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在黄浦江防汛墙中的应用

2018-10-09 08:13:24严燕娟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9期
关键词:板桩黄浦江张家

严燕娟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0 引言

黄浦江作为上海市的母亲河,跨越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江两岸的防汛墙不仅是城市防洪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滨水岸线中的坚实基础。黄浦江防汛墙通常在原岸线位置加固改造,桩基根据周边环境采用灌注桩或者预制混凝土桩基。但防汛墙需根据规划河道蓝线调整设计岸线时,尤其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与灌注桩施工周期长、成本高,普通预制混凝土桩抗弯截面小,难以满足防汛墙结构安全要求的特性相比,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在使用性能、经济效益、施工周期等方面拥有了明显的优越性。

本文以徐汇滨江张家塘港河口改道防汛墙设计为例,探讨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在黄浦江防汛墙工程中的应用。

1 工程背景

张家塘港是黄浦江左岸的一条重要支流,位于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自然体验区的核心位置。原河口与黄浦江夹角大约呈45°,斜交汇入黄浦江。根据最新规划河道蓝线,河口处岸线大幅度调整,调整后河口与黄浦江基本正交,北岸向河道内推进最远26 m,南岸向陆域内退后最远56 m,调整水域面积共计约6 000 m2,涉及调整岸线长度南北两岸共366 m(见图1)。

图1 张家塘港河口平面布置图

2 设计方案

2.1 桩型比选

防汛墙桩型需保证承载和抗滑等功能,黄浦江防汛墙常规桩型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方桩、钻孔灌注桩等。我国于2009年引进了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生产技术,因为其抗弯性能好、经济效益高、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已在河道护坡治理、航道护岸、港口码头、围海造地、圈围促淤、市政管道、城市基坑支护等工程中逐渐推广[1-2],但在黄浦江防汛墙建设中尚无先例。

这些桩型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各有其特点(见表 1)。

表1 防汛墙桩型比较表

(1)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方桩。这是防汛墙结构中最为常规的一种桩型,由现场或工厂预制而成,运至现场定位后打入。具有质量较可靠,施工工艺简单,可提前预制,工期短,对施工场地要求小,施工现场砂石、水泥浆污染少等优点。但该桩型在打入时,同样存在对周围土体的挤压、振动、噪声等现象。

(2)钻孔灌注桩。由现场原位制作而成。具有适合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噪声小、无振动、无吊装附加应力和打桩应力等问题。根据受力要求选择大直径获得较大承载力等优点,特别在市区施工、周边建筑物密集且距离工程较近的情况下,运用该桩型较为合适。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相对复杂,需进行钻孔,泥浆护壁、清孔,钢筋笼制作、运输、吊装,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施工周期长,若泥浆护壁和清孔处理不慎,易造成塌孔或桩基承载力降低。现场需设泥浆池,便于泥浆配制、循环和净化。泥浆的排放和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采用U形结构截面形式,截面形式受力性能优良。不但提高了挡土截面,而且有效提高了结构高度,使截面惯性矩,抗弯刚度,抗弯、抗剪性能也得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明显。结构的配筋率大大降低,截面结构形式先进,单桩挡土截面长度长。施工工期短,采用工厂化预制模式,工地机械化施工成型。施工工艺、适用地质范围广,成桩后截面美观。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可采用静压、振动、锤击桩等施工方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单桩之间的结合,使成型之后的板桩桩墙不但质量优良,更因结构截面形式错落有致,而使墙壁具有美感。

由表2可见,与常规300×500钢筋混凝土板桩相比,450m m高的U形钢筋混凝土板桩截面面积仅为其1/2,而截面抗弯刚度则可达到其2倍;600m m高的U形钢筋混凝土板桩截面面积为其3/5,而截面抗弯刚度可达到其4.5倍,有效控制桩顶位移。

表2 U形板桩与普通板桩性能参数对比表

张家塘港河口改道岸段因为整体岸线变化较大,尤其是北岸,根据最新规划河道蓝线调整后,防汛墙基础基本位于原河道之内,改道段地质条件差,淤泥层厚。同时施工工期紧张,景观竖向设计有高填土的荷载,更是对防汛墙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处理不当,防汛墙极易产生位移变形。相比其他桩型,U形板桩的高强抗水平力性能和施工快的特性更为适合,故该段防汛墙改造时采用了U形预应力板桩与方桩结合的结构形式。

2.2 结构方案

该工程中新建高桩承台结构,墙顶标高6.40 m,底板底标高2.50 m,底板厚0.6 m、宽4 m。前排桩基选用U形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桩(h=600 m m),长19 m,后排为350 m m×450 m m×19 000 m m@1 200 m m钢筋混凝土方桩。

张家塘港河口南岸为开挖段,先陆上施工防汛墙结构,待墙身强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分层开挖。开挖时先挖较远处,新建墙前保留一定宽度土台,待墙体稳定时再对墙前泥面进行疏浚,老岸线防汛墙结构拆除。北岸为回填段,先清除表层浮泥1 m后分层回填,承台及承台后3 m范围内先回填袋装砂,上敷设300 g/m2土工布一层。再分层回填砂性土和黏性土并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30 cm。老岸线墙顶凿除至设计地坪标高。张家塘港防汛墙结构断面图如图2所示。

3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张家塘港河口岸线进行调整,施工时应先做到先挖后填,即先完成南岸段防汛墙,再实施北岸,保证施工过程中黄浦江水面积不减小,保障现有的防汛安全和不降低河道调蓄功能。

(2)南岸岸线向水中推移时,新老岸线局部交叉,应局部拔除老岸线的桩基,避免影响新岸线的桩基施工,同时在新开河道内其他桩基应截除至规划泥面线以下。

图2 张家塘港防汛墙结构断面图

(3)张家塘港两岸土压力变化较大,无论开挖和回填都应做到分层开挖或回填,避免加(减)载剧烈,导致新建防汛墙产生位移。

(4)U形板桩为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桩,对施工控制要求较高,桩身出现破损后,桩基预应力会有所损失,建议由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沉桩。板桩若出现脱榫,应及时进行修补。

4 结语

该段防汛墙主体结构和墙后回填工作均已于2017年汛前实施完毕,已经安全度过了一个汛期,保证了徐汇滨江周边地区的防洪安全。

在黄浦江改道河道中,U形预应力板桩优势明显:抗弯刚度大、整体性好,墙后高填土时也能有效控制桩顶位移;桩基工厂模块化预制,相比于现场浇筑灌注桩等相同抗弯刚度的桩基,施工工期大大缩短。本文以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张家塘港河口改道防汛墙工程为例,介绍了U形板桩在黄浦江防汛墙中的应用,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板桩黄浦江张家
说话算话的我
黄浦江的昨日今生
小主人报(2022年8期)2022-08-18 01:38:34
“霸王”不在家
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板桩结构分析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 08:56:06
给张家源的信
少先队活动(2018年8期)2018-12-29 12:16:02
黄浦江上游防汛墙改建结构型式探讨
预制混凝土板桩在岸坡支护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勘测(2017年1期)2017-03-01 06:32:44
遮帘式板桩码头的遮帘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水道港口(2014年1期)2014-04-27 14:14:39
板桩加固护岸技术及应用★
山西建筑(2012年9期)2012-11-06 06: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