,有些投影仪内容无法看清,有些实时操作界面不是很清楚。录制的多媒体环境、视频采集与编辑环境复杂程度较高,影响了视频制作的便捷。主要以精品课程和传统理论课程为主,课程体系不是很完整,有些创新课程、实践课程较少,动手能力培养较难。学习效果难以评价,学分和证书的认可度还需提高。

1.3 机遇O(Opportunity)

2013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已进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3]。

网络和移动网络在师生中几乎全面覆盖,我国宽带网络升级、流媒体技术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等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提升网络速度和承载能力,保证了视频流畅播放。

1.4 挑战T(Threats)

手机观看流量收费限制会影响手机学习视频的热度。学习人群主要为高校师生及专业人士,而且高校师生选择的课程也主要是所学专业。根据网易公开课的一份统计数据,在其所有视频课程中,“国际高校公开课”和“TED演讲”最受欢迎,两者相加占了观赏人群的86%,而看“国内高校公开课”者,仅占13%[1]。国内大学与国际高校开放课程存在差距,我们的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视频课程类网站需要找到盈利模式,才能可持续发展,吸引优秀人才制作和推广视频,形成制作、宣传、维护、更新等价值链条。

通过对国内开放课程的优势与劣势等内部环境以及机遇与挑战等外部环境分析,得出开放系统发展规划和思路见表1。

表1 SWOT分析表

2 开放课程系统模型与发展对策

高校开放课程教学系统主要有五要素构成:发布课程教师、获取课程教师、学生、政府或学校组织、网站以及企业社会等,涉及政策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技术层面、行为层面等,其系统模型可以使用如图1所示六棱柱模型表述。

图1 开放课程系统模型

2.1 发布课程教师

MIT OCW在200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参与发布课程的大学教师认为课程发布明显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5]。因此,首先提高课程发布教师积极性,让发布课程轻松便捷。原则上源课程教师不提供辅导,避免占用过多教学精力,因此可以通过招募源课程教师助手方式,提供网络学习的服务,参与交互环节,实施反馈和控制。除精品课程外,吸引优秀的一线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教学风格的青年教师参与到视频制作中,项目应展示参与开放课程给教师带来可评估的益处。

2.2 获取课程教师

MIT OCW同样对参与开放课程学习的教师进行了的调查,分析显示有31%的教师认为MIT OCW对他们教学以外的专业活动给予帮助,有29%的教师反映MIT OCW强烈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观点[5]。

教师是开发课程系统最重要的因素,起到传播和服务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作为学习者,通过开放课程了解同专业其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捕捉学术专业前沿,亦可以和校内外各个院系的教师建立起跨学科、跨院系的直接、深入联系与交流,从而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国际教育理念,组建教师学习实践共同体。另一方面,通过对开放课程筛选、加工、应用,教师便于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和资料丰富课堂教学。

2.3 学生因素

高效利用开放课程实施公式教育,在感受名师风范的同时,理工科学生还可了解人文教学和人文关怀。专业课教师,最直接方式是通过在学习正规课程教授中,辅以开放课程学习与讨论,开阔学生视野。此外,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专业相关或专业外的领域自主学习,开阔了思维。技术层面,运用数码笔,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路径可被全息记录,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时,得到的不仅是考试答案正误、分数高低,而且可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进行深度分析。

2.4 教育部、学校等组织

教育部指导学校,学校指导师生,从政策上鼓励、制度上完善,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建立学习型组织。2012年12月,全国高校教师微课比赛启动,调动了1600多所高校逾12000名优势教师选手,638件作品入围全国决赛,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其灵活亲近的微课视频,成为开放课程一种有活力的形式[5]。此外,可以利用媒体和网站营销团队,在专业期刊、论坛、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加以宣传。高校筛选开放课程优势资源,开展通识教育网络公选课,并合理设置学时学分。

社会层面开放课程应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做好高校和平台网站的桥梁作用。通过形成全国性或区域性高校开放课程联盟,整合资源,交流开放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edX,成为其新入伙的6所亚洲名校之一。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两校已经与慕课旗下Coursera在线课程签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耶鲁、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网络课程系统。

2.5 网站等平台

敏锐捕捉新的网络应用需求和习惯,创新学习工具,完善共享平台。例如,移动时代微信成为面向手机移动时代的教学交流平台,指尖上的课程从理想变为现实。微信具有的文字、声音、视频、摄影、定位、手摇等多媒体功能,支持教师开展个人、小组、公众、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公开、秘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与互动,为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开放课程的SWOT分析,从开放课程发展现状出发,比较与国外开放课程发展差距,挖掘国内教育资源潜力、分析教育人群,从而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机遇,规避开放课程交互性差、制作技术难、难以评价等劣势。开放课程建设、推广及可持续发展,作为系统工程,包含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网站等因素,建立由教育部到高校,由高校到教师,由教师到学生的指导体系,调研高校师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校组织和培养对象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师生专业课程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