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下,从“共享土地”这个经济事物出发,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阐述其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共享土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8.0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共享土地”作为一项经济活动,从市场出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1 “共享土地”
“共享土地”,就是把土地经营权进行共享。“共享土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于共享乡村的集体土地,让由于户口限制的非农业户口的居民能获得乡村的集体土地经营权。目前乡村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通过“共享土地”,使得非农业户口居民通过支付一定费用可以获得乡村土地的经营权,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随着“共享土地”的发展,农民通过“共享土地”收入不断增加,乡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户籍改革不断深入,农业户口开始逐渐消失,转变为非农业户口,“共享土地”进入第二级阶段。这个阶段因为没有农业户口,所以没有原先的农业户口居民来收取共享费用,土地归国家统一进行分配,所有居民按照一定的规则获得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继续共享,自行协商交换,土地的产物可以自吃也可以用来售卖。出于对土地管理的需要和传统农民的消失,会有专门的土地生产和管理人员对土地进行管理,农民成为一种职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当生产力继续发展,“共享土地”进入第三阶段,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土地的生产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各样需求,个体不再拥有土地经营权,所有的土地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对土地进行智能化生产和管理,将人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那时可以把所有土地看成一个整体,所有居民共享这同一块土地。
2 “共享土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机理
“共享土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可以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剖析。
第一方面,“共享土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共享土地”从市场角度出发,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土地要素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带动建筑业、运输业、旅游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出众多就业岗位,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共享土地”给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哪怕是失去生产能力的贫困人口,也可以通过土地租金取得收入,有利于精准扶贫、脱贫事业的开展,使农民感受到党的关心,沐浴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从内心深处更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拥护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共享土地”自身是一项经济行为,能够给农民增加一条经济收入途径。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使其有经济能力到城市居住,加快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的户籍改革进程;由于土地的存在,乡村人流量加大,例如到乡村考察和管理土地的城市居民,土地上食物成熟后运输的物流网人员,推动乡村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乡村发展走入快车道,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对于进入城市生活的这些农民,能够享受到城市较为完善的医疗设施,受高等教育机会显著提升,文化水平、学历层次将上一台阶,能够适应更多的岗位需求,对于仍在乡村生活的农民来说,乡村的发展将直接推动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乡村脏乱差的环境逐渐消失,乡村的商业、教育和医疗事业也随之发展,加上交通的便利,乡村重新成为人口居住的理想地;在“共享土地”的吸引下,一大批高学历人才将会吸引到乡村,专门从事乡村的农业工作,农民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而非户口的区别;随着乡村的发展,乡村周边的城市人口将会回流,东部发达地区的外来农民工人口将会回流中西部,对城市的道路拥堵情况、高价的房市都有一定程度的缓和;乡村随着人口的流入,乡村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形成乡村城镇化进程和逆城市化进程齐头并进的现象;随着乡村居住人口的增加,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的涌入,居民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享受乡村的绿水青山,这也是乡村比城市吸引人居住的优势所在,城市随着人口的外流,治理环境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压力减轻,有效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进程;以上这些方面都将深入贯彻落实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随着“共享土地”的发展,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科学素质、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从原先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农民到技术水平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再到智能化生产,生产力水平获得极大提升,把人从土地劳动上解放出來,体现了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力原则。由于“共享土地”采取土地直接到个人的模式,中间使用物流网进行配送,相比于过去超市、菜场这些复杂的中间环节,能够最大空间压缩中间环节流转带来的物价上升,居民获得食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再加上居民收入逐渐提升,居民有更多的钱财开始追求发展需求,例如城市居民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乡村居民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体现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第二方面,“共享土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动实践。“共享土地”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在共享经济热门的当下,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把乡村经济盘活,让农民增加收入,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髓,符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次有益探索。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正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享土地”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的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动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
第三方面,“共享土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体现。“共享土地”在我国可以实现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我国的制度优势。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强调共同富裕。“共享土地”的出现,让土地经营权能够自由流畅的被所有居民共享,这是由我国的土地公有制性质决定的。当前城市居民收入相比农民较高,相比之下农民拥有集体土地的优势,“共享土地”就是发挥这种优势,通过给农民带来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土地采取私有制,有钱人买下土地后将不再允许土地的共享,除非进行土地的买卖,这对经济落后的贫困阶级是不利的,因为没钱买不起土地,国家也不会主动分给他们土地,无法通过土地获得收入,有土地的资产家独占土地红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土地难以实现在社会所有阶层中自由的共享流动。
第四方面,“共享土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享土地”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对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次实践。城市居民通过“共享土地”感受乡村的生活,有利于情操的陶冶,增加田园的实践经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农民通过“共享土地”提升收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开始注重文化水平的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可以在城市买房定居,享受到城市先进的教育资源,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逐渐诞生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