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芝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平原 253100)
为保证患者能够拥有舒适的护理空间以及安静的环境氛围,我院特针对目前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频繁等不足之处进行解决,开展品管圈活动来降低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并取得了良好成效[1],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们的一致认可。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5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神经内科病房护理治疗的患者4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24例,研究组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18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8±4.68)岁;对照组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22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1±4.23)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况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均无明显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可比性。
1.2.1对照组
实施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常规性呼叫铃设置对患者进行护理以及治疗等措施,按照相关规定的程序执行相应的步骤。
1.2.2研究组
首先,选取我院医护人员共10人,其中博士导师1人,本科学历护理人员9人,以导师为小组组长,设计并规划活动的内容与流程,针对患者呼叫的不同原因进行合理计划并制定相应的措
施,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要求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1)统计并分析两组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的次数;(2)统计并分析两组之间患者的满意程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模式对开展品管圈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通常分为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如下。①十分满意: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的次数有明显的减少,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环境都有明显的提升;②满意:品管圈活动开展后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的次数有所降低,改善了病房环境;③不满意:管圈活动开展后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的次数无任何减少的趋势,影响到患者的日常休息与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指标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指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使用x2和t进行检验,p<0.05代表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经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值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比较【次数(%)】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值如下表2所示: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对比【n(%)】
在临床试验的护理工作中,为保证患者能够随时得到帮助,在病房内都会设置呼叫铃。但此种方式也会为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如呼叫铃使用次数频繁,则会对其他患者的作息造成影响,引起患者的不适[2]。
本次实验研究中所开展的品管圈活动正是针对目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开展的一种活动措施,通过对目前问题的分析,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变,充分发挥出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3],改变了以往常规模式下的护理方式,增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加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性,为病人的护理工作制定的全面的流程与目标,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4]。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的次数,保证了患者各方面护理工作,积极配合患者所提出的要求,使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医院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并有效达到了预期的设定指标,改善病房内部环境的同时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压力与心理压力,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