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昕 马俊杰
摘要:优秀的幼儿书籍设计,能够藉由色彩与图形吸引儿童的兴趣,在给儿童美的体验的同时培养起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国现有儿童书籍设计思维偏向成人化、书籍设计未能结合儿童认知规律、卡通形象未能有效与书籍结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抽样调查研究,结合儿童认知学理论,对色彩、图形复杂度以及卡通形象在儿童书籍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儿童书籍设计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幼儿书籍;装帧设计;儿童认知学;色彩;卡通形象
一、引言
色彩与图形,能够有效提高大脑的兴奋程度、激发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在学前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与白拉格(N·c·Barraga)所提出的儿童视力与认知规律,儿童从1-3岁开始,逐渐能够辨别简单的图形与颜色。3-7岁,儿童的视觉功能基本完成发育,不仅能够辨别色彩、图形和立体,还能逐步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辨别空间深度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能力。
优秀的幼儿书籍设计,能够藉由色彩与图形吸引儿童的兴趣,在给儿童美的体验的同时培养起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目前我国幼儿图书市场异常火爆,各类幼儿教育书籍日新月异,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儿童书籍。但现有儿童书籍往往相互借鉴或照搬国外书籍,设计中缺乏针对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把握幼儿教育的需求,导致书籍内容形式与思维方式成人化,不適合幼儿进行理解,设计内容也缺乏创意。本文基于儿童认知规律,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对幼儿书籍中色彩与卡通形象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二、对幼儿喜欢的书籍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色彩、卡通形象对儿童的吸引力,以及二者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我们使用采样调查的方式,在长沙市某大型书店在2个月内进行了6天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3-8岁幼龄儿童。接受调查的书店设置有一个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儿童可在阅读区书架上自行取阅感兴趣的书籍,家长亦可选择儿童书籍陪伴孩子一同阅读。
调查分为两个部分:
1.抽样调查,观察儿童自行取阅、家长取阅书籍的色彩特征、图形特征以及卡通形象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年龄分布进一步调查。
2.问卷调查,抽取了30名8岁以下儿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是非题及少量主观问答题,进行卡通形象的调查。本调查累计采样237人次,涵盖3-8岁年龄段儿童。其中共有206人次选择阅读以彩色图形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另有31人次选择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书籍。选择彩色图形书籍的206人次儿童具体选择情况如表1所示。
三、色彩与图形在幼儿书籍中的价值分析
目前儿童书籍色彩设计研究,大多建议多采用高纯度和、高明度、高对比度的颜色,而明度较低、灰暗的颜色不适合运用在儿童书籍设计中。在我们实际调查中发现,这一观点并非完全正确。在受访的206名儿童中,仅有一半左右的儿童(117名)选择了高纯度和高色彩对比度的书籍,而另一半的儿童选择阅读的书籍色彩更加丰富,但纯度和对比度较低的书籍。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选择较低纯度和对比度书籍的儿童基本在5岁以上,而选择高纯度和对比度书籍的儿童则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从儿童视觉认知原理来说,6个月至3岁是儿童视觉神经初步生长的阶段,儿童能够开始逐渐辨别红、绿、蓝、黄,以及橙、天蓝、紫等颜色。在这一阶段,高纯度的色彩的确能够更快地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但随着之后视觉神经的进一步生长,儿童可以辨别的颜色进一步丰富,儿童色彩感受程度日益提高,过于直接和强烈的色彩反而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此在儿童书籍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进行不同的色彩选择。读者为3岁以下幼儿时,书籍不妨使用明亮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而针对4岁以上(尤其是5岁以上)的儿童,书籍色彩的选择上则更应当注重色彩的节奏感,可以使用中性色调和较低纯度的色彩进行调和。
在幼儿书籍中使用简单形状与大色块也是常常被提出的建议,然而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36%的儿童(76名)选择了以简单图形与大色块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此部分儿童年龄大多为4岁以下;而选择图形相对复杂、色块相对较小的图形的儿童年龄大多在5岁及以上。从该项调查中我们可以推断,在1-4岁的幼儿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儿童更容易接受图形简单、色块大,而信息量相对较少的书籍,从而可以避免精神上的疲劳。在5岁后随着大脑的发育,儿童对复杂信息的接受能力提升,因而更偏向于趣味性、情节连贯性较强的书籍,对信息量相对较少的书籍产生了审美疲劳。
四、卡通形象在幼儿书籍中的价值分析
在受访儿童中,我们抽选了30组8岁以下儿童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25名(83.33%)的儿童明确表示,相比于普通图形,如果书籍有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那么自己更愿意阅读。有17名(56.67%)儿童表示愿意将书籍带到幼儿园和学校分享,或让其他小朋友来家里一起阅读。
儿童喜欢含特定卡通形象书籍的主要理由依次为:有意思(30人,100%)、能和小朋友一起聊(19人,63.33%)、漂亮(12人,40%)。而家长选择含特定卡通形象书籍给孩子阅读的主要理由依次为:孩子喜欢(22人,73.33%)、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22人,73.33%)、能够教给孩子知识(17人,56.67%)。孩童喜欢的卡通形象主要有“喜羊羊和灰太狼”、“艾莎公主”、“小猪佩奇”、“米老鼠”、“蜘蛛侠”、“托马斯火车”、“海绵宝宝”等。
事实上,卡通形象不但有着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作用,同时也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正面影响。主要来说,卡通形象的作用有两点:
1.卡通形象能够满足儿童情感需求。
马斯洛(A·H·Maslow)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三的爱和归属感、第四层次的尊重,儿童都能够在卡通形象中获得。在幼儿园中,幼儿通过聊天和讨论,自然有某几个卡通形象成为潮流导向而被幼儿所喜爱。而对相同卡通形象的喜爱能够加强他们彼此的思维交流,以及对彼此心理感受的了解,从而产生对自己的小圈子和对该卡通形象的归属感。同时,在分析和讨论中形成自我认同和对他人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会进一步引导儿童产生对他人的尊重以及自我尊重。这种归属感和尊重感的情感满足,正是儿童选择含特定卡通形象书籍阅读,以及与朋友分享的主要原因。
2.卡通形象有助于儿童性格培养。
卡通动漫的主角一般有着鲜明良好的性格,其行为方式也处于较高的道德水准。幼儿在观看卡通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卡通所传递的思想观、世界观,并且会在潜意识中向卡通主角进行模仿。因此卡通形象能够培养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与行为方式,如团结友爱、遵守规则等。同时,对卡通形象的模仿有助于儿童养的良好的成性格。卡通形象有助于儿童性格培养,这也是家长选择含知名卡通形象书籍给孩子阅读的主要理由。
虽然在抽样调查中83.33%的儿童表示对有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的书籍有更高的兴趣,然而在206名受訪儿童中仅有32名儿童在阅读中选择了含知名卡通形象的书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却要归结于含知名卡通形象的幼儿书籍数量不足。
目前市场上制作精良的使用了知名卡通形象的书籍并不多,并且主要使用了国外的卡通形象授权,例如小猪佩奇、小马宝莉、迪士尼动漫人物等。国外卡通形象的幼儿书籍在审美导向、价值观导向的设计上不一定符合中国儿童心理与性格的培养特征。国内虽有一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被幼儿喜爱的幼儿卡通动漫形象,例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大熊二,蓝猫虹兔等,但是卡通形象与幼儿书籍结合程度显然不高。曾经蓝猫虹兔虽然推出了一系列幼儿教育书籍,但并未就此做大做强形成一个知名品牌,其他知名卡通形象与幼儿书籍的结合更是欠缺。尽管家长和儿童均表现出对含知名卡通形象的书籍的阅读兴趣,但是由于书籍种类限制,可供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五、结语
目前幼儿书籍设计思维偏向成人化、书籍设计未能结合儿童认知规律、卡通形象未能有效与书籍结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若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优良的儿童书籍吸引儿童阅读兴趣、陪伴儿童成长,也是家长与社会都乐于见到的。本研究基于调查分析,提出如下幼儿书籍设计建议:
(1)幼儿书籍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不同的设计,在色彩、图形的设计使用时上都要有所区分。
(2)针对4岁以下儿童设计的书籍,建议使用明亮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以及简单的图形;而针对5-8岁幼儿设计的书籍,不需要过分强调色彩的鲜亮灿烂,而更应注重色彩的节奏感,图形则应该配合故事情节进行细化。
(3)出版机构可考虑结合时下儿童熟知与认可的卡通形象,尤其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卡通形象,设计出符合中国儿童审美与性格培养特点的幼儿书籍,以此迅速抓住儿童兴趣。
幼儿书籍是儿童学习知识、了解事物的启蒙老师,更是培养儿童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儿童书籍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儿童成长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适合儿童特点的读物,从而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