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分组网关键技术研究*

2018-10-09 05:49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8年9期
关键词:以太网时延切片

王敏学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项目经理

袁程磊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 SPN网络演进目标和能力

5G无线业务和家庭业务、政企业务、数据中心互联业务等多业务发展驱动着运营商聚焦构建高效、极简和超宽承载网络,支撑全云化新业务承载和敏捷新网络运营。承载网络向着综合承载方向演进,实现大带宽、低时延、高效率和智能化承载。为面对未来电信业务的发展,重点满足5G无线业务和专线业务的综合承载需求,通过对分组承载技术方案开展深入研究和测试验证,本文提出了切片分组网络(Slicing Packet Network,SPN)的新一代承载网络技术。

SPN发展演进以新架构、新业务、新运营为目标。新架构指全新的网络和技术架构,提供低成本的极简承载网络,将承载网带宽提升10~100倍、单bit成本降低10~100倍。新业务指聚焦承载网络新业务支持,提供全云化业务承载能力,时延降低10~100倍,业务连接数提升100倍。新运营指全新运维和运营模式,提供敏捷业务部署和智能化运营能力,将OPEX降低10倍。

为实现该目标,承载网络需要满足的关键能力包括以下几点:

(1)网络容量需求:实现大于每用户1Gbit/s的吞吐量能力,并提供高吞吐量下的QoS保障,支撑持续发展的视频、全息和虚拟现实等应用。承载网需具备低成本的大带宽提供能力。

(2)低时延需求:实现小于10ms乃至1ms的端到端时延,满足交互式体验和工业控制领域的严格要求。承载网需具备确定性的低时延提供能力。

(3)灵活连接需求:连接总量数十倍增长,匹配网状流量调度要求。

(4)网络能力开放: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Network,SDN)实现网络管道能力开放,满足端到端业务协同需求。

(5)管道切片能力:多样化业务带来网络多样化要求,运营商无法为每种业务构建单独网络,承载网络需具备网络灵活切片能力以匹配多样化业务承载要求。

(6)高可靠性需求:为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新领域提供超高可靠性连接。

(7)智能运维需求:未来承载网络业务模型发生根本改变,要求提供网络切片和全网状互连流量,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网络运维系统,以降低网络的OPEX。

2 SPN技术架构

SPN采用ITU-T的分层网络模型,以以太网为基础技术,支持对IP、以太网、CBR(ConstantBitRate,固定比特率)业务的综合承载。SPN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转发面包括切片传送层(SlicingTransport Layer,STL)、切片通道层(SlicingChannelLayer,SCL)、切片分组层(SlicingPacketLayer,SPL)。此外,SPN技术架构还包括实现高精度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的时间/时钟同步功能模块,和实现SPN统一管控的管理/控制功能模块。

图1 SPN网络分层模型

(1)切片传送层(STL):切片传送层基于IEEE 802.3以太网物理层技术和OIFFlexE技术,实现高效的大带宽传送能力。

(2)切片通道层(SCL):为业务切片提供端到端通道化组网,通过切片以太网(SlicingEthernet,SE)技术,对以太网物理接口、FLexE绑定组实现时隙化处理,提供端到端基于以太网的虚拟网络连接能力,为多业务承载提供基于L1的低时延、硬隔离切片通道。基于SE通道的OAM和保护功能,可实现端到端的切片通道层的性能检测和故障恢复能力。

(3)切片分组层(SPL):实现对IP、以太、CBR业务的寻址转发和承载管道封装,提供L2VPN、L3VPN等多种业务的分组交换和转发能力。SPL层基于IP/MPLS/802.1Q/物理端口等多种寻址机制进行业务映射,提供对业务的识别、分流和QoS保障处理。对分组业务,基于SegmentRouting(分段路由,简称SR)增强SR-TP隧道,提供面向连接的业务承载,基于SR-BE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业务承载。

(4)时间/时钟同步功能模块:通过更精确的时间戳处理机制和PTP报文传输机制,大大降低单节点时间和频率的误差,提供超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能力。

(5)管理/控制功能模块:通过标准化的模型、接口,实现管控一体控制器对设备的管理及控制。

3 SPN转发面关键技术

3.1 STL层关键技术

根据5G需求测算城域网带宽,接入环带宽达到25G以上,汇聚环接近80GE,核心环带宽超过110G,因此对新型以太端口的需求越来越高。由于不同网络层次对于设备接口的不同需求,在城域接入层可采用高速的灰光方案,近期可优选用50GE的PAM4光接口,此外可以采用单纤双向(BiDi)光接口避免光纤不对称影响时间同步精度;在核心层和汇聚层采用彩光技术(WDM),近期可优选100GE彩光接口。对于前传,在光纤受限时,可考虑简化的基于WDM的SPN设备,实现多业务、多接口的汇聚,实现前传、中传和回传的统一承载。

灰光接口的关键技术有PAM4和KP4的FEC。PAM4电平调制可以在波特率不变的情况下,获得2倍的数据速率,大幅降低光电器件复杂度和成本;另外FEC采用成熟的KP4降低光电器件要求,增加传输距离,实现以电补光。

彩光接口需要采用基于以太网的彩光模块,这方面IEEE、OIF已有成熟标准。此外,彩光以太网需要考虑和光层串通组网,SPN业务映射到光层,实现基于ROADM(Reconfigurable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光层组网,可以极大地增加网络的灵活性和健壮性。

3.2 SCL层关键技术

业界在基于以太网的隔离技术上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例如OIF主导的FlexE技术提供了基于以太网物理接口的切片机制,能提供有效的接口级隔离机制。但FlexE当前仅为接口切片级技术,无法满足运营商网络端到端组网调度的要求,故应增加切片以太网的交叉、OAM和保护能力等特性使其扩展为端到端的层网络技术。

切片以太网(SlicingEthernet,SE)技术基于原生以太内核扩展以太网切片能力,既完全兼容当前以太网络,又避免报文经过L2/L3存储查表,提供确定性低时延、硬管道隔离的以太网L1组网能力。切片以太网核心是基于64/66B以太网码流的端到端数据通道,其关键技术包括:

(1)基于以太网码块的交叉技术:基于以太网64/66B码块的交叉技术,实现极低的转发时延和TDM管道隔离效果。

(2)端到端OAM技术:基于IEEE 802.3码块扩展,采用空闲(IDLE)帧替换原理,实现切片以太网通道(SCL)的OAM和保护功能,支持端到端的以太网L1调度和组网,可实现低于1ms的网络保护倒换时间和高精度的误码检测能力。

(3)以太网业务透明适配技术:通过转码机制,实现对多种业务到切片以太网通道的适配,具备对以太网的透明承载和CBR业务的承载。

3.3 SPL层关键技术

5G无线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的网络架构演进,对移动回传网络提出Mesh化、低时延、灵活调度和高可靠的业务承载要求。而传统PTN网络静态MPLS-TP隧道和L3VPN难以匹配5G业务承载要求,需引入灵活隧道连接技术和大网L3VPN技术。并且在SPL层可以通过分组低时延转发技术进一步降低时延。

3.3.1 SR隧道技术

SR隧道作为一种源路由技术,在隧道源节点通过一系列表征拓扑路径的段路由信息(MPLS标签)来指示隧道转发路径。SR隧道技术在复用传统MPLS转发面的同时,对MPLS控制面进行简化,有利于向SDN网络架构的平滑演进。SR隧道分为面向连接的SRTP隧道和面向无连接的SR-BE隧道技术,分别适用于5G基站回传的S1南北向业务和X2东西向业务承载。

SR-TP隧道技术是基于SR-TE隧道进行面向传送增强的点到点连接隧道技术,通过扩展SR-TE隧道携带PathSegment以标识一条端到端隧道连接,并支持ITU-TG.8113.1OAM检测能力。SR-TP隧道作为SRTE隧道的传送子集,既具有SR-TE灵活性又保留了传统MPLS-TP隧道传送能力,是现有移动回传网络MPLS-TP隧道的理想演进方案。SR-TP隧道转发如图2所示。

图2 SR-TP隧道转发模型

SR-BE隧道通过IGP协议自动扩散SR节点标签生成,可在IGP域内生成Fullmesh隧道。SR-BE隧道简化了隧道的规划和部署,适用于面向无连接的X2等业务承载。

3.3.2 大网L3VPN技术

SPN借助分层L3VPN组网和基于云化、服务化的集中管控技术应对大规模L3VPN组网。分层L3VPN组网将L3VPN区分核心域和接入域并分层分域部署,避免了众多接入域间直接互联,大幅降低设备压力及运维难度。此外,SPN采用集中L3VPN管控技术,既能继承PTN静态L3VPN运维经验,又可借助集中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业务可视、故障自愈、业务精细监控能力。

3.3.3 分组转发层低时延技术

分组低时延转发技术主要通过改善转发机制实现,首先要识别具有低时延业务标识的报文,然后对标识为低时延业务的报文进行快速转发,不进行队列处理,如果在转发此报文时,出方向接口上正在转发其他低优先级报文时,可对其进行抢占,从而实现快速转发。具体实现技术可参见IEEE802.1TSN(Time-SensitiveNetworking)工作组已发布的IEEE802.1Qbu帧抢占(Frame Preemption)和IEEE 802.3br散布直通流量(InterspersingExpressTraffic)技术。

通过快速分组转发技术,单节点转发时延可降低至10μs级别。TSN技术可作为SPN实现快速分组转发的机制之一。

4 超高精度同步技术

超高精度时间同步需要采用新的时间源技术和时间传送技术。应对新的网络构架,还需要新型接口的同步技术,以及控制层面的同步维护管理技术,具体包括以下4种技术:

(1)超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源,同步精度优于±50ns,具体可采用新型卫星接收技术,高稳定频率源技术等。

(2)超高精度时间同步传送,可采用超高精度时间戳技术,使时间戳单元的精度优于±1ns。

(3)高精度的同步专用接口,可考虑1GE光同步接口、1PPS同步输出接口,支持新型带内业务接口同步,包括FlexE接口同步和eCPRI接口同步。

(4)智能时钟技术,为超高精度同步完的运行维护提供支撑,核心功能包括同步网自动规划、图形化动态同步状态查询、同步配置和运行状态监测和分析、智能故障定位、实时同步性能监控分析等。

5 SDN集中管控技术

SDN作为5G关键技术之一,可概括为“网络集中控制、设备转发/控制分离、网络开放可编程”。软件定义网络采用业务应用层、网络控制层和设备转发层的三层架构,提升5G网络资源利用率、业务快速布放、业务灵活调度以及网络开放可编程能力。此外,SDN控制器作为网络智能运营系统具备端到端管控能力、自动运维及分析能力、开放运营能力的发展趋势。

为适应SPN网络架构的变化,新的智能运营系统需要在服务架构、业务模型、驱动策略、运营流程、可靠性安全性保障等关键技术做出改变。其关键技术包括低耦合服务架构设计、自动化管理流程设计、端到端策略管理、统一开放模型设计、基于集群管理的高可靠性等。

在标准化接口方面,SPN设备和控制器将具备标准南向接口,采用BGP-LS、PCEP、Netconf协议。北向接口采用基于Netconf的统一接口。

6 结束语

本文从5G及专线业务对承载网的新需求出发,提出SPN技术体系。介绍和分析SPN架构特征和关键技术,转发面三层新技术包括STL层新的光层技术,SCL层切片以太网技术、SPL层SR隧道技术、大网L3VPN技术和分组转发层低时延技术等,此外SPN技术还包括超高精度同步技术、SDN集中管控技术,一系列新技术的融合共同构建新一代的承载网技术。

从2016年年底开始,中国移动联合华为、中兴、烽火等公司,针对5G等综合业务承载需求、SPN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和论证,经过一年多的SPN技术方案研制、系列设备开发和组网测试验证,表明SPN能够满足5G及其他城域网业务综合承载的需求。

猜你喜欢
以太网时延切片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G承载网部署满足uRLLC业务时延要求的研究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谈实时以太网EtherCAT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简化的基于时延线性拟合的宽带测向算法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浅谈EPON与工业以太网在贵遵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