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洲
摘 要: 艺术设计类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渐成热点,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强调基本功训练、学生习惯养成及观念转变。作者首先对艺术设计院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其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由绘画向设计过渡”概括自己在该领域的思考与探索。主要做法有:教学内容模块化;作业多次少量,化整为零;强调工具作图,多种手法并用;以写生及表现身边事物为主;基础技能训练为主,创新思维培养为辅;采取教师联合授课。
关键词: 设计基础 模块化 工具制图 联合授课 作业品评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起,国内普通工科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期,无论开设院校数量还是招生规模都是空前的,但在繁荣景象背后也存在隐忧,突出体现在:一些院校缺乏办学条件,办学经验不足,教学质量普遍不高,致使教学改革尤其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这类传统课程上。有的院校干脆取消了传统的素描与色彩课程,有的则取消了三大构成。各类院校都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在努力探究和摸索当中,各家观点纷呈,莫衷一是。
笔者所在院系具有工科院校办学背景,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经历了数次修订,最新版专业培养计划取消了“素描、色彩及三大构成”课程,相关教学内容整合并入新开设的“设计基础”和“造型基础”两门课之中,顺应了“大类招生”的改革趋势。设计基础课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安排在大一上学期,8周共计64学时,授课对象不分专业。笔者以所承担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艺术设计类院校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美院传统并不适用。素描及色彩课程依然按照老的美院传统,要求学生对著静物完成架上绘画,一周两次共计8学时,通常要求完成一张四开作业。然而在当前招生模式下,以工科院校的生源素质,四开尺幅画面学生很难深入下去,学生自信心反受打击。8周64学时的课程安排,内容单调、节奏缓慢,课堂气氛沉闷,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也存在问题。
2.三大构成被教条化。按照传统将三大构成教学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开设,分别由不同教师授课。学生作业主要临摹书本或网上图片,虽然表面效果华丽,但学生缺乏思考,完全是被动描绘。作业内容安排支离破碎,缺乏整体考虑。作业要求缺乏必要的限定,导致学生作业五花八门,相互间缺乏可比性。三大构成教学法源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经日本本土化变异,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它原本是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被教条化,从而失去原有的活力。
3.“画图”而不是“制图”。艺术生普遍缺乏工具制图意识,完全以“绘画思维”对待作业。制图作业完全靠“眼力”,不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这与教师布置作业时,对作业要求缺乏严格限定也有关系。设计属于实用艺术,不同于绘画之处在于它强调归纳、概括和抽象,与追求逼真的自然主义大异其趣。绘画的“画面”就是结果,设计的“图纸”只是工艺文件。这种倾向如在低年级阶段不加以扭转,将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4.作业量不足,学生蹑手蹑脚,“分分计较”。例如:一门64学时素描课,仅要求完成5张—8张四开作业,32学时的平面构成课只交5张—6张A3尺幅作业。更糟糕的是由于作业量偏少,每一次作业的“分量”必然被放大,学生出于分数考虑,普遍在课后千方百计“磨”作业,追求表面效果。面对作业学生“避难就易”,在创新探索面前选择回避。
5.教学目标不明,课程界限模糊。任课教师相互间缺乏沟通协调,或者对专业培养计划不甚了解,经常出现课堂教学内容张冠李戴。例如:在设计基础课上要求学生完成具象造型的模型作业,等于把高年级课程内容抢先上了。作业要求明显超出学生实际能力,导致模型质量粗糙,与中小学生手工课无异。基础课教学中的功利化倾向,不利于学生严谨作风的养成,违背教学规律,致使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是一个大的系统,这里面牵涉院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因素,既有老的问题,又有新问题。以下是近年来笔者承担设计基础课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二、具体应对措施
设计基础课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实现由高中向大学阶段过渡,为其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国现行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体制的原因,加上历史上美院培养模式的惯性作用,导致部分艺术设计专业低年级学生依然受到“绘画思维”影响。笔者认为:设计基础课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实现由“绘画”向“设计”过渡。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课程练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1.教学内容模块化。将传统素描、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教学内容整合并入设计基础课程,可以安排四大教学模块,分别为:光影世界、色彩世界、精微素描和传统图案。光影世界安排作业内容是黑白方格、黑白三角、建筑光影;色彩世界作业内容包括色彩和鸣(方格)、色彩和鸣(三角)、色彩和鸣(落叶)、色彩和鸣(建筑);精微素描分为素描花卉、素描水果和素描小鸟三个部分。传统图案安排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建筑图案创作三个部分。作业内容本着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工作量及难度逐级递增的原则。不同模块之间有衔接,有呼应,做到大循环中有小循环,环环相扣。将过去分属于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努力做到有复习,有巩固,有提高。
2.练习为主,理论为辅。对新生而言,基础课还是以大量练习为主,为了配合作业,只安排少许理论环节。设计基础课通常一次课四学时,任课教师既要点评作业,又要布置讲解新作业,通常半天下来,时间所剩无几,难以安排学生课堂练习。
图01 学生作业/建筑光影(室外)
图02 学生作业/建筑光影(室内)
作业放到课后完成,质量很难把控。笔者采取每次教学模块之间安排一个理论讲授环节的办法,即在半天时间内,集中布置和点评作业,根据知识模块穿插理论专题,这样理论与实践的课时配比控制在1:4左右。所有作业要求及进度安排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把握学习节奏,从而最大限度地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提高课时利用率。
图03 学生作业/传统图案
图04 学生作业/色彩和鸣(落叶)
3.化整为零,作业多次少量。理由如下:一是基本功训练需要大量练习,学生对技能掌握有一个过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这里应该向钢琴演奏专业学习;二是为了增强练习内容的丰富性,必然增加作业量,因此作业尺幅不宜太大。设计基础课主要针对诸如点、线、面、色彩等造型语汇进行专项训练,并非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所以作业以系列小稿为宜。例如:“建筑图案”作业环节,要求学生自选校园建筑局部,绘制相同构图的四张120×120mm的小稿,分别为线稿、明暗稿、彩色稿、彩色明暗混合稿,这里的建筑图案仅仅是用来探讨色彩的载体,只需框取建筑中最具特征及形式美感的局部造型即可;三是为了避免学生出于分数考虑只顾表面效果,课后“磨”作业,增加作业量有利于分散每次作业的分值。将每次作业评分都计入平时成绩,所有作业汇总装订成册后评出期末成绩,两者按一定比例相加得出总评成绩。鼓励学生改进平时作业,但只能改变期末成绩。这样强化了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能力在踏踏实实的训练当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4.强调工具作图,多种手法并用。设计图纸是一种沟通与交流的语言,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强调其绘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尽管设计基础课不是制图课,但其中相当部分作业在尺寸规格、绘制材料及装裱方式上应有严格限定,以此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作风,并确保作业外观质量。作业并不完全由画笔完成,有时会用到硫酸纸拷贝,剪刀裁切及胶水粘贴。课程作业集则要求完全由手工装订完成,通过引入“工艺”和“制作”概念,旨在帮助学生摆脱传统的“绘画思维”,为其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图05 学生作业/精微素描(小鸟)
图06 学生作业/精微素描(花卉)
5.以写生及表现身边事物为主。基础课训练具有验证和研究双重属性。以往存在学生大量临摹教材或网络图片的情形,只图表面效果,背后缺乏深度思考,这正是“绘画思维”在作祟。以精微素描环节为例,学生如果直接临摹书本或手机中的黑白图片,那么作业难度将明显小于实物写生,对造型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以花卉、水果精微素描环节为例,要求学生自备花卉和水果进教室,当堂写生。而且要求直接用黑水笔,不允许使用铅笔和橡皮,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除了明暗立体素描手法外,还要求学生参照科普图画法绘制花卉、鸟类正投影图,引导学生向设计表达过渡。一开始学生普遍有畏难和抵触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学生开始着迷这种作业形式,并且大多能静下心当堂完成。由此可见,精微素描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祛除浮躁心理,锻炼意志和建立自信,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打下基础。
图案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对于客观事物造型的概括能力,为有效避免作业抄袭现象,作业指定以校园建筑为表现题材。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分析校园建筑布局、造型和光影效果,注意用手机记录,针对校园建筑景观局部进行图案化处理。表现形式和手法可借鉴别人,但表现内容必须原创。从素材到作品之间有一个概括和提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恰恰最有价值。另外,表现身边的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建筑本身属于人为事物,有别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其本身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此为表现对象,对学生实现“由绘画向设计过渡”非常有帮助。
6.加强作业点评环节。基础课教学强调大量的练习,面对雪片般的作业和有限的课时,任课教师很容易陷入“往前冲”还是“回头看”的两难境地。实践证明对学生作业的及时反馈,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这里的作业点评环节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阶段性作业的集中点评,通常在教室进行;另一个是期末作业联展,在学院大厅举行,任课教师现场点评打分。前者偏技术性指导,有利于任课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状态,以便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后者偏重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潜能的开发。“创作”与“展览”二位一体,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这是由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决定的。设计基础课程作业展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展览,对于提升教学品质作用明显,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7.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育学理论,问题情境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都不好。合理的问题情境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一门课的作业设置显得非常重要,是最耗费任课教师精力的地方。
针对来自不同省份的生源,作业量及难度的设定比较棘手,经验告诉我们:验证型作业与探索型作业相结合,具体到专业基础课就是先让学生临摹优秀作业,让学生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赶时髦,玩创新,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反而受到打击。通过临摹可以让学生熟悉制图工具,掌握作业绘制的基本流程。任课教师也能对学生的整体状况有个大致了解。
作业量应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如果作业量过少,将造成课时浪费,如果一味追求作业量,不顾学生承受能力,效果将适得其反,学生就会表现出畏难和抵触情绪。应以班级主体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为判断依据,逐渐加大作业量。可以中途少布置甚至暂停布置作业,让学生有返工或调整作业的机会。
8.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创新思维培养为辅。作为公共基础课,首要任务是基本技能训练,其次才是創新思维培养。在作业设置上,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两者间取得平衡。一方面,艺术类教学中的那种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在当今普及高等教育的时代已不现实。基础课程的训练每一环节都有明确目标,每次作业要求都要精心设置。从作业的尺寸、规格、数量到绘制工具的限定都有明确规定,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训练的有的放矢。
这种在作业设置上过于严苛、烦琐的做法会招致不同声音。有人担心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令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束手束脚,造成千人一面的状况。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这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定性的、量化的训练加以培养。另外,对于尺寸、规格、材质等因素的限定,只是“形式”层面的限制,并不影响学生在“内容”层面的个性发挥。设计师的职业情境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在诸多限定条件下给出“最优”解。因作业要求琐细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作为补偿可以设置适当比例允许自由发挥的作业,以挖掘学生潜力,为部分有才华的学生提供施展的机会,可以反过来映衬作业中“严格限定”的必要性。例如,在传统图案环节,安排三个单元,分别是“传统植物图案、传统动物图案和校园建筑”,其中前两者,图案是给定范图的,后者则要求学生自由创作。
9.采取教师联合授课。公共基础课教学强调大量的基础训练,注重标准的规范与统一,这里我们借鉴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教师联合授课的做法。由两名授课教师合班上大课,一名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论讲解及作业布置,另一名教师负责作业点评及随堂指导。此举不但节约教师的劳动,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还有助于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良性机制,让任课教师从机械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课程研发及教学质量把控。另外,合班上大课有利于在学生中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
图07 课堂场景
图08 课程作业展
三、结语
限于篇幅,笔者只从策略层面对基础课教学进行探讨。另外,教学中采取的一些做法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提高教学质量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媒体对课程进行全程报道;挑选优秀作业通过网络定制个性化艺术衍生品;课程结束,安排集体合影环节,团体采办展品道具,集体布展。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自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都是有益的尝试。在师资配备方面,建议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组合,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搭配,取长补短,形成良性互动,对建成稳定师资队伍及提高教学质量均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小茉.基础、实验、创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学思考[J].装饰,2018(1):52-57.
[2]邬烈炎.走向研究型课程——以设计基础教学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5-9.
[3]王少文.从认知方式角度探索的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类基础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2017(1):86-88.
[4]宋曉真.设计基础教学工作模式探究[J].艺术设计教育,2018(5):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