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创意绘画教学的策略

2018-09-30 06:26胡海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观察力博物馆绘画

胡海博

创意绘画教学,是以创造性思维作为指导,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向和刻板印象的教学模式。旨在从绘画的不同风格领域、使用材料、媒介载体来激发学生的艺术表达欲,丰富学生的艺术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在写生课程中培养观察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要以观察为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安排不同内容的写生课程。一般来说,在初高中才会安排写生课程,但我尝试着将写生课程有针对性地纳入小学美术课堂。

在写生课程中,可以分几个主题让学生尝试创作。如人物写生课程,可以让学生先从自己最熟悉的人物形象开始,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眼中的大哥哥大姐姐》《我的自画像》等,这样更容易抓住人物特点,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又如,通过蔬菜水果写生课程,学生的整体观察力得到了增强,学会了线条的疏密组合,能够观察到画面黑白灰的不同层次和整体效果,并逐渐掌握如何在创作中运用淡彩。

2.在创意课程中培养创造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最为活跃,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并对学生的创新创意及时进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创意课程实践,引导并发散学生的创意思维。

例如,在“几何形体的创意联想”课程中,在掌握几何石膏体基本造型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形体的写实与创意联想,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切割、变形、叠加、穿插等方法,结合点线面的形式进行几何形体的创意联想。我们要求学生用结构素描的方式,画准结构、把握透视关系,任意改变长方体和立方体在空间中的大小关系,可加入玩具小兔或小熊,合理安排其在空间中的位置,并画出质感。通过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意思维得到了很大发展。

3.走進博物馆提升审美能力

博物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我们把博物馆资源融入小学美术创意绘画课程中,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如在“走进大师”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美术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了“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展品分别出自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西方现代主要艺术流派,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打开世界艺术之门的机会,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了解大师是如何用色彩来表达他们眼中的世界的。从观察的细腻程度,到用笔的生动奔放,再到色彩的情感表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师绘画风格的影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小学创意绘画教学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美术创意教学进行系统性和规律性的探索,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观察力博物馆绘画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博物馆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露天博物馆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