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

2018-10-09 05:05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阵发性胺碘酮例数

快速心律失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常见并发症,会使CHD病情恶化,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后果[1]。有效控制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心室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多需要急诊治疗,临床上常使用胺碘酮等药物治疗[2]。本研究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 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0例。A组患者中,男76例,女74例,年龄 44~81岁,平均(65.1±1.3)岁;室性早搏4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 44例,持续性心房颤动41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TV)11例。B组患者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42~83岁,平均(66.2±1.2)岁;室性早搏4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 4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36例,窦性心动过速7例,PSTV 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给予胺碘酮(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11-15)治疗:起始剂量为150 mg,采用肌内注射方式,持续注射的负荷量应为 10 min,改为静脉滴注治疗,滴注速度为每分钟1 mg。持续静脉滴注治疗6 h,然后根据具体病情适当减量,并将滴注速度改为每分钟0.5 mg。若静脉滴注一段时间后患者症状无改善,则应加剂量为150 mg。仍给予静脉滴注治疗。但每24小时注射总量应低于2000 mg。B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国药集团新疆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5-19)治疗:将50 mg利多卡因加入20 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监测结果(Q-T间期与 P-R间期)和心率情况;记录患者的恶心、血压下降、呕吐、肝肾功能受损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治疗24 h后,早搏消失或次数低于每小时10次;进步: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治疗24 h后,早搏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治疗24 h后,早搏次数未减少[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心电图指标与心率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B组为91.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B组为10.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心电图结果与心率情况比较 A组患者的Q-T间期、P-R间期均长于B组,心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电图结果与心率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心电图结果与心率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Q-T间期(ms) P-R间期(ms) 心率(次/min)A 组 150 39±11 153±11 77±10 B 组 150 35±10 145±10 135±10 t值 3.284 6.983 52.004 P值 0.000 0.000 0.000

2.4 不同疾病类型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比较 A组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采用胺碘酮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显示,室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疾病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CHD是临床中的高发心脏病类型,其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发病机制为机体内摄入过量的脂质,且不具备代谢完全的能力,使代谢过程明显受阻,从而导致血脂沉着,逐渐累积为白色斑块,可引发动脉狭窄与血液流动减慢等,最终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和心肌功能障碍。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若治疗延误或不当可能导致死亡等[4]。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关键是安全且有效用药,以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疾病类型主要为阵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和窦性心动过速等。若患者发生室颤,则死亡风险较高,需要立即进行急诊治疗[5]。临床上治疗本病的典型疗法为溶栓、口服硝酸酯类药物与纤溶药物,但疗效各不相同。利多卡因是较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效果较佳,但不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患者生存率较低。

表4 A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胺碘酮是急诊治疗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明显抑制心脏组织中的钙离子、钾离子与钠离子通道,进而减少浦肯野纤维量,维持窦房结的传导性和自律性[6]。胺碘酮对复极过程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进而可延长动作电位的具体时程;不对心律失常造成反促进影响,因此不会干扰心室传导功能[7]。胺碘酮的作用机制为:阻断L钙流与β-受体,进而有效抑制钙离子、钠离子与钾离子通道,阻断负面肌力反应的发生,最终缓解心律失常症状。胺碘酮有明确的选择路径,属于多种受体的多通道阻滞剂,可终止症状,减慢心率。此外,胺碘酮不会对心律失常症状造成反作用,故不影响室性传导过程,也不会在急诊治疗中引发严重心力衰竭等事件[8]。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轻微的恶心或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为正常反应,不会引发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等严重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胺碘酮是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在急诊治疗时的首选药物,大剂量使用同样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但用药期间应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心电图,以避免发生并发症[9]。

本研究结果发现,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Q-T间期、P-R间期均长于B组,心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A组对于室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均优于其他疾病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刘俊艳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指标,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其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和PSTV的疗效欠佳,可能与以上两种疾病类型的样本量较少有关。

猜你喜欢
阵发性胺碘酮例数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