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机器人一起动起来

2018-09-30 06:26李建候卓珏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光感小车动手

李建 候卓珏

机器人课程集信息技术中的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综合了众多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及综合能力。

1.巧设计、多思考,提倡自主学习

机器人器材一般都是各种独立的模块,如各种配件、传感器、电机等,这些部件搭建起来才是一个整体。学生一开始接触机器人时,先让他们搭建一些好玩的东西,从结构开始,让他们先了解各部件的连结方法,然后再介绍一些简单的齿轮、摩擦力、重心等知识。硬件搭建是软件编程的基础,学生学习编程控制,让机器人在待定的条件下或走或停,很快就能分辨出机器人与以前玩过的四驱车、遥控小车之间的区别,对机器人产生强烈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当学生迫切需要帮助的时候,组织大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之后学生再调试,教师适当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参与。

2.勤鼓励、多动手,驱动自主学习

机器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每节课开始先布置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课题,然后大家一起討论可能遇到的问题,之后动手完成课题内容。教师加强对小组的指导,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课题完成后,大家一起交流,总结在制作或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受到课题的任务驱动,思维活跃,积极性很高。

如在讲解防跌落小车的时候,小车走到悬崖边时会自动停止,我鼓励学生尝试让小车往回走,学生立刻把停止改成了后退,但由于循环的问题,小车退回后又返回到悬崖边。当他们一筹莫展时,我引导学生转变思路,尝试让小车原地转180度,再进行练习。这样引导性的教学,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重参与、多合作,发挥主动性

机器人教学不是以讲授为主,重点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起到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环保节能时,通过讨论节能灯原理,引出光感传感器的学习。这样的引入方式,既贴近生活,又让学生理解机器人是为人类服务的。在学习了光感传感器之后,接着提出第二个学习任务——如何与之前讲的声音传感器相结合,编写声控节能灯的程序。学生们一直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牵动。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编辑 _ 李瑞艳

猜你喜欢
光感小车动手
我也来动手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刘老师想开小车
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光感和声感的辅助冲便器装置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动手演示找错因
卡姿兰光感气色胭脂透现光晕粉颊 让你气色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