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与小康社会建设

2018-10-08 06:41肖贵清乔惠波
探索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建设

肖贵清,乔惠波

(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小康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绘制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中承上启下的阶段性目标。目前,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步入关键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也步入了第四十个年头。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小康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小康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围绕建设小康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积极思考,形成了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邓小平从传统的小康观念出发,提出了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提供了“典范”。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先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小康社会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1.1 小康奋斗目标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小康是具有浓郁的中国意蕴、中国风格的表达幸福生活的概念。小康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古老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的向往,饱含着普通老百姓对于生活的一种希冀。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表达了民间百姓希望过上较好生活的愿望。之后,小康成为儒家学说中描述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小康社会是步入大同社会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康社会是指依靠礼仪关系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社会状态,是通过宣讲礼仪、讲求仁爱有可能实现的一种理想社会。相较于儒家对于小康的描述,民间对小康的理解则较为简单,把那些能够丰衣足食的家庭称之为“小康之家”。虽然那时普通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有可能成为小康之家,但全社会的小康状态却不可能成为现实。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描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构思中国式的现代化宏伟蓝图的过程中,提出了实现小康的设想。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把现代化目标通俗化、具体化,给小康这一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邓小平在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237把小康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阶段性目标相联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小康成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把“小康水平”正式被确立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2]12。围绕这一目标,又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即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生活的目标,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3]64在此基础上十三大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小康水平,第三步实现现代化[4]14。把小康水平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战略目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表述能够为大多数普通百姓所熟悉、理解和支持,能够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是符合我国国情、为我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目标,能够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实现这一目标。小康奋斗目标的提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适合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堪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1.2 小康社会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果

自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高度提出小康目标以来,小康目标的内涵便不断丰富。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展开,党和人民对于小康的认识不断深入,赋予了小康目标新的内涵。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是建立在邓小平的“小康之家”概念基础之上。这样的小康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人均达到八百美元”[3]64。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有了更进一步的描绘,认为小康不单指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的改善,同时对于社会建设如福利水平、工作环境等也有所提及[5]754。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6]487虽然已经实现了小康生活的目标,但总体上而言这一时期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不平衡的小康。此时,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小康所指代的范围还局限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水平、文化生活、医疗保障、教育等几个方面。

2002年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实现了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变[7]14。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构想更加全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更加清晰。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社会的转变,是党对奋斗目标认识的一次深刻转变,表明我们已经从社会整体建设的高度来考虑小康问题。总体小康水平是指社会总体达到一种小康的水平,更加强调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全面小康社会是从社会的整体属性来进行阐释,强调整个社会小康的全面性,即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社会水平,全面的小康社会还包括了一整套较为完备有序的制度体系。总之,全面小康相比总体小康,层次更高,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切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也更加符合人民的愿望。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我们要继续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8]5。从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行转变,这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都有了新的变化,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必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2020年时间节点的逐渐临近,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说明小康社会建设目标逐步临近,而且其内涵也得到进一步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全面,也就是涵盖的内容、覆盖的人群数量和地域都是全方位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9]13,但由于小康社会的着眼点已经从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转变为整个社会的变化,所以,2020年建成的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而且要使这些领域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相互之间协调一致,没有短板。全面还要求小康要惠及全体人民,这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一以贯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要求“共同小康”。当然这里的“共同小康”不是指“同一水平小康”,不是每个地区、每个人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1.3 小康社会建设理论的不断完善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小康社会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小康社会建设理论,而且在完善小康社会建设理论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是十六大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新的建设理论。这一思想强调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必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协调一致,这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等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启了新的建设征程。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提出“四个全面”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10]24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方略,但在现阶段来讲是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而服务的。在“四个全面”当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当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于核心地位,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

2015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更高的定位,把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的图景描绘得更加具体、美好。与此同时,规划建议认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有充分条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针对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来的。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克服我们在以往的发展模式下造成的社会建设滞后、资源过度消耗、收入差距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 小康社会建设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小康社会建设使中国社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治建设卓有成效,文化建设繁荣兴盛,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展开。目前,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预定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1年到1990年这一时期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时期,由于改革所带来的经济的飞速发展,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第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4]14。1990年召开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强调:“现在,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今后十年,就是要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4]712所以,我们把小康社会的建设从1990年开始分为三个阶段。

2.1 第一阶段是从1990年到2000年,这是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时期

依据邓小平的设想,小康社会是以198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准的,以此为基础,经过10年时间到199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再用10年时间到2000年再翻一番,达到1 000美元,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目标确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开始逐步展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了农村巨大的生产力,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贫困问题逐步得到化解。在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展开,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城市的生产力也得到释放。不仅如此,以开办经济特区为起点,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外资不断引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不仅按照原定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而且提前于1995年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到2000年,如期实现了既定的小康目标。从1979年提出要建设小康之家开始,到2000年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只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时间,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此时我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是这一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是斐然的,但是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虽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也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所以,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继续推进。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6]487这样,前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已经顺利完成,新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已然开启。

小康社会的建设成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来进行衡量。这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展开。1991年国家统计局联合12个部门共同制定了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五个方面展开,包括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到2000年,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三项指标外,其余13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11]。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一判断是科学合理的。

2.2 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到2011年,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

1997年,党的十五大已经对总体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实现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即对原有“三步走”战略进行了细化,提出了21世纪前50年的“新三步走战略”,即第一个十年,使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第二个十年,不仅经济更加发展,而且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使小康社会有更加坚实的支撑,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12]4。2002年提出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转变后,我国对小康社会的构想不断成熟,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出来,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深化,特别是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进行详细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把社会建设纳入小康社会建设当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良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较快的进展。

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开始着手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于当年出台了《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正式印发施行,该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包括了6个方面23项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多个方面。在该方案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对2000—2010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已经从2000年的59.6%提升到2010年的80.1%,提升幅度达到20.5%。其他方面的提升也非常明显,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可以在预期内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3]。

表1 2000—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在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 单位:%

2.3 第三阶段是从2012年到2020年,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① 本部分所引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外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对网站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7年统计公报》《2018年中国统计摘要》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来。

总体而言,2003年到2012年之间,全面进行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都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该准确判断当前的战略形势,沉着应对挑战,积极主动进取,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此后,虽然世情、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向前推进,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我国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

首先从经济发展来看,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等是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主要反映经济方面发展情况的几个指标。总体来看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开始下滑,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2016年,年均增长率仍能维持在7.2%的水平,经济增量逐年递增。五年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总收入都在稳步增长。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0万亿元,达到82.7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6.9%。201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 980元,比2012年增长29%,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8 000美元,远高于2012年的5 940美元,表明我国已经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从就业形势来看,我国2013—2016年间的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而此间的通货膨胀率仅为2%,表明我国的经济运行良好。从城镇人口比重来看,我国到2016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比2012年末提高了4.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6年提升至51.6%,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增长比第二产业快1.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

社会和谐主要反映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是小康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等几项监测指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基尼系数是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了0.009,我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3%,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0.8个百分点,2013—2016年间平均实际增长率是8.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主要考察区域协调发展状况,2013—2016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8.6%和9.1%,分别快于全国1.4和1.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得到优化,中西部经济的后发优势明显,相比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加快。另外,区域协调战略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总体上来讲,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成,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2017年相比2012年,参加各项基本保险的人数均大幅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

从人民生活质量来看,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 974元,比2012年增加9 464元,年均实际增长7.3%,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1.4%下降至2016年的29.3%,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7.5%下降至2016年的32.2%,下降5.3个百分点。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标志着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016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2012年增长了11.1%和23.3%,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从民主法治建设情况来看,十八大之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六大任务、180多项具体措施,完成了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立法治理不断提升,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完善。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完善政治协商制度,有序推进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民主渠道。出台了国家监察法,组建了国家监察委员会,形成了新的权力监督运行机制。司法体制改革加快进行,建立法官办案终身负责制,严格依纪依法追究法官违法审判责任,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司法职权配置进一步优化,巡回法庭、跨区域检察院成效显著。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各级政府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据资料统计,最近几年,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超过40%,中央和省级政府取消、停征和减免收费1 100多项,2013—2016年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2万多亿元[14]。“放管服”工作的持续推进,使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从文化教育建设情况来看,十八大之后我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2012—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3.7%,比同期GDP增速高5.4个百分点,2017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 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值越来越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16年的4.07%。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等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2016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00元,比2013年增长38.7%。教育方面,2012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05年,2015年提高到9.42年。201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与上年持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来看,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之后,全国上下积极响应,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趋严,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改善。秉持顶层设计理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完成,已经初步建立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性制度框架。从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来看,利用效率得到整体提升,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明显下降。201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2017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在监测到的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29.3%,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总体改善,生态系统退化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近。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出较好的态势,但是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仍有着不小的差距。扶贫攻坚工程仍需继续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仍存在着薄弱环节,特别是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风险隐患逐步增多。所以,除了继续推动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外,更要集中精力,解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重点问题。

3.1 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为此,党和政府推行了精准扶贫工程,旨在改变以前的扶贫政策,变大水漫灌式的扶贫为精准扶贫,使扶贫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减少扶贫资源的浪费,最终达到所有的贫困村贫困户都脱贫致富的目的。精准扶贫能够正确识别和定位贫困人口,针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扶贫措施。

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形成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的扶贫机制,这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要有全国统一的总的原则,也要有适应地方特点的机制创新。精准识别要通过建档立卡的方式精确识别贫困农户,要落实识别过程中的民主程序,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出来,同时要加强动态管理,对于重新返贫的贫困户要及时纳入到扶贫计划当中。精准帮扶需要我们精准定位贫困户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所以精准帮扶要注意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帮扶,采取一户一策或者一村一策的办法,因地制宜地制定扶贫方案。精准评价是要建立一套检验评价机制来对扶贫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价和检验,要注意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监督,建立问责机制,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问责,使扶贫工作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我国的精准扶贫持续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 853万人。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3 046万人,累计减少6 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2013—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4%,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全面农村平均水平。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 377元[15],其中的原因既有粮食丰收的因素,也有精准扶贫产生的效果,如各地因地制宜施行的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贫困居民增收取得较快发展。

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民生领域各项事业的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群众的感受,要使生活在小康社会中的人们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平稳、政治民主清明、文化既坚持多样性又有统一向上的价值观、民生水平不断改善均衡、生活环境美丽宜居。所以,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回归本源,回归到人民群众对于小康社会的感受与评价上来。小康社会是否全面建成,不仅要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来进行衡量,更重要的是要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来衡量。

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进行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把小康社会建设的落脚点放在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十八大之后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16]4这就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党的奋斗目标。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科学阐释。只有在各项工作当中不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人民为导向,由人民来监督和评判,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利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会南辕北辙,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拥有获得感。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小康社会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社会。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认可作为评判小康社会是否建成的标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求我们要重点解决民生领域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个领域的建设都能够取得明显的提高,但是民生领域的问题跟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联系更加直接也更加密切,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不仅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入手,抓住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解决,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3.3 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防范化解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大风险

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达到预期时间还不到三年。在这关键的决胜期,为了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17],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不能让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指标的顺利实现。为此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同时防范化解经济中的重大风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可以简单归纳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简称“三去一降一补”。为了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失衡、产品供需错配等问题,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6年煤炭和钢铁行业的去产能任务完成较好,已经基本完成全年目标。在去杠杆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2016年已经开始逐步下降,说明这些企业的杠杆水平逐步下调[18]。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地条钢全面取缔,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77%,创5年来新高;201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减少1.1亿平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19]。

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已经实行了以提高投资预期收益率为目标的减税政策,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减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减税对于它们的生存发展更为重要。从2017年10月起,我国施行了60年的营业税正式废止,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已经全面推行,有效降低了企业税负水平。除了降低企业税收外,政府还实施了降低“五险一金”的缴费比例,减少涉企的经营性收费等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减少0.25元[19]。在补短板方面,政府实施了以补民生短板和社会保障短板为主要方向的政策措施。为了配合解决在供给侧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政府已经在民生问题和社会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制定了再就业帮扶计划、提供职业培训补贴等措施。政府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投入,为供给侧改革能够顺利推进打好基础。2018年,政府应该继续加大“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压缩过剩产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企业减税力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从供给端促进经济继续增长。

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经济发展总体上比较平稳,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风险也一直存在。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过程中积累的各种风险隐患越来越多。如果不对这些风险进行化解,当风险聚集到一定程度集中爆发时,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力是惊人的,甚至对国家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危害,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会中断。所以我们必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高度重视金融、地方债务、国际贸易、信息安全等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风险爆发对于经济活动的冲击巨大,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是重中之重。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作用,统筹协调各个监管机构之间的权责利;应该继续强化金融去杠杆的作用,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尽快建立系统性风险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20]。地方债务风险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风险之一,为此,应该“疏”“堵”并举,防范和化解PPP风险,对于不规范和蕴含较大风险的PPP项目要坚决叫停,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责任追究机制,强化问责,杜绝违规地方债务的产生。国际贸易风险是西方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危机,特别是特朗普主政的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和美国中心主义,违背国际贸易规则,不惜跟中国大打贸易战,由此带来的国际贸易风险也是我们防范的重点,我们要及早做好预案,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要防范于未然。总之,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防止各种风险转变为危机,进而危及社会的稳定。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建设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小康之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