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华
摘 要: 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经过20年的合并、布局调整过程,历史与现实证明不符合农村牧区发展的规律与体系。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是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的机遇。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要转变农牧区教育观,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充分利用农牧区资源条件办出特色教育。
关键词: 恢复和重建 农牧区村小教学点 振兴乡村
十九大报告曾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指出“三农”问题是国家文明发展的关键。
一、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教学点意义
首先,农牧民在经济上减轻负担,农牧民将财力投入自己的生产生活,不再分散经济力量,真正感受到国家义务教育的获得感。其次,子女在身边、眼前接受教育,父母精神放松,不再担心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不误生产生活,专心于自己的生产生活。第三,孩子在父母身边,是感情的纽带。一家人其乐融融强化了情感纽带,年轻父母多了家庭责任心,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第四,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农牧区年轻父母及家庭少一些危险。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对促进农牧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五,恢复和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有利于乡村文明建设。在父母的呵护下,孩子在村小读书学习生活,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的放矢,孩子可以自由放松、撒娇。父母与子女面对面沟通交流,相互之间没有陌生和代沟,家庭成员精神愉快,生活井井有条。父母在生产生活中以身示范文明说话、与人友善、教育子女,尊敬长辈、勤劳勇敢,呵护幼小历历在目。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父母家人参与其中,增进了父母与子女、社会与家庭的互动,增进了感情和了解,互相监督共建文明。子女在父母身边了解父母的辛苦劳作,了解农牧区生产生活,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劳动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愉快地成长,少接触手机游戏,在户外活动,农村有了精气神。父母顾忌对孩子的影响,会收敛平时的不良习惯。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增强父母对子女和家庭的责任感,有利于农牧区孩子健康成长,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第六,恢复蒙汉合校。在内蒙古地区蒙汉合校,能够增进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增进感情,爱护主体民族,学习蒙古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建设和谐北疆的最佳途径。恢复农牧区村小,恢复蒙汉合校,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第七,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村小与教学点、村小学是振兴嘎查苏木发展战略的关键。农牧区教学点、村小学是农牧区社会的主要结构,是农牧区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通过历史演化积淀形成完整的系统发展,即农村经济、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互相支撑、互相推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直接载体是十九大提出振兴乡村发展战略步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农牧区学校在农牧区的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资源是城镇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也是无法模拟的天然型教育资源。农牧区扮演着特殊的教育身份,是让人愉悦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在生活中、玩耍中建立人的生活能力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父母长辈身传言教和社会影响丰富了受教育者内心情感的教育。振兴农牧区发展要振奋农牧区人的精神,恢复或重建农牧区学校教学点、村小学是振奋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建在嘎查,大大缩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增长农牧民的收入。农牧区对未来农牧民的要求是了解农牧区生产生活、有感情的人。农牧民教育子女学习知识,更应该培养子女热爱农牧区、热爱家乡的接班人,农牧区学校是这个教育的担当者。第八,恢复或重建农牧区教学点、村小学稳定农村发展。
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农牧区夫妇按照政策要求,少数民族最多两个孩子,为数不少的夫妇只生一胎。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需求是家庭的最大需求。在農牧区子女入托,上学都成为家庭头等大事。入托入学完全实现了寄宿的情况下,孩子到哪里入托入学,家就安置在哪里是农牧区普遍现象。目前,农牧区夫妇陪读或外出打工,家处于漂泊状态,心自然不能稳定,农牧区夫妇不能安心于农村牧区生产生活。使农牧区部分年轻夫妇陪读弃农,一部分进城打工弃农。一方面,农牧民几代人辛苦建设的固定财产闲置,土地低价出租或给亲戚免费使用。另一方面,他们还要在城镇租房子经营家庭,或两地生活经营两个家,负担过重。同时,导致农牧区劳动力短缺,制约农牧区经济发展。恢复或重建农牧区学校,稳定农牧区社会是乡村发展战略不可忽略的环节。
振兴农牧区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牧区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转变农牧区教育观,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大事,无论从国防、人才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社会持续发展来说,还是从个人成长、生活质量、家庭幸福等角度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性都显而易见”[1]。
2014年8月1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南京青奥会举办期间做了一次题为“让体育回归教育”的演讲,“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2]。改变这一观念,首先,需要改革评价人才体系,这是关系到社会需要继续培养“高分低能”还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问题。在学校层面对体育教育与其他“主科”同等对待,使这些课程平衡发展。普及体育教育,突出体育教育才有保障。“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精神、身体、道德充分发展的人,体育应被看成高尚的、与科学知识教育并重的教育内容”[3]。体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运动过程中锻炼身体、塑造身形、磨炼意志、结交朋友、享受快乐,是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农牧区中小学应借力足球改革的东风,转变体育教育理念,重视音体美劳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充分利用农牧区资源条件办出特色教育
自2013年以来,通辽地区学校条件均有所改善,但多数乡镇苏木学校条件仍然很差。以库伦旗芒汗苏木中心校为例,由16所村小学合并,直到2016年初,校舍条件仍是合并当初的简陋条件。冬天,冰冷的砖瓦房,老师难以备课。753名学生全部寄宿,拥挤在18间瓦房,每间40㎡的宿舍,用两张上下层双人床拼对住10人,每间宿舍住30名—36名学生,拥挤不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102名教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其中,30岁—40岁的教师22人,40岁—50岁的教师35人,50岁以上45人。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体美学科教师数量较少,音体美教师各2名。体育教学保持最原始的状态,利用本地资源——沙漠在校园建沙堆,供学生课余时间玩耍。一个简易琴房和十把四胡,组建校四胡演奏队;简易的小蒙古包博物馆,记载着校史,展示着学生多年创作的绘画、手绣、多种木器、勒勒车、柳编等作品,还有部分民间工艺品、生活用品(勒勒车、马鞍等)。
该校条件极简陋,但管理却井井有条。每个宿舍都安排24小时值班老师,学生早晨5点起床,打扫室内外卫生、洗漱、早操(安代舞),不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每天3次打扫室内外卫生,生活完全自理。校园生活充满农村牧区特色与情趣,学生养成了文明礼貌、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好习惯,教师对学生表现评价非常高,称呼学生“豁日慧”(非常可爱之意)。该校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创造出优质的人文育人环境,各项比赛及体育成绩均为全旗第一,在通辽市地区小有名气。2015年6月1日,课题组特别邀请该旗电视台用3天时间录制校园生活专题片,记录了师生真实的校园生活。
蒙古族聚居区农村牧区中小学领导及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开展成本低、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强健体魄、开启智力,培养学生团结、友好、诚实、拼搏、向上、健康和有愛心的良好生活习惯,实现培养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预期目标。
2018年4月11日,习近平考察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规划馆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4]要做身体健康的民族就要从家庭抓起,从娃娃抓起,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喜欢体育运动的好习惯,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2]钟秉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96.
[3]杨剑锋.最优秀学生在运动场上[N].光明日报,2015-4-14.
[4]习近平.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做身体健康的民族[N].学习时报,2018-4-1.
基金项目: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聚居区农村学校合并后的社会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BMZ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