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帅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执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村工作的总要求和总抓手,而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确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乡村繁荣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达成农村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共同进步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工作的进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对河南省“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概况进行总结,分析农业产业联合体可能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与此相关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8.005
1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北临黄河,南接淮河,具有“中、通、丰、古、商”的地理优势。现今,河南省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突破900个,其产值更是占到全省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参加联合体的各类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也达到了1.2万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成了各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很高的专业化协作分工,市场上的各种信息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处理形成农业生产决策,然后再以订单等多种形式快速传送到生产阶段,培训农户依据市场的需求来选择生产市场需要的作物,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得以避免。我省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也实现了通过集约化来完成规模经营效益,还凭借集中采购农资和统一农业社会化服务,达到了农业生产和服务水平的拉升,农业生产成本都减少13%-18%,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人均平均水平高了12%左右。
2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资金的缺乏,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也间接致使我省农业相关技术水平低下,阻断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成长之路。购买农产品加工业原料要准备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资金的时间都聚集在一起,相对比较集中。然而如今农业企业融资途径少而窄,需要的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特别显眼。到2017年初,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已有160多家,但是知名品牌企业还是不多,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更是仅有10家,省级也只是存在45家,年销售总收入40亿以上的只有20家,而在济南达到40亿元的就有38家。这同时也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亟待进步的地方。
2.2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不平衡
从发展地区上看,北部地区多,除此之外其他地区都偏少,分布很不均衡。超过总数65%的粮食联合体,都在豫北,已达580多个,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的数量。因此,河南北部地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一直走在前列。原因就是,豫北地区农村的改革创新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面,而其他各地则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个新兴事物有一个缓慢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从发展阶段上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常态还不是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发展生态高效的农业模式。粮经饲结构不合理,种养业循环不畅,一二H产业融合不够,区域结构与资源禀赋条件不尽匹配等都是其问题的具象化。从发展业态上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生产模式、生活方式,是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互联网时代潮流。大部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还不在当今潮流的节奏里,传统农业,对接现代农业,发展智慧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还亟需互联网思维的改造。
2.3 体制与机制不完善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不紧密,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带动的农户数量占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20%,就是因为组织形式、经营机制不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太过滞后。如即便是培育了小麦加工成面粉、棉花加工成棉纱等八个产业链条的新郑市,只有徐镇精米厂和柳屯全力食品厂是按订单生产的,并真正和农民形成利益了共同体,松散型的“企业与农民的卖买关系”才是其他六个产业链条的现状,“公司+基地+农户”的联合体模式根本没有真正形成,传统的集贸市场交易仍是该县90%的农民出售农产品的地方。农民现在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出现问题的主要缘由。尽管合同对企业有一些约束性,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合同的约束性可能更低。另外也有企业,可能制定很多不利于农民的条款很可能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如在压级压价,签合同的时候。
2.4 农产品加工缺乏国际竞争力
阻碍了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又拖慢了出口创汇型农业的发展,就是由于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跟不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服务,很难有效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下,由于农产品加工比重低、以粗加工为主,增值率低,产业链短,导致河南省创汇型农业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出口农产品才有16大类100多个品种,年出口额仅有30亿美元。我国的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才1: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5左右的水平。而我省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也高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工费用、机械作业和灌溉费用较高都是其原因所在。如2015年小麦的生产成本,河南省每千克为1.8元,较全国平均高出30%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定处于下风。河南省2016年农产品出口额为300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0.5%,约相当于该年农业总产值的16%。品种单调又总量偏少的蔬菜和粮油食品是出口的主要品种。河南省以面粉加工为主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的小麦加工能力,能消耗小麥生产总量的70%。而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化工醇等系列产品却能被吉林的大成公司加工出来,用玉米加工饲料的低附加值产业还是河南省加工业的主流。
3 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扶持示范联合体
积极解决限制联合体发展的瓶颈制约,就要努力整合涉农相关项目资金,大力扶持联合体内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信用担保、融资风险补偿、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等。(1)提升龙头企业的辐射能力。要想继续加强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带动辐射能力,就要坚决实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努力培养省级龙头企业“先锋队”,评选的龙头企业"先锋队"有诚信资质担保的优先权。同时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培育壮大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2)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水平。为了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必须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管理科学、服务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也要先培养一些。努力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合作领域,积极开展专业合作、信用合作和社企合作和探索农民股份合作制等一系列工作。(3)巩固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根基。促进农村土地向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快速合理流转,努力推动多种模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大力支持组建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骨干、以农艺农机融合作业服务为主要工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3.2 优化政策环境
河南省的财政部门应大力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经营发展。财政综合部门的优势一定要努力发挥出来,如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企业强化财务管理,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在充分利用财政部门的优势的情况下,为农业产业化聯合体打造积极向上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制定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又快又好发展的税收政策。要实行“养鸡下蛋”的方法,不可以竭泽而渔,要积极实施有利的税收政策。要想提升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过程中地区布局的带动能力,就要选准扶持项目、支持环节和主导产业。为了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龙头企业的生命力,要重点照顾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市场建设。而着力于强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壮大的保障力,就必须加大拉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的自心力,同时还要支持其服务体系的建设。
3.3 加大科技教育投入
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我省农业科技教育根本难以为农业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而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缓慢,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现象的不断出现,原因还是在于人才的缺乏。因此,河南省必定要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来提高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营中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为了鼓励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就变得很有必要。要想维持一个稳定精干的农业科研队伍,来加大农业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就必须要从如今的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中,择优选择一批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与此同时,积极支持民办农业科研机构和民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让其慢慢成为农业科技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还不要忘了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发展提供配套的技术服务。
3.4 创建联合体发展平台
(1)创建人才支持平台。为了促进和服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发展,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可以调派专业人员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专门联系、结对扶持。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合作共建,比如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研发机构等。
(2)创建融资服务平台。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采取统一核定授信额度、打包授信,并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等措施,能够加快建立金融机构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之间的融资协作长效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龙头企业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经营贷款进行担保,或由企业承担联合体内成员单位及农户的贷款。
(3)建立信息服务平台。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信息网络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那么创建能提供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和定期发布制度等信息服务,并且覆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所在区域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还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使用信息技术,对生产经营实行精细化管理。
4 结论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民发展、共同致富的模式不断创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快速发展起来,而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就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篇文章基于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其现状及其问题深入分析,最后提出推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赵予新,马文婷.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科技创新问题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1).
[2]陈定洋.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研究——产生机理、运行机制与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3).
[3]孙正东.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范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4]张明权,徐志连.农业产业联合体释放乘法效应[J].农村经营管理,2013,(07).
[5]徐志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徽宿州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新实践[J].农村经营管理,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