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物馆之旅

2018-10-10 09:24高旭彬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展厅文物博物馆

高旭彬

2017年岁末至2018年年初,央视一档新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带热了许多人在这个春节里的博物馆之旅。作为一个有着逛了二十几年博物馆经历的艺术鉴赏与文博研究的“发烧友”,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一些经历与感受。

我的博物馆之旅是从上海博物馆开始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上海读书,学的是美术。课程中有大量的古代书画临摹的内容。当时的印刷技术很不发达,画册上的图片印得很模糊,我分到一张元代画家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即使印成像挂历那样大小的尺幅,许多细节还是看不出,只好靠猜测,画得一塌糊涂。老师在旁边看看笑了,告诉我说这张画正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挂着呢,可以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上博的新馆当时刚造好不久,位于上海的市中心——人民广场,由于设计与建造优良,很多旅游团甚至都把它当成一个旅游景点来介绍。一个周末,我与同学相约而去,进馆后略了解了一下展厅的布局,就直奔三楼的中国古代绘画馆而去。《青卞隐居图》果然真的在那里挂着。我把脸贴牢展柜上的玻璃,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果然发现了很多印刷品中看不出的细节。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核心技法叫“皴法”,这是一种用有规律组合的笔墨来表达不同山石的质地的技法,画家之间的风格区别有时就體现在这之上。王蒙的皴法用笔非常细腻繁复,号称“牛毛细雨皴”。这些层层叠叠的“牛毛细雨”在原作中笔笔分明,可是在印刷品中全都虚糊一片了。这才明白在绘画临摹的学习过程中原作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博物馆对于我们艺术学习的重要意义!

不过,今天再想想这个第一次的博物馆参观经历是很幼稚的,面对文物与书画等艺术品,我们不仅没有能力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们最根本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的美,而且把上博其他重要馆藏,如青铜、玉器、瓷器、雕塑、明清家具等都给忽略了。

当时国家还未执行博物馆免费的政策,进上博的门票20元一张,老是去的话费用也不菲,所以我们特别珍惜每次进馆的机会。我有个同学,每次去之前都要做足功课,先在食堂买一堆包子馒头,又找了已经有些掉漆了的绿色军用水壶灌满水,然后乘地铁在上博未开门之前赶到那里,到下午闭馆才肯出来。在里面待一整天,中午绝对不出来吃饭。他花的20元比别人值多了!他那时在展厅里看东西的眼睛真像扫描仪。

毕业以后回到了家乡小城。当时还没有高铁、动车,去上海的火车普遍要六七个小时,最慢的竟需9个多小时,很麻烦,在头几年里回上海逛上博的机会很少。不过当碰到一些重要展览的时候还是会想方设法赶去,但那时还在工作的前期,积蓄不多,每一次去都要精打细算一番。去的时候搭凌晨两三点的班车,在车上再迷糊一觉,到上海刚好是人家的上班时间。下午出馆后,再搭傍晚六七点左右的车回家,深夜十一二点到家。这样就不用在外住宿了。但那时没有互联网售票,买票很麻烦,不是每次都能买到很合适的车票。记得有一次去得早了,离上博开门的时间还有将近两小时,只好在人民广场的长椅上干坐着等,那还是一个冬天的清晨,冻得浑身发抖。

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差别不仅仅在于人口的多少与房子的高矮,也包括这些文化资源的丰瘠。大城市里的人之所以觉得自己的平台高、眼界宽、发展前景好,除了他们住的都是高楼大厦之外,还因为他们身边有这些高大上的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体育馆,可以比我们更好地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洗礼,以及文、体、艺术等活动的感染与熏陶。相比之下,我觉得家乡小城与上海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少了一座上博!

其实我身边像我这样的人也不止我一个。去的次数多了以后,有位志同道合的老兄送了我一款“微距望远镜”,这是一种专门用在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展品的利器。借助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看清楚那些文物与书画作品上的细节。如2012年上博为了庆祝建馆六十周年,办了一个名叫“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绘画珍品展”。展品中有一件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借回的中国美术史上的名作——宋徽宗临摹的唐人张萱的《捣练图》,这件作品中的仕女衣服极其华丽,上面有很多精细的花纹,沈从文先生曾经在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谈过。可是因为怕对文物有伤害,展厅里的灯光非常昏暗,尽管隔着玻璃只有三四十厘米的距离,但这些细节根本看不出。这时候这款“微距望远镜”就派上用场了,那些细节在镜底一一呈现。尤其是画面中那个蹲在炉前烧火的小女孩,手中拿着一把扇风用的扇子,不仔细看你根本无法发现上面所描绘的画中画的精美:雪后苇塘,两只貌似大雁的水鸟聚在一起,其中一只瑟缩着脖子,寒气逼人。我们看展的水平越来越高!

更让人高兴的是,随着铁路的不断提速与动车、高铁的开发,家乡小城与上海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短了,一日之间可以有好几个来回,真正实现了“同城”的待遇与梦想。说去就去,说回就回,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的麻烦与辛苦了。

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对文博事业越来越重视,全国大多数的县以上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至今为止我走过的大大小小博物馆将近两百家,从国家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到身边的各个县市的博物馆;从东南沿海的南京博物院、山东博物馆到内陆的陕西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从各类官方的收藏机构到民间的私人博物馆,只要外出旅游中途看到有博物馆,一定要下车去看一看。我觉得这是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历史的最好的办法,这样的旅游才是一种深度游。而国内博物馆的办展水平也越来越高,不仅经常会策划一些专题性的展览,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逐渐加深。比如上博近些年的一些展览经常会同时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作讲解、分析,普通大众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参加。把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得很好!山西博物院每年暑期都会面向中小学生举办文物导览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让学生到展厅中当讲解员,不仅拉近了文物与游客之间的距离,也为培养下一代的文博事业接班人做了努力。

而最新的做法则是通过运用媒体与明星包装的办法来推出文物,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如《国家宝藏》第一期节目中借由李晨推出的北宋青绿山水作品《千里江山图》,在布展之前就在各大媒体上做了充分的宣传与铺垫。等到开展时,万众欢呼,人头涌动。展览前期排队等候的时间竟需六七个小时之久,引发了很多人的抱怨,后期改为预约才好一点。很不幸,我也身在其中。不管里面有多少人是看热闹的,有多少人是看门道的,这样的效应不能说不是正面的!

进博物馆的过程是一种真正触摸历史、触碰真实的过程,与文字相比,文物不会说假话。文字是再次解读与翻译的结果,文物是第一手的凭证与信物。文字往往会因为书写者采纳的立场或者观察角度有问题而与事实相去甚远;而文物所反映的它那个时代的或黯淡或辉煌,创造者情感的或喜悦或悲伤,都无所遮蔽。就我本人来说,尽管在这里谈的都是美术作品,但实际上在博物馆中所关注的早已不限于与美术相关的事物了。经常性地去博物馆走走,对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与认识历史的水平非常有帮助。

猜你喜欢
展厅文物博物馆
博物馆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