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文献综述及启示

2018-10-09 11:29孙伟
时代金融 2018年23期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政府

【摘要】政府在科技中的职能定位自科技金融诞生以来就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本文通过整理CNKI中关于科技金融主题的代表性文献,从政府的视角进行论述整理,最后结合整理的相关文献给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府 科技金融 科技型企业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本次年会的主题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开放创新才是通往繁荣发展的光明大道。为推动亚洲各国适应新形势,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从多角度、多方面给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其中特别强调了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话题,“科学技术是第一创造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金融”的概念从1993年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成立到今天,我国政府从各种层面给予大力支持。而对于政府在科技金融中所扮演的角色到底应该是什么,至今为止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梳理前人的文献,从政府的角度着手研究政府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中做了什么、更应该做什么,从而给出相关建议。

一、科技金融文献的发展历程

(一)总的文献数量发展

在CNKI中通过输入“科技金融”关键字进行检索,从第一年1987到2017年共计30年里发表5175篇文章。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6年之间文献的数量保持平稳状态,而从2006年以后文献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由此可以得出我国学者对科技金融的关注越来越大,这也和我国政府大力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有很大关系。

(二)核心期刊及CSSCI文献数量发展

在我国论文收录的数据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导的北大核心和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數据库CSSCI。这两大论文收录库所收录的文章都具有学术代表性,质量非常高代表我国当前的研究前端。在CNKI中同样输入关键词“科技金融”可以检索到1992年到2017年共543篇。其中核心期刊数量为526篇,CSSCI中期刊数量为353条,其中被重复收录到两大核心检索库中的数量为336篇。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92年开始到2009年我国学者所发的文章被评为学术代表的寥寥无几,从2009年以后数量开始逐渐的增长,但是我国高质量文献的数量还存在数量不足的现状,在总的文献中占比十分之一。

(三)总结

从两个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证实了科技与金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科技金融”的概念提出至今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特别重视科技金融的发展。

二、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已经实施的举措

(一)政府政策方面

张景安(2006)提到了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刚要的若干配套政策》提出落实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政策,加快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孙工生(2011)提到政府出台了许多鼓励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给予孵化器企业政策性支持,其中特别提到无锡市政府设立专门的企业成长“530计划”。李乐、毛道维(2012)提到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刘斌(2013)提到政府就高新科技园中的科技金融机构的购房、租房、税费、风险补偿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扶持政策。谢颖昶(2014)提到上海张江示范区在风险补偿、担保费用、科技保险、吸引人才等方面实施支持政策。拓晓瑞、徐久香(2017)提到广东省近30年政府出台的政策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科技金融试点、科技信贷所起到的推进作用。

(二)政府引导基金方面

房汉廷(2010)指出政府设立了科技型中下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现了政府投入的新机制。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2011)提到武汉市政府设立了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联合银行对科技企业提供5个亿的资金授信。汤汇浩(2012)提到国家财政部与科技部设立首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后,各地区也纷纷效仿,总金额超过240亿。王朝平、石俊马、兰定成(2013)提到武汉市通过利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先后与国内数家知名创投公司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投资,助推了大批科技企业成功上市。胡新丽、吴开松(2014)指出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天使投资基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张明喜(2015)指出我国试点地区已设立多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省市和高新区引导建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近百支,有力的推动科技金融产品、组织和服务创新。王勇、冯立(2016)指出上海张江通过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科技企业技术商业化发展,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企业。

(三)引导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方面

孙长学、于凤坤、陈昌明(2009)提到北京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金融服务,并且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动平台。房汉廷(2010)指出从金融的实践来看,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政策性科技担保、政策性科技保险、科技支行、等一系列服务体系。李兴伟(2011)指出我国部际科技金融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以中小板、创业板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正成为支持创新创业的基本平台。邓天佐、张俊芳(2012)以我国各地科技金融试点为视角,从创新财政科技投入、创新金融产品、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强调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组织保障体系,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试点工作。张缨(2015)指出以制度改革、政府资助方式改革、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等方面推动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张兴旺、陈希敏(2017)在我国科技金融创新融合问题研究中提到苏州市政府采取“银行+创投+担保+保险+小贷”的运作模式构建了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需求主体提供金融服务。

三、政府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中更应该实施举措

(一)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薛澜、俞乔(2010)科技创新的改革不仅仅只是对科技体制内部进行改革,而更应该从金融制度、财税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周昌发(2011)指出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完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等方面,并且提出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唐五湘、饶彩霞、程桂枝(2013)通过对北京市金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指出政府应该出台一些专门的科技金融政策,不能仅仅只是针对科技企业的发展,要及时出台对科技保险、融资租赁、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要保证政策的辐射范围扩大化。毛茜、赵喜仓(2014)指出政府应该依据科技产品特点,从质量评估、风险界定、担保等环节,出台相关政策并同时设立专门权威评级机构来执行。王建、李思慧(2015)指出政府在制定科技金融政策时应根据资金所有权的不同,分类引导,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要对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及风险投资产生的创新效益应当建立分类引导机制,实行分类考核和监管。黄继忠、黎明(2017)认为政府应给与企业创新一定的税收优惠,并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政府引导资金流入科技型企业

洪银兴(2011)认为政府应该为商业性银行提供相应的信贷担保和保险,为进入科技创新前端阶段的科技金融提供担保和保险;同时政府在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组件中不应直接参与经营。耿中元、王雅杰、惠晓峰(2012)中认为政府可以出资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选择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一起组建,以引导资金带动社会其他资金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吴翌琳、谷彬(2013)认为要想使得科技型企业能够实现科技与资本的连续对接,在政府建立种子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帮助企业渡过初创期,还应该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辜胜阻、刘伟、庄芹芹(2015)认为政府应该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特别是股票市场中应该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改革,完善不同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卢亚娟、刘骅(2016)认为政府应该通过相关的政策,建立相应的政府引导机制,对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及全维度资金扶持。

(三)加强对科技金融的监管

崔瑛、齐兰(2010)认为在应对全球危机和经济的衰退冲击,政府应该更加的重视金融的监管工作,重视针对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品种,并且设立有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手段。周辉、罗良文(2011)认为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对于环保企业和新能源行业要实施便捷通道以满足它们产业的规模化需要,使得银行的信贷资金能够顺利的流入这些产业中。张华(2016)认为应该建立行业监管与信用评价体系,形成创新网络的集体监督机制。从而增加创新合作中违约者的机会主义成本。江湧、闫晓旭、刘佐菁、杜赛花(2017)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管理,完善科技资金使用管理规章及办法,不断强化对科技资金使用情况的審计监督。

四、总结与启示

本文以政府的视角对过去文献进行了论述整理,对于科技金融的发展政府的职能到底如何界定至今还是处于模糊状态。这足以说明我国科技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在对过去文献整理的同时,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科技金融中介组织。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是由于投融资双方彼此信息不对称,如何构建一个使得双方都认可的中介平台非常重要。第二,双向人才问题,如何培养一批既懂得企业经营管理,又具备金融、保险、科技方面的人才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景安.建设创业板市场落实自主创新的科技金融政策[J].深交所.2006(12).

[2]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5-10.

[3]薛澜,俞乔.科技金融: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评赵昌文等著《科技金融》一书[J].经济研究. 2010(07).

[4]孙工生.突破科技金融发展的瓶颈制约[J].中国金融.2011(22).

[5]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03).

[6]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 2011(06).

[7]李乐,毛道维.政府信用对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推动机制[J].2012(04).

[8]邓天佐,张俊芳.关于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J].证券市场导报.2012(12).

[9]汤汇浩.科技金融创新中的风险与政府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6).

[10]吴翌琳,谷彬.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中关村科技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3(08).

[11]刘斌.我国高科技园区科技金融发展实施策略的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2013(04).

[12]胡新丽,吴开松.光谷与硅谷:科技金融模式创新借鉴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9).

[13]张明喜.我国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的初步评价[J].海南金融.2015(09).

[14]张缨.科技金融:促进政府创新政策“有效供给”[J].中国科技论坛.2015(10).

[15]王建,李思慧.研发经费异质性、创新能力与科技金融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04).

[16]肖奎喜,谢玥玥,徐世长.创新驱动背景下实现中国科技金融突破性发展的制度安排及政策建议——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金融体制创新的借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3).

[17]王勇,冯立.多案例背景下的区域性科技金融平台运作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08).

[18]拓晓瑞,徐久香.广东省科技金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24).

作者简介:孙伟(1992-),男,汉族,山东枣庄人,学生,金融硕士,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研究方向:科技金融。

猜你喜欢
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期技术员工流失现状与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型企业定制营销策略研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