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广东 茂名 525000)
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扬名海内外。近年来,湛江市逐步建成机构健全、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具有湛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湛江市目前已拥有8个国家级非遗名录,41个省级非遗名录,74个市级非遗名录;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项目代表传承人60人,市级项目代表传承人114人;建立了点、线、面结合的传承基地:省级传承基地10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其中音乐类非遗项目共计27个,国家级5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下文将对湛江市国家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简单介绍。
湛江人龙舞(图1)始于明末清初,起源于东海岛东山镇,是流传300多年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其结构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1],由大人与孩童结合而成,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三四百人,可谓人多势众。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它由一位彪形大汉身负3个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演员经过化妆打扮,穿上黄色或青色服装,龙就变成黄龙或青龙;龙尾也是由一大人、一小孩组成,不过这小孩后面不再有大人支撑,表演时身体要往后躺或平仰着左右摆动,形似尾巴。湛江人龙舞在表演时,所有演员节奏一致随着锣鼓的鼓点舞动,龙头双眼在阳光下目光炯炯,龙身上下翻滚,龙尾左右摇摆,气势磅礴。从高处俯瞰,仿佛一只巨龙腾空飞舞,极为壮观。他们用着自己的身躯演绎着中国“龙”文化的精髓:团结、智慧、勤劳、勇敢,并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2006年,“湛江人龙舞”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7年,其由188人组成,长318 m的“亚洲最长人龙”载入中国“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纪录;2013年,“湛江人龙舞”代表广东省征战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并一举获得最高奖“山花奖”,为湛江市赢得无数殊荣,被誉为“东方一绝”。
图1 湛江人龙舞(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醒狮表演从明清时期沿袭至当代,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湛江人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宴,都会请醒狮表演前来助兴,以取祥和、平安之意,是民众们喜闻乐见的一项庆祝活动。遂溪民间醒狮的表演形式,一般分为传统狮(图2)和高桩狮(图3)。传统狮以地上装设的凳、桌、梯和配以盆、桶等物品表演为主,套路程式一般是醒狮、眨眼、搔首、舔毛、洗面、饮水、戏水、过桥、上山、采青、吞青、下山、回桥、收式等。
南派中难度最高的是梅花桩舞狮,桩长为14.8 m,高为2.9 m,表演情节分为起式、探桩、上桩、飞桩、采青、回桩、收式等,在表演过程中,将狮子跳跃翻腾的动作、憨态可掬的神态、喜怒惊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地融入到表演中,融合武术、杂技、舞蹈等技术为一体,极为传神[2]。舞狮是一门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高桩醒狮飞跃3.7 m最大跨度,被载入上海吉尼斯纪录。曾荣获第七、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
图2 传统狮(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图3 高桩狮(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傩,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祀的产物,是古代盛行的一种以“驱鬼逐疫,祈福纳吉”为目的的祭祀仪式,活动于这一祭祀仪式中的舞蹈统称为“傩舞”。湛江傩舞(图4)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吴川、麻章和雷州等地流传较广,但是因为地域的差异导致每个地区的表演形式及祭祀的神灵不尽相同,所以名称上也有异同之处。如雷州松竹、南兴等地称“走清将”;吴川大岸村称“舞二真”、博铺镇称“舞六将”;麻章湖光镇旧县村称“考兵”[3]。
图4 湛江傩舞(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从湛江傩舞的动作风格特点及表现形式来看,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五雷”神将;二是表现历史英雄人物。在舞蹈形态和舞蹈动律上,主要以摇头、拧身、蹲颤、绕腕、推指、碎步、踏跳为主要动作,又或者着重兵器的舞法和套路的变化与衔接,节奏明快而鲜明,加上呦呵之声,显现出一股狞厉肃穆的威慑煞气。而其面具的制作,则有木制、橹罟制和牛皮制,还有较为独特的彩绘脸谱等,造型分为凶相和善相两类。伴奏一般以陶鼓、月鼓、圆鼓、高边锣、小锣等击乐伴奏,有的还配有大钹、小钹、唢呐和牛角,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剧(图5)起源于雷州歌,是以雷州话为唱白的地方剧种。它的传播范围较广,从雷州市出发,广泛流传于雷州半岛及海南、广西等部分地区,经历了姑娘歌、大班歌、雷州歌剧这几个发展阶段,有近300的历史[4]。雷剧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戏曲化的表演,声腔带有明显的民歌风。唱腔兼具板腔体和曲牌体的特点,分雷讴、高台、混合体3大体系,有散板、慢板、中板、快板、复板5种板式[5]。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雷胡、萨克管、唢呐以及部分打击乐器,如鼓、锣、钹等。其中主演《梁红玉挂帅》的林奋曾获得国家戏剧梅花奖;《抓阄村长》获得国家首届“五个一工程”奖,现存剧本千余个。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
图5 雷剧(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吴川粤剧南派艺术(图6)是广东粤剧的一个流派,始于明末清初,分布于原广东下四府,以武功排、筋斗把子见长著称,是下四府别具一格的武功演技。
图6 吴川粤剧南派艺术(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吴川粤剧南派艺术融少禅学搏击与戏曲形体表演于一体,动作不仅刚劲有力、舒张幅度大,而且有较规范的程式。唱腔以霸腔为主,高昂、雄亮、字字千斤、句句火爆,具有表演粗犷豪放、英姿勇猛,场面气势宏大、惊险夸张的鲜明艺术特色,是研究粤剧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程式道技、演艺流派的重要依据,是粵剧艺术的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
舞鹰雄(图7)是表演工作者模仿鹰与雄形态动作的一种舞蹈,主要分布于廉江市、雷州市、遂溪县以及吴川市等乡镇村庄,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民间镇邪驱魔,经过演练融入鹰雄格斗之势而成形。表演内容为鹰雄因猴子挑衅而恶斗,后经消除误会又和好如初的各种情景,具有小舞剧色彩。
图7 舞雄鹰(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在造型上,鹰突出尖嘴、宽翅、利爪,以显示鹰的雄姿,并且以展翅、守窝、扑食、点水等动作表现其矫健、敏捷和勇猛;雄做成龙头凤尾,金钱豹身,麒麟角,不仅凸显出其强悍威武,又以快速的摇头、摆尾、喷头、铲地等动作表现其凌厉凶猛。表演时,鹰在前,雄在后,在锣鼓声中相互对阵,配合默契。表演套路大致为“醒鹰雄”“格斗四门”“洗脸漱口”“过桥”“采地青”和“采天青”等,其中以采天青的难度最大,也最为精彩,是整个舞蹈的高潮[6]。此时由舞鹰者腹顶6 m高杆,展翅冲天而上,并在空中自如旋转,做着“展翅摩云”“仙人打伞”“飞瀑流泉”等高、难、奇、险动作,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体。2006年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姑娘歌(图8)是在雷州口头文学——雷州民歌、民谣及其“自讴”“对唱”艺术的基础上经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演唱形式。姑娘歌的领头人称“高功”(师傅),女的称“姑娘”,男的称“相角”。表演活动以“姑娘”为主,“相角”为辅,故称“姑娘歌”[7]。
图8 姑娘歌(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雷州姑娘歌乡土气息浓厚,表演方式主要为对歌赛艺,“说唱”方言为雷州话,唱腔风格古拙粗犷,演唱时还辅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演唱的内容包罗万象,可谈天地、论古今,按其题材及主旨可归类为颂神歌、情义歌、责难歌、劝世歌等。
姑娘歌传世作品、述著有《雷州歌韵分类》《断机教子》《姐妹贞孝》等近600本,收编作品近10万首。2006年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州乌石蜈蚣舞(图9)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的民俗民间舞蹈。该舞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因该舞各人以缆绳系腰连成长队,入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舞者弯腰屈腿动作有力、一张一弛上下协调、左右潜行配合默契,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蜈蚣的爬行形态和穿梭姿态,故称“蜈蚣舞”[8]。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十六之夜,都要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娱乐节庆。蜈蚣舞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场面蔚为壮观,广受群众喜爱和欢迎,多次荣获省、市大奖,2009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录。
图9 蜈蚣舞(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吴川梅菉貔貅舞(图10)是一种表现人与动物搏斗的舞蹈,主要流传于梅菉镇梅菉头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貔貅舞一般由七八人表演,一人扮紫薇童子,两人舞动貔貅,在威风大鼓和打击乐的伴奏下,按“貔貅出洞”“紫薇貔貅搏斗”“智胜降服貔貅”3个环节表演,整个舞蹈寄托驱邪纳吉的愿望。
图10 貔貅舞(来源:湛江市文化局资料)
近年来,貔貅舞与民间武术巧妙结合,形成了表演程式套路丰富、群体气势恢宏豪迈、技艺造型高难精湛的独特风格,是岭南貔貅舞类的拓展和提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独创性,尤其是貔貅上牌山(又名盾牌叠罗汉)和牌山顶上“采青”等舞法成为貔貅舞中最精彩的一幕[9]。采青时,貔貅舞的演员数十人用盾牌相托,搭成3或4层人塔(牌山),貔貅从人梯登上“塔”顶,在上面起舞、采青。舞蹈时,人塔随着锣鼓节奏慢慢旋转移动。貔貅舞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从貔貅出场、扑食、翻滚、搔痒、戏水到登上塔顶采青等动作,分别为轻、柔、缓、急、强、劲,全套动作包括过牌山、过桥、上小山丘、叠牌山、上牌山等。整个舞蹈风格以刚为主、刚柔并济。利用高空杂技技巧及人体交叠的力学原理,大大增加了舞蹈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且具有惊险、奇特、刺激等特点。2012年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来源于民间,由各族人民口传身授、世代传承的丰富多彩、各具特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我国极具价值的重要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劳作中创造出的与众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湛江拥有广东省位居第一位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湛江市非遗保护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希望粤西地区其余的地级市也能积极吸收湛江市非遗保护的经验,在未来的非遗保护上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