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娜
摘要:北宋的绘画体现出创作主体高度的思辨性和哲理性。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创作主体会有意淡化自己的情感,呈现出理性和冷静的态度。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虽然距今又一千多年的历史,但这幅旷世巨作依然创造了山水画无可匹敌的“高峰”,其浑然与宇宙一体,朴实庄严的雄伟气象,给世人留下深深的烙印。
关键词:范宽;溪山行旅图;笔墨语言
一、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之间的关系
北宋之前,唐末、五代这段时期战事频发、社会动荡,文人画家们要么归隐田园深山,要么隐忍而行,文官长期得不到重用。宋太祖建立北宋后,统治者开始大力实施重文抑武的政策,北宋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空前繁荣,推动了社会的开化。北宋统治者在儒学、教育、宗教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应政策,为北宋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人和士大夫对社会的稳定秩序的期盼终于得到了实现,他们热情高涨,用自己的方式抒发着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在这种情况下,《溪山行旅图》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具有独特的纪念碑似的雄浑峻险的气势,正是对刚刚脱离前朝苦海的宋初士大夫文人们心中对国家强盛的政治秩序的拥戴和对社会稳定无比憧憬的流露。
北宋的绘画体现出创作主体高度的思辨性和哲理性。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创作主体会有意淡化自己的情感,而依呈现出理性和冷静的态度。
《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其典型的特点就是大气雄浑的全景构图。山水画发展到了五代两宋时期,对绘画有着指导性的画论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着。形成范宽这种全景构图风格的有关论点也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幼稚到完善的一个过程。他不断研习古人的绘画理论,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才得以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二、不同时代对范宽的理解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创造了山水画无可匹敌的“高峰”,其浑然与宇宙一体,朴实庄严的雄伟气象,永远给世人留下深深的烙印。《图画见闻志》己把范宽与李成,及五代梁朝的关全推崇为超越前古,无与伦比的山水画大师“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但大文学家和书画家苏东坡与此看却不尽相同“近岁惟范宽稍存古法,然微有俗气”。明末书法家王铎写道“范宽苍郁深远,骨理最胜,第一老笔”。清初还有鉴赏家顾复,在品鉴范宽《溪山行旅图》时写道“山头直上,而接坡陀于水涯。不作琐碎断续之状,俯视但一气焉。树不简略、设色深沉,真大手也。谛观此本,则举世所谓宽者,不足记也。”《平生壮观》强调的还是范宽的一气呵成的气韵,及精雄的用笔。上述涉及到范宽的气韵和笔法。到清代后期,画家戴熙,在他题画著作《习苦斋画絮》中,极力推崇范宽“范华原气势雄强,而笔致秀绝。吴中垂旧藏巨幅,当于李咸熙接轮联辘。范华原气象雄阔,尺幅中拔地参天之势。俯视余子。盖不众峰罗列矣。,及至民国以后,更有著名画家徐悲鸿热情洋溢地品论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即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境精,真令人倾倒。”
三、笔墨与人文、政治、审美风尚、技术等的关系
首先,《宋朝名画评》就给范宽以崇高的评价,范宽的山水知名,为天下所重。真石老树,挺生笔下,求其气韵,处于物表,而不资华饰,在古无法,创意自我,功期造化。而树根浮浅,平远多峻,此皆小瑕,不害精致,亦列神品。这说明北宋最早的评鉴,己经准确的抓住了范宽艺术的特色“在古无法,创意自我,功其造化”。
范宽的山水画以雄强浑厚称颂,他的《溪山行旅图》是其名垂千古的杰作,画中山峦雄峻浑厚,树木繁茂葱郁、丰厚,可谓“势状雄强”、“山如铁铸”,山石轮廓以颤涩的侧锋线条确立体势,内轮廓石纹用笔匀钢直、方硬,岩石的皴纹也历历可辨,依石纹反复加皴。范宽的这种密集的短直线皴法,即为“雨点皴”,其皴法特征为平直的短线条密集组合,山石外轮廓以长、直的线条勾勒。极其有效地表现了山石、山体的体积感和质量感、厚重感。
从范宽的笔墨语言来看,他的山水画笔墨风格讲求抒意和笔墨精妙的和谐统一。范宽对于笔墨既互有差异,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较前贤可以说理解的更为深刻。
由于受当时‘理学”风气的影响,在“理”意的指導下,范宽山水注重自然形体的真本面貌,使得在实际的笔墨物化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了笔法构型制线的造型功能,配合水墨清淡浓重的渲染手法从而描绘出了更加写实的山水物象特点。
概观范宽的山水画,对于山体、树木、河溪等景物的描绘及尽细致和真切,其中山石皴法、点法、树法包括各种纹理、线条等程式符号的总结以及对抽象的瞬间动态、光色、气象和复杂的体积空间的调配,均严格遵照“象形”的原则将笔墨的功效发挥到极致,无疑这需要范宽对于笔墨关系和笔法墨法的运用要理解的更为透彻和深刻,只有充分掌握了“笔以主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的表罩关系,方能以笔造山水之骨气,以墨写山水之意韵。
指导老师:刘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