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易
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他匆匆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
做客的父女俩待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叭的一响,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
——地板上的暖瓶倒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它。的的确确没碰它。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是并没有马上就倒哇。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他的手里攥着一盒方糖。一进客厅,主人下意识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脱口说了声:
“没关系!没关系!”
那父亲似乎马上要做出什么表示,但他控制住了。
“太对不起了,”他说,“我把它碰了。”
“没关系。”主人又一次表示这无所谓。
从主人家出来,女儿问:“爸,是你碰的吗?”
“……我离得最近。”爸爸说。
“可你没碰!那会儿我刚巧在瞧你玻璃上的影儿。你一动也没动。”
爸爸笑了:“那你说怎么办?”
“暖瓶是自己倒的!地板不平。李叔叔放下时就晃,晃来晃去就倒了。爸,你为啥说是你……”
“这,你李叔叔怎么能看见?”
“可以告诉他呀。”
“不行啊,孩子。”爸爸说,“还是说我碰的,听起来更顺当些。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说的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
女儿沉默了許久。
“只能这样吗?”
“只好这样。”
(选自《百年百部微型小说》,四川文艺出版社)
[赏析]
故事小且简约,却极具摇曳之美,环环相扣,层层生发,在所有的情节之后,产生了丰富的意义。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四部分:主人招待客人,返身回屋,水瓶放得不够稳,破碎一地;接下来,主人出来安慰客人,父亲迟疑了一下,接着道歉,承认自己打碎了水瓶,给出了与真实不符的解释;在回家的路上,女儿问父亲为什么要如此,父亲说这样听起来顺当,也最合理,尽管不是真相;最后一个情节是父女沉默后的对话,异常简单:“只能这样吗?”“只好这样。”
小说第一个情节为我们营造了误会出现的环境:主人匆匆回屋,水瓶没放稳从而破碎;主人不在场,从而可能导致误判;客人的身份使彼此都有一种微妙的情感心态,不愿做过多的分辩。这些为小说的发展和意义的生发,做了合情合理的铺垫。水瓶乍破,平地波澜,极具戏剧性。
小说第二个情节让我们心中一惊,主人对客人的安慰是认为父亲打碎的;更让我们吃惊的是,父亲居然承认是自己的错。这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父亲为什么要承认自己打碎的呢?这明明不是真相啊。他可以说明的啊,他为什么不辩解呢?他不是迟疑了一下吗?小说在此陡然发生了逆转,出人意料。
小说第三个情节让我们心中一跳,因为父亲解答释了女儿的疑问,这也是我们的疑问。为什么不讲真相呢?在前两个情节的铺垫下,父亲说出了:“……听起来更顺当些。有时候,你简直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你说的越是真的,也越像假的,越让人不能相信。”父亲的解释很无奈却是最恰当的,点出了“真”与“假”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永远难以弄清事件的真相,因为真相总是会因为特定的环境而受遮蔽,而那些假象往往看起来却是最真实的。父亲前面的迟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因为解释是无用的,也揭示不了真相,环境促使另一个“真相”出现了。小说的主题在此开始揭示和生发。
小说第四个情节可以不出现,因为这件小事已经给我们揭示了一个被忽略却又处处时时可能存在的一个现象,小说可以结束了。但是,这简单的两句对话,让我们更进一步看到情节对主题的深化。这两句对话让我们的心情在之前的惊愕中又加上了无比的沉重,生发出一丝恐惧。这两句对话把对“真”与“假”的讨论更引入深处:我们对这样的“真假”,无能为力,我们要终生生活在这样的“真假”之中,永无还原的时候。只能这样!只好这样!主题在此进一步升华,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