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来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安市高陵区的自然村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在消失,有的将要消失。同时,住进高楼新社区的村民们对祖祖辈辈朝夕相处的村落时有怀念并向后辈讲述一个个有趣的村名及其背后的故事。
八斗赵和小村任是连畔种地的两个自然村,一个为罗家村委会管辖,一个为萧家村委会管辖。相传,八斗赵和小村任均在唐代建村,因筑地界,村中任姓与邻村赵姓发生纠纷,诉诸官府,因皆恐己输,故争送赂金,赵送银八斗,任送银一石(dàn)。谁知刚上任的县令是位清正廉洁的好官,判送赂金多的任姓无理,并将行贿银两公之于众,为此高陵城乡家喻户晓,遂称赵姓所居之村为八斗赵,任姓所居之村为一石任。后来,一石任村村民认为,花了银子,输了官司,还背上不光彩的村名,故一直耻用此名,乃以村小而改称小村任。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记为二村:“任家”“任家村”。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记为“小村任”。民国三十年《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小村任家”。而八斗赵村村民则认为,虽然花了银子,却赢了官司;虽背上不光彩的村名,却可以警示后人,故八斗赵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清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始载此村名。民国三十年《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为“八斗赵家”。
湾子镇的大夫雷村和榆楚镇的皂南、皂北村,因村中出了名医而改变了原来的村名。
相传明崇祯年间,李自成与明将左光先在高陵一战,身负箭伤,因萧张村的大夫雷某为闯王治愈了箭伤而名声大震,从此以萧、张二姓居多的萧张村改村名为大夫雷。(清《高陵县续志·缀录》载:“明崇祯七年,李自成与明将左光先战于高陵、富平间。”明嘉靖二十年《高陵县志》以大村载有“萧张”名。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记作“雷家”。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始记为“大夫雷家”或“大夫雷”)。
相传,皂南、皂北村在明初,因贺姓居此,名贺家村。到了明中叶,据说有一位老人在山西行医,医术高妙,药到病除,自言家住陕西高陵县城南五里皂角树底下。后有得救者来陕谢医,到此却见皂角树底下是座庙宇,人们便以为村里有了济世活人的神仙,也就称该村为皂角树底。明末叶村民增多,形成南北二村,居南者称皂角树南,居北者称皂角树北。清中叶,村中刘姓发迹,故又将南北二村统称为皂角树刘村。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记作“贺家桥”。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分别记作“皂角树南村”和“皂角树北村”。民国三十年《高陵县区保总图》分别记作“皂角树刘南村”和“皂角树刘北村”。
赵家和殷家现在是同属姬家管委会邓家塬村委会管辖的自然村。相传汉文帝刘恒从代国回长安时,从高陵经过,在毗沙及崇皇住了月余。当文帝和母亲途经降驾原(奉正原)北侧的原下时,发现有一清泉,在此饮马时,马受惊脱缰,遂称这里为“惊马”,成村后,村亦称“惊马”。后又渐分为两村,殷姓多的村称惊马殷,赵姓多的村称惊马赵,随后又逐渐称为殷家和赵家。明《高陵县志》载:“饮马泉在接蜀门外十五里,相传文帝饮马于此,今废堙。”又载:“惊马赵与惊马殷合记为‘惊马’。”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记作今名。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分别记作“惊马赵”和“惊马殷”。民国三十年《高陵县区保总图》分别记作“赵家”和“殷家”。
上院和下院现为同属鹿苑街道办事处上院村委会管辖的自然村。据传,明万历年间,李氏有异父同母两兄弟。兄李仙品,官升湖广偏沅巡抚,弟李仙风,也升任河南巡抚。明代对朝廷派遣到外省督察军民政务、安抚百姓的总督、巡抚统称督堂,为此人称“一母两督堂”。兄在今上院有邸院,居北;弟在附近的李家庄有邸院,居南。后渐改称弟居之李家庄为下院(下指南),兄居之此村为上院(上指北)。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分别记作“上苑”和“下苑”。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分别记作“上苑”或“上院”、“下苑”或“下院”。
李赵村是姬家管委会朝李村委会管辖的自然村,李观苏是通远镇官路村委会管辖的自然村。两村相邻,一南一北,因李三娘和赵五娘这两个历史人物而颇有名气。
南边的李赵村,明初建村。俗传:“北有李三娘的井,南有赵五娘的冢”。因村外有这两大景观,故名李赵村。
说到李三娘的井,不能不说北边的李观苏村。明末叶,苏姓建村于李观(龙跃宫,唐德宗改为李观)遗址旁,故名。李观原为唐高祖李渊的旧宅,内有御井(俗称八角琉璃井)。相传,柱国大将军李昞之妻,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生母李三娘曾在此居住,抚育儿女,并亲自在井内打水浇菜洗衣做饭,天长日久,吊水的井绳将坚硬的石质井口擦下深深的绳痕,可见这位贤妻良母当年生活的艰辛。
再说赵五娘的冢。赵五娘即赵真女,东汉义郎蔡邕之妻。蔡邕在危难之时,只顾逃命,遗弃父母妻子于今李赵村。赵五娘虽被遗弃,但尊公敬婆,贞风亮节始终不变,无怨无悔地承担了丈夫没有承担的职责,死后葬于李赵村南原上。赵真女孝敬公婆和持节不改的事,在当地流传了1800多年,成了周围妇女学习的榜样。
杨官寨与张铁同为姬家管委会下的自然村,一个为杨官寨村委会管辖,一个为高刘村委会管辖。这两个村因有名将或好官,村民赞其功、感其恩,遂以其名命村。
杨官寨,明末建村。相传,有一姓杨名坤的人,幼浪荡,及长,发奋习武,成为名将,曾率兵征战,屡建奇功。明洪武年间,在此扎寨屯垦,时称杨坤寨,后避其讳,改称杨官寨。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始载有此村名,并注明为军户所居。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记作“阳官寨”。民国三十年《高陵县区保总图》复记为“杨官寨”。
张铁,清初建村。据传,村人张铁居官而忧民,既疏财又仗义,曾多次放粮,周济贫民,民感其恩,曾勒石记事,并以其名命村。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记作“张铁家庄”。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记作“张铁家”。民国三十年《高陵县区保总图》复记为“张铁村”。
小张村和底杨同为张卜镇岩王村委会管辖的自然村。在民国时期的一次地名村名登记中,政府官员将李家庄错登为小张村,而原来的小张村改名为底杨村。由于民国官员闹了个真实的“张冠李戴”,故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小张村,位于奉正原北坡。据传,该村以李姓建村,得名李家堡。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记作“李家堡”。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记作“李家庄”。但到了民国时期,政府官员将李家庄误登为邻村小张村的村名。从此,本无张姓住户的李家庄却成了“小张村”,这顶帽子一直戴到了今天。
底杨,位于奉正原北坡底下,距小张村不足半华里。据传,明代张姓建村时,因人少村小而得名小张村。明《高陵县志》即以大村载入,名“小张”。清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记为“小张村”。民国三十年《高陵县区保总图》记作“杨下底”。由于小张村的村名被错误地戴到了李家庄的头上,而小张村却成了无村名的“黑人黑户”,引起两村村民的不满,纷纷找到县衙,一个要讨回小张村,一个要恢复李家庄。接待的官员却说,村名已注册上报,无法更改,张冠李戴是常有的事,漏登的村子可另起新名。于是,原小张村又以村民杨姓和地处坡底而更名为底杨村。事后有村民戏称:“民国官员太荒唐,张冠李戴出洋相。小张错嫁李家庄,半路冒出坡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