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忆梦
21世纪以来,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由恐怖分子引发的人为灾难,都一直处于频发期。灾难一直是新闻媒体比较热衷的题材,媒体通过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能很大程度地得到公众的关注,从而提高媒体自身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增强在同行中的竞争力。陈娟曾在《中西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比较研究》中提到:“我们所说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理念,就是指媒体和记者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报道方式、报道思想,以及对灾难本身的看法。”[1]然而,中西方媒体工作者往往会受到其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在对同一灾难事件时,出现差异化的报道,向受众传递不同的价值观和方向引导。
灾难新闻报道是指对给人类造成灾难事件的报道,因而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对人们有着相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史,灾难新闻报道一直是新闻活动的焦点,[2]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灾难事件往往是突发性的,而在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灾难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吸引社会聚焦,媒体如何对灾难事件作良好有效地报道,不仅对灾区人民,也对非灾区的人们提供有效的援助信息,以及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还关乎一个国家的形象。灾难新闻是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在灾难报道中,媒体发挥着安抚公众、追问责任等多种功能,报道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因此,对中西灾难新闻报道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本国国情和媒体工作者所处的环境,对积极促进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方式的及时性和适宜性,对新闻工作者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使命,对我国整个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以及价值观差异,决定了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将有不同的报道角度和报道特点,分析中西媒体各自作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能更直观地表现出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具体差异所在。
1.报道的时效性逐步加强
灾难事件的发生大多是突发性的,这决定了灾难新闻的报道速度是第一位的。同时,这也就要求媒体对事件具有高度迅速的反应能力,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及时报道,以此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缓解受众对灾难的恐惧心理。
中国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方面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中国媒体曾经对灾难新闻的报道重在“沉稳”,灾难发生时不急于抢时间,而是等着上级的指示;在进行新闻体制改革后,中国媒体改变了以往作风,对灾难事件能迅速做出反应。例如,四川九寨沟在2017年8月8日晚9时19分发生地震时,当地电视台的地震预警系统向“大屏”用户迅速传达地震信息,倒计时秒数在不断减少直至到“0”后,电视端响起警报声。汶川电视台凭借着几乎在地震发生的同一时间对地震信息的报道,最早发布了该条消息。随后,东方卫视在当晚9时53分时发回第一手现场的电话报道,央视《新闻1+1》则于当晚9时55分用12秒的时间首发了口播内容。之后,公众能迅速地从新闻媒体及时获得该次地震伤亡、救援等信息。
2.报道内容注重维护国家形象
中国的新闻报道有着较强的社会政治色彩,中国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常与社会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密不可分。中国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中,对灾难的具体状况是抽象性、概括性的,报道内容正面突出政府组织的救灾活动、政府单位关心灾民的言行。[3]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政府的活动是报道主体。以2017年8月8日的四川九寨沟地震为例,《四川日报》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周(2017年8月9日—8月13日)内的有关九寨沟地震的报道中,具体报道的角色主体如表1—1所示:
表1-1
由上表可知,在震后五天的报道中,以政府领导为报道主体,如相关领导干部作出抗震指示,政府官员奔赴抗震救灾现场的报道合计为10篇;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抗震救灾的报道为22篇;社会救助的报道为11篇,灾情及其他的相关报道为15篇。报道最多的角色是政府机构及相关官员,篇数高达32篇,其比例达到总报道篇数的55%,强势表现出了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积极主动的地位。
3.报道强调团结精神
中国媒体灾难新闻报道在反映灾难客观性的同时,更多体现灾难面前人民不怕困难、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团结精神,如报道军民抗震救灾的壮烈景象,让人感受到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仍然以四川九寨沟地震为例,中国各大媒体对此次灾难事件报道多为正面报道,如《四川日报》报道标题为“最后一夜:安全、温暖、有序”“全力抢险救援 战胜地震灾害”。这种报道方式虽然鼓舞了人们对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决心,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它让受众了解到政府及相关人员的救灾行为和英勇事迹,却相对忽视了应引领受众反思有关地震预警系统完善、“豆腐渣”工程检验及生态保护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
1.坚持报道的客观性
“客观、公正”不仅是西方新闻界的口号,更是他们争取受众的法宝。西方媒体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比较迅速、全面、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的、悲剧性的因素,甚至充分展示灾难细节。在严格的客观性要求下,西方媒体不仅要在内容上保持客观性,而且要在个人态度上保持中立,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受众提供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在引用其他媒体的信息资料时要明确注明信息来源,保证有据可查。客观性要求媒体严格区分事实本身与对于事实的判断,让受众明确报道中哪些部分是基本事实,哪些部分是由基本事实引发出的判断、观点和意见,以避免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判断充作事实,误导受众。如九寨沟地震后,西方媒体在这次灾难新闻报道中提到最多的词汇为“死亡人数”,法国《费加罗报》网站的报道称600名消防官兵已被赴往现场救援,俄罗斯纽带网报道称:截至发稿日四川地震致9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报道内容比较凸显客观事实。[4]
2.立足于受害者角度
西方媒体强调个人价值,因此在对灾难事件进行新闻报道中时,常常立足于受害者个体,将遭受灾难事件的个体作为灾难新闻报道的主体,从个体的角度来描写灾难。此外,西方的媒体在对灾难新闻稿件进行采写时,往往会引入灾难中具体的受难者和灾难表现形式,如房屋倒塌情况,以此来展开灾难的报道。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发生时,美国CNN的报道《目击者描述印度洋的恐怖》*201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美国CNN网站发表的第一篇重磅报道。,全文都是从亲历者的角度来描写这次灾难的恐怖现场。
3.注重对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
西方媒体追求“内容为王”,注重内容对受众的吸引力度,所以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追求内容的趣味性和刺激性。为了在受众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在报道中插入具有震撼力的现场照片,以此来提高自家媒体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如《时代》周刊对海地地震报道的图片内容是一个鲜血淋漓的小男孩,衣服破旧,眼神无助,显示出灾难的严重性。
中西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既有差异处,也有相似处。中国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基调基本是秉承着社会和谐、积极向上的基调,维护国家整体形象。同时,中国媒体对灾难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方面也在不断进步。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则通过小事件、小人物来表现灾难本身,但中西媒体都在报道灾难时注重人文关怀。
中国媒体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往往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报道的内容更多聚焦于人们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出来了积极精神,如报道相关部门如何抗灾、救灾,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英勇事迹等。中国对灾难新闻的报道重在用消解灾难的悲剧性质来稳定人心,鼓舞士气。不同于西方媒体的是,中国媒体的报道重点放在领导干部深入灾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和灾区人民的乐观精神上面,以此来消解灾难带给人们的恐惧不安的情绪。
西方的灾难新闻报道仅次于国家大事和战争新闻,是受众最关心的新闻之一。“冲突”和“不寻常”是西方新闻价值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在灾难报道中,灾难本身和灾民惨状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其展现和突出的重点。西方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聚集灾难本身,直面灾难造成的悲剧。西方记者以大量的笔墨赤裸裸地描摹事实,着力表现灾难对人的摧残以及灾民的悲惨与无助。无论是报道的篇幅,还是报道的手法和力度,都可以看出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重在灾难事件本身,强调以浓墨重彩刻画灾民的形象,渲染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中国新闻报道“重国家,轻个人”的价值观,因此,中国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时是以整体出发,主要关注和报道的是灾难里的群体,重点反映的是国家、政府、社会在各方面的急救措施。以九寨沟地震的新闻报道来说,很多报道的主体都是从整体着手,描述的是群体的整体面貌,将灾难中的个人悲剧进行整合,提升到民族、国家的层面来进行叙述,如《四川日报》2017年8月9日第三版头条新闻《各路力量紧急驰援》、2017年8月10日第三版头条新闻《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西方延续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西方新闻报道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利益,这也就导致了西方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时选择的主体是“小我”,主要关注和报道生命个体,重点讲述灾难中的个人英雄;站在个人的角度报道其生存状态、环境,重点反映出灾难对人造成的伤害和摧残,直接将人的痛苦、悲惨呈现出来。2017年9月8日的墨西哥地震,西方媒体对其的一系列报道多为表现地震灾害对人们造成的具体伤害和影响。如CNN的《墨西哥中部地震死亡人数已过百,多座建筑物坍塌》、《独立报》的《墨西哥城地震最新:巨大震感导致的建筑物坍塌,造成至少49人死亡》、BBC的《墨西哥发生强震致 100 多人死亡》等。
中国媒体在灾难发生几天后,关注点多为灾后重建,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基础设施得到基本恢复,对英雄人物进行新闻报道等;西方媒体的着眼点相对更小更个人化,他们关注灾难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对生活的影响,常常通过大量描写人们因灾难造成的惨状,警示人们要对自然存在敬畏之心,学习、掌握防灾知识,时刻注意防灾。
西方媒体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为受难的灾民提供实际有效的信息援助。一方面,媒体在灾难发生后要迅速地为灾民提供人性化的和其真正急需的消息,如安全的地方在哪里,援助的物品在何处等;另一方面,媒体还要给社会上关心灾区受难同胞的人们提供如何给予援助的相关信息,在灾区和社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例如在墨西哥发生地震时,福克斯晚间新闻播报了为灾民寻找失踪的亲人,母亲泪流满面地呼唤失踪的孩子。中国媒体在四川九寨沟地震报道中也以寻亲、心理援助、领养孤儿等形式向灾民传递温情,无不彰显人性的光辉。通过对中国九寨沟地震和墨西哥地震新闻的报道的分析,都可以看出中西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较好地实现了媒体的社会功能,通过对灾难的探索与诠释,使灾难事件报道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中介,显示出对生命的关爱。
中西媒体对灾难事件报道的差异不仅反映出了中西媒体本身的价值取向和其国家的主流思想,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媒体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差异因素对媒体工作者报道角度的影响。
中国的新闻事业诞生于民族存亡之际,决定了中国媒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宣传色彩,或多或少地受到国家政治层面的影响。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也更会倾向于社会稳定,秉承“正面宣传为主”的理念,维护国家形象和大局稳定。如《四川日报》对九寨沟地震救灾工作的正面报道《24小时九寨沟,6万人大转移》,宣传了党员干部积极救灾的过程。由于政治因素对中国媒体的影响,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在信息发布和内容报道上就与西方有了显著的差别。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体是因经济竞争而产生的,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度较弱,新闻自由度相对较高,在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方面就占了先机。[5]且西方新闻界一向秉承客观主义的报道理念,这就造成了西方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内容上客观主义的描写以及多为叙述的表达方式,较少抒情议论的格调。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更是表现出了中国注重事物的稳定协调发展,坚持世间万物能和平共生的观点。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提倡将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在灾难新闻中,新闻言论要以社会稳定为前提。注重整体的文化背景使中国的灾难新闻更强调“群像”报道,比如救援队伍、各级政府等,相对较少表达个体声音。
西方国家强调所谓的新闻自由,表面更重视个人权利和角色。西方一贯推崇的思想是“天赋人权”“言论自由”。自由表达观点是西方媒体的特点,尽管这种自由也是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的。在西方,媒体或成为行政、立法、司法外的第四种权力,能够尽量发挥其监督的职能。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无法拥有以往的自由度,但相对“自由”的文化对其灾难新闻的“自由”报道仍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的新闻事业素有“政治家办报”的历史。中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既要代表政府的观点,也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对灾难事件多从政府和人民的角度来报道。
西方办报主体主要是企业家,更多考虑经济效益,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是私营企业。作为商业媒体,按照商业化的运作机制,受到市场经济的驱动,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成为他们的最高目标。为此,记者需要时刻关注受众的需求,甚至迎合他们以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为自身服务的媒体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新闻自由不仅是西方媒体反抗政府管制的有效工具,还是他们自我标榜、自我营销的重要策略。然而,任何自由都是有边界的,新闻自由同样如此。西方政府并未直接控制和管理新闻媒体,但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利益交换、法律规范等方式影响和约束媒体,尤其在媒体报道触及国家利益和安全时,政府也会充分利用相应权力,发挥管控新闻的功能。
中国的新闻媒体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作为其功能定位的基础和出发点,“喉舌论”在中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中国的新闻媒体把自己的性质定位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重大灾难事件中,媒体报道风格偏向沉稳与谨慎。同时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导向原则,导致中国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强调道德教化的追求,即站在“集体”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
西方媒体则是把“灾难”作为一种商品推销给受众,表面追求社会责任,实际获得经济利益,并在突出以“灾难事件”为基本的信息传播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注重给受众宣传西方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大量的传媒实践证明,成功的灾难新闻报道能够起到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的作用。失败的灾难新闻报道会加重灾难的力量,扩大灾难的冲击面,对国家、社会和公众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政府、媒体和受众应当同心协力,促使灾难新闻报道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随着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观念意识的转变和专业素质的提高,中国媒体灾难新闻报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效显著。但在全媒体时代,灾难新闻报道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和思考。
中国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一定要坚持客观真实的新闻原则,对灾难新闻信息的发布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保证新闻报道的可信度。除了要及时准确地向受众公开受灾情况等信息以外,媒体还要形成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格局,让受众了解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方面内容,使其能够针对新闻事实作出周详的判断,避免“管中窥豹”的片面理解,保障新闻的真实客观。因灾难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相应的应对措施也是千头万绪,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媒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能体现报道的真实准确性,起到安抚民心、团结受众、稳定大局的作用。
尽管中国媒体对灾难事件做了很多的报道,但纵观这些报道,人们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其问题就出现在中国媒体本身的报道方法上。一些灾难新闻报道大而化之,没有充分起到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那些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的灾难新闻,大多都是媒体工作者将饱含深情的目光投向受灾个体,通过展示受灾群体中老人、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的悲苦,来引发人们的关爱与同情,进而打动读者,对灾难事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媒体在报道灾难新闻时,要进一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含着的有反思与教育意义的主题。人文主义关怀精神要求媒体热切关注社会与民众,对处于灾难厄运下的人们以温暖同情,唤起大众的道德与良知;报道灾难新闻的最终目的是唤醒人们尊重自然与认识自然的意识,注重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注意预防和减轻灾害,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媒体在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时,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观,兼顾事件的客观性和新闻的深度性,做到既不遮遮掩掩,也不大肆渲染,及时客观地将真实的情况告知受众,保证受众的知情权,从而在受众心里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避免以灾民个人的痛苦作为“看点”“热点”来吸引关注,避免因过度渲染而误导受众的新闻的出现。
灾难新闻一直都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重大新闻题材,中国媒体在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时,要深刻全面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原则,[6]要在科学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协调统一媒体的“喉舌”功能与“社会”功能,采取先进的报道方法,最大可能地客观、真实地报道灾难事件,既要个体真实,也要整体真实,并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与形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