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徐开娟, 廉 涛, 李 刚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438)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并于2014年10月20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1]的出台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对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还对体育进一步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2]。一方面,发展体育产业既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引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体育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走向及主要措施进行系统梳理,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1.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图1和表1所示的全国体育产业统计数据[3]可见,2008—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总体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2008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4 628.0亿元,实现增加值1 554.7亿元;2016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 011.3亿元,实现增加值6 474.8亿元;与2008年相比,2016年体育产业总规模涨幅达到了310.8%,年均增长率为19.3%(未扣除价格因素),体育产业增加值涨幅达到了316.5%,年均增长率为19.5%(未扣除价格因素)。可见,无论是体育产业总规模的增速,还是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均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凸显出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力。
图1 2008—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
从分业态看,2008—2016年,体育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14年以后,受体育市场化改革和产业政策利好的刺激,体育服务业迎来了爆发性增长。2016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体育制造业,达到3 560.6亿元,是2008年的8.5倍。受国民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2008—2016年,我国体育制造业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受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2013年至今我国体育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低。此外,从2008年开始,受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我国体育建筑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2013年体育建筑业的增加值是2008年的3.2倍。2014—2016年,受国家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我国体育建筑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2015年体育建筑业的增加值仅为35.3亿元,只有2013年的22%。
表1 2008—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
1.2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基本上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为引领,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制造、体育用品贸易等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4]。同时,随着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催生出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文创、体育广告、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多种新兴业态[5]。在体育旅游领域,全国正在着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以及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和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在体育文创领域,电子竞技、体育传媒、体育影视、体育动漫等体育文创产业迅速发展。在体育会展领域,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逐步壮大,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已发展成为亚太最大、世界排名前三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展会。在体育健康领域,体育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慢性病干预、健康促进、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社会资本开办的康体、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迅速增多,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程度不断增强。此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资本对“互联网+体育”发展的路径探索已经开始,特别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运动装备、体育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正悄然兴起。
1.3产业主体不断壮大近年来,尤其是《意见》颁布以来,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的热情高涨,体育产业主体迅速激增[6]。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体育产业统计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主营体育产业的机构数为7 938家,2016年主营体育产业的机构数达到8 910家,2017年突出万家大关,达到了11 489家。经过2年时间,上海主营体育产业的机构数增长超过40%。
产业主体的迅速壮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有体育产业集团稳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陕西、青海10个省(区、市)成立了省级体育产业集团(企业),辽宁、贵州、内蒙古、江西、河南、新疆等省(区、市)正在筹备或者计划成立省级体育产业集团。此外,有条件的地市也纷纷成立了体育产业集团公司,如南京市体育产业集团、常州市体育产业集团、温州市体育产业集团等。②民营体育企业迅速崛起。以上海为例,2017年在主营体育产业的11 489家机构中,民营体育企业数量超过了10 000家。③体育“双创”热情不断高涨。各类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平台、体育产业众创空间、体育产业孵化器、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等,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环境。自2015年以来,涌现出了Keep、昆仑决、虎扑体育、耀宇文化、乐动力、趣运动、懂球帝、黑鸟单车、懒熊体育等一批体育创业公司,并纷纷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7]。
1.4产业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在保持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在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体育服务业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越来越多的体育服务企业开始关注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注重线上线下互动,整合标准化的服务资源,探索多样化的“互联网+”跨界合作模式。体育服务的创新还进一步优化了体育资源配置,体育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日益加深。②体育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体育制造企业正由低效益、低附加值、同质化程度高的产业链低端向品牌化、国际化、科技化、智能化的产业链高端转化,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攀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安踏、泰山、红双喜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迅速涌现。③体育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消费者运动休闲体验全面提升。各类体育APP实现了体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提升了场馆预定、健身指导、运动分析、体质监测、交流互动、赛事参与等综合服务水平,形成了体育产业的新生态圈。
1.5产业贡献日趋突出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来,体育产业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产业贡献度逐步提升[8]。2008—2016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8年的0.49%提升至2016年的0.9%;尤其是受《意见》出台的影响,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4年的0.64%跃升至0.8%,增长幅度达到了25%。从区域看,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体育产业对地区经济贡献也较为突出,2015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年长三角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1%,超过全国0.8%的水平[9]。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极大地带动了就业[10]。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8—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持续走高:2008年体育产业吸纳就业317.09万人,2014年达到425.77万人,6年间增长了25.5%,显示出强大的拉动就业能力。
1.6产业政策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家对体育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围绕体育产业发展,制定和出台了包括《意见》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 宏观指导性政策。国家在《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中均多次提及体育产业。国家层面还专门制定和出台了《体育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指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4年10月,《意见》正式颁布实施,该文件立足于激活体育消费,以破解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重要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将体育产业视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将发展健身休闲产业作为不断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强劲引擎;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将发展体育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和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2016年以来,国家还将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作为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多个部门先后出台了水上、山地户外、航空、马拉松、骑行、击剑等一系列运动项目产业规划。
就地方而言,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都研制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28个省(区、市)单独制定了《体育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河北、山西、江苏等21个省(区、市)出台了健身休闲产业实施意见,北京、天津、辽宁等8个省(区、市)研制了运动项目产业专项规划,北京、吉林、浙江等19个省(区、市)制定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政策,上海、浙江、安徽等17个省(区、市)出台了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地方系列指导性政策的出台基本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策相互促进的局面,为有效促进全国及地方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必要的政策引导作用。
(2) 专项扶持政策。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制定了各类体育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如《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华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审批事项改革方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马拉松、骑行等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行动方案(2017年)》《关于体育场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的通知》等国家层面的政策,分别从吸引民间资本、推进赛事改革、促进场馆开放等方面助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另外,专项扶持政策还体现在产业引导资金、产业基地培育、体育小镇建设、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
1.7产业平台不断搭建近年来,政府与市场主体特别重视产业平台的搭建,各类体育产业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①产业载体平台持续壮大。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先后培育建设36家国家体育产业基地[11]。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名单中,全国31个省(区、市)的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入选。②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不断搭建。中关村科技园、国家版权局和中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发布了中国首个体育产品资源交易专项平台,北交所和华奥星空共同推出发布了中国首个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北京中奥盛世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奉贤南桥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中国首家体育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截至2017年12月底,在31个省(区、市)中,天津、河北、山西、上海、安徽、山东、重庆、贵州已建设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北京、江苏、浙江、湖北、广东、青海正在筹建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辽宁、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计划建设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
1.8产业基础愈发坚实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向好。①体育人口持续增长。“2016中国生命小康指数”关于中国人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发现:在1年时间内,养成锻炼身体习惯的中国人从37%增长到60.2%,增长了23.2%,说明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在每周的锻炼次数上,去年每周锻炼3~4次的人占37.1%,每周锻炼5~6次的人占14.3%,今年每周锻炼3~4次的人比去年上升了16.1%,占比达到53.2%;每周锻炼5~6次的人比去年多4%,占比为18.3%[12]。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锻炼习惯的人越来越多,潜在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消费拉动的效应不断放大。②体育场地面积迅速增加。《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13]显示: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用地面积39.82亿m2,建筑面积2.59亿m2,场地面积19.62亿m2。其中:室内体育场地16.91万个,场地面积0.62亿m2;室外体育场地152.55万个,场地面积19.30亿m2。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万个,用地面积增加17.32亿m2,建筑面积增加1.84亿m2,场地面积增加6.62亿m2,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 m2,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个。③体育消费稳步提升。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14]指出,在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有39.9%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926元,较2013年的645元提高43.57%。全年体育消费总额在499元以下的人数占47.6%,在500~999元的人数占24.4%,在1 000~1 499元的人数占11.2%,在1 500~1 999元的人数占4.6%,在3 000元以上的人数占6.5%。另据统计,2014年上海市20岁以上人群人均体育消费为1 464元,2016年上海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达到2 094元,较2014年有了较大提高,体育产业的消费支撑逐步增强。
2.1总体思路进入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线将发生变化,并逐渐演变为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线[15]。围绕这一发展主线,新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应顺应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以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为核心,以产业集群化、业态融合化、产品服务高端化和运营主体集团化为方向,以丰富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以完善产业体系为关键,以促进体育消费为根本,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吸引社会投资,提升体育产业能级。
开启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新征程,应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走创新发展之路;处理好体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走协调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体育行业绿色低碳的优势,挖掘体育产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潜力,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体育与社会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协作,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体育发展,走开放发展之路;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资源配置上向全民参与体育倾斜,让体育普惠全社会,走共享发展之路。必须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实际出发,遵循现代体育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加快转变体育发展方式,使体育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式的发展。
2.2发展目标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为依据,提出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1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五大幸福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第2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进展,基本形成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发展的格局。体育产业环境明显优化,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3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体育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形成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3.1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吸引社会投资
(1)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构建现代体育管理的大格局。进一步转变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调整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总会、各单项体育协会的职责,实行管办分离、政社分开,把能够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积极推进单项体育协会改革,推动各类体育协会实现自治、善治,使其依法独立运行。继续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对与举办体育赛事相关联的审批事项,相关部门不得要求赛事主办方提交体育部门的审批材料;对确需保留的安全许可以及道路、空域、水域、无线电使用等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
(2)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提高体育行业的管理水平。加快建立覆盖体育组织、体育企业、从业人员等的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信用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向社会公示,依照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制定体育行业协会自律办法,鼓励社会公众参与体育市场监管,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进体育产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及体育消费统计数据,建立体育产业大数据中心。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各级体育联合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制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政府服务体育的水平。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加强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材料的目录化、标准化,建立体育产业多部门联合“一站式”服务机制。搭建体育信息服务平台、体育产权交易平台、体育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围绕体育企业及项目的诉求,提供最具权威的政策咨询、人才招募、投融资、产权交易、项目孵化、技术合作及品牌塑造等特色专项服务,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降低体育企业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提升体育企业的发展效率[16]。
3.2加强体育赛事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1) 积极打造各类运动项目的赛事体系。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引领作用,推动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打造涵盖职业、商业和群众性赛事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等职业联赛,鼓励网球、骑行、拳击、赛车等有条件的运动项目举办职业赛事,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理事会,合理构建职业联赛分级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的组织方式,广泛开展马拉松、武术、搏击、骑行、户外运动、航空运动、赛马运动、极限运动等项目赛事,采用分级授权、等级评价等方式,增加赛事种类,合理扩大赛事规模。鼓励各地加强体育赛事品牌创新,积极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凸显生态优势、融合新技术的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一批社会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精品赛事。
(2) 以产业化思维推动运动项目发展。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运动项目市场化发展为原则,积极发展传统运动项目产业、时尚休闲项目产业和民族特色项目产业[17]。进一步落实产业规划“百张蓝图”计划,有条件的运动项目应抓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制定规划,理清各个运动项目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项目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各运动项目中心的产业职能,设立专门的产业部门,加强产业工作力量。打造国家级体育产业大数据平台,对接各业态、各运动项目子平台,支持与现有大数据企业合作共享。
3.3积极构建体育全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1) 不断完善体育产业内容,努力打造体育全产业链条。主攻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智能体育、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彩票6个产业方向,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打造上下游资源配置平衡、创新与品牌贯穿始终,融合产品链、资源链、服务链、创新链、价值链的体育全产业链条。发挥体育行业组织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协调,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和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体育产业链条的空间联动效应。积极发挥体育产业的平台经济功能,深度融合健康、旅游、文化、生态农业、地产、金融、传媒、教育等业态,实现全产业链条闭合发展。
(2) 不断丰富体育产业的现代元素,努力打造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用现代管理制度,创新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体育服务业提质增效,丰富中、高端体育消费供给,提升体育产业高度。以大数据、传感器、5G通信、互联网、物联网、体感控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技术为支撑,加快推进现代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向体育服务领域的转移与应用,促进体育产业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建立健全多元可持续的体育产业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债券投资、融资租赁、众筹、保险等金融工具和产品应用于体育领域的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探索针对大众健身、体育赛事、体育场馆、户外运动、职业俱乐部、运动员等的体育金融业务,形成市场化、多层次、广覆盖和可持续的体育金融支持体系。大力发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体育产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体育人才队伍和体育人才智库,夯实体育产业人才支撑,释放人才红利。
3.4推动“体育+”和“+体育”发展,大力促进产业融合(1) 大力发展“体育+” ,培育体育新业态。研究制定“体育+健康”“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教育”“体育+养老”等行动计划,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场地设施建设、赛事活动打造、产品研发设计、宣传营销推广、复合型人才培养、市场秩序规范、投融资机制构建等方面加大整合力度,推动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体育资源价值,支持文化、旅游、地产、交通、制造、信息等行业研发体育领域的附加产品和服务,形成体育产业新业态。加大现代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向体育产业领域的转移与应用,重点支持“体育+科技”创新发展,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服务、体育用品制造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2) 加快推进“+体育”,促进体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部署,推进体育与城镇化设施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体育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互动融合,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生态经济的内涵。将体育元素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打造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城市体育特色社区、乡村体育综合体,推进体育与文化、商业、旅游、居住等建筑功能的联系,突出体育与建筑功能的互动融合。积极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业,通过体育旅游资源要素配置不断向“三农”倾斜,通过城乡融合、城体融合、体旅融合,补短板,强弱项,实现生态增值,助推生态经济发展,全力为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促进体育空间与其他空间的渗透和融合,利用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戈壁、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打造健身休闲集聚区和运动休闲产业集群。
3.5鼓励体育领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整合优势体育场馆资源、赛事资源、体育旅游资源、运动康养资源等,设立体育产业专项资金、体育创业投资基金,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体育众创空间。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体育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
(2) 大力发展体育智能制造。推进体育用品智能制造,鼓励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引领体育用品智能制造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开发新型运动康复装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等,加大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推广与应用。鼓励发展与跑步、骑行、登山、钓鱼等群众参与度高的运动项目相关联的专业化运动装备,积极开展个性化体育用品定制服务。加强体育场地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应用,鼓励发展气膜体育馆、拆装式游泳池、组合式体育设施等新型体育设施,推动体育建筑设计创新。
(3) 深入推进体育服务创新。引导体育服务企业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服务内容创新,开发专业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体育服务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促进营销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有效运用私人空间,支撑体育服务业创新发展。健全体育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品质。
3.6加快产业载体建设,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
(1) 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分类建设与各层级城市规模和功能作用相协调的各类载体平台,创造分级分类、形态多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体育发展新空间。因地制宜地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国家体育产业园区等各类国家级体育产业发展载体,不断提高集聚水平、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体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园区、体育服务综合体等各类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编制各类体育产业基地、园区、特色小镇、服务综合体等载体平台的建设标准。创新运营管理,加快建立适合各类载体平台自身特点、符合行业发展规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充分发挥载体平台效能的运营管理模式。
(2) 搭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动体育赛事版权和转播权的市场化运营,推进体育赛事制播分离,积极打造国家体育传播平台,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创办体育频道,增加体育节目,延长播放时间。允许央视以外的地方卫视播放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综合性体育赛事以及世界杯赛,体育赛事播放收益由赛事主办方或组委会与转播机构分享。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建立各类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促进体育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提高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引导和鼓励建立各类体育产业信息平台、展览展示平台、智库平台、技术研发平台、科技转化平台等,通过各类平台的建设有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3.7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产业增长极(1) 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全面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奥运会、世界杯赛等重大赛事为引领,重点打造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体育产业增长极。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创新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优质的人才、资金、企业、项目落户落地。进一步强化区域内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协同机制完善等,促进区域在体育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互补、流转顺畅、待遇互认、指挥协同方面的良性互动,推动区域在体育健身圈建设、体育赛事举办、体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2) 以区域资源禀赋为依托,优化区域运动项目产业发展。围绕不同区域的地域特点与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的运动项目产业,重点打造以云贵川为核心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以黑吉辽和京津冀为重点的冰雪运动产业,以广东、海南、福建为分布带的滨海运动产业,以河南、湖北为重心的武术运动产业,以北京、上海为龙头的竞赛表演业,以浙江、江苏、安徽、江西为重点的山水运动休闲产业等。在国家和区域2个层面强化运动项目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或在区域体育产业规划中对运动项目产业进行专门的规划,实现有序发展,杜绝同质化建设。
3.8以重点人群为目标,积极扩大体育消费(1) 培养青少年体育消费习惯。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传统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实施校园青少年专项运动技能教育,培养青少年对特定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和消费倾向。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优秀专业体育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培训。引导优秀教练员进校园指导青少年运动,探索建立运动员校园培养机制。大力推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开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运动器械、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
(2) 完善老年人体育消费内容。制定实施老年人群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布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体育健身在老年人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对标发达国家,加快完善老年人体育器材、场地、服务、规划等系列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老年人群体育社会培训机构服务更规范,服务质量水平更高。
(3) 丰富中产阶级体育消费产品。准确把握中产阶级引领的体育消费升级新趋向,大力加强优质体育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特别是冰雪、潜水、赛车、赛马、击剑、高尔夫球等小众体育项目的培育与发展,为扩大体育消费提供源头活水。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向中产阶级群体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产品。对体育产品供给主体在财税和金融政策上进行适当扶持,促进其生产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
3.9推动实施新开放战略,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
(1) 推动实施新开放战略。积极拓宽国际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有效疏通各类国际体育优质资源的进入渠道,提升我国全球体育资源的配置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外体育企业总部、功能性体育行业协会、国际体育组织落户,加大前沿理念、先进模式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集聚国际优质体育资源。加强政府推动的跨国协作,支持全国重点体育产业园区、骨干企业、研究机构与国际领军体育企业的全面交流和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国际化体育智库,提升中国在国际体育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大力拓展体育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新空间。借鉴和推广金砖国家运动会的成功经验,打造品牌活动。做好武术、健身气功、舞龙舞狮、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推广工作,推动落实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以打造“一拳(中华太极拳)一馆(中华武术馆)一赛(中华武术搏击)”的国际体育文化品牌为核心内容,提升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