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艺术特点分析

2018-09-29 05:44牛菲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

牛菲

摘要: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在造型上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传承,主要强调了“线性”造型的重要性;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绘画的来源进行表述,他主张“书画同体”。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中造型理念的基础,这三点形成了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特有的造型观念。

关键词:传统水墨人物;线性造型;书画同源;以形写神

一、线性造型——水墨人物画造型与线条的关系

中国人物画本着对传统文化的敬重和传承的造型观,主要强调了“线性”造型的重要性。

中国画用笔在早期呈现出对线条的重视。无论是楚汉时期帛画上古朴简单的线条还是梁楷所表现出的大写意的风格,线条都是主要造型方式。线条的弯或直、细或粗、糙或滑可以表现出事物的质感,线条用笔的浓或淡、疏松或紧致、干燥或湿润也可以表现出事物的空间。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在表现衣物的轻柔如丝绸般的质感时,用线粗细的当、富于变化,因此享有“吴带当风”的美誉,它用笔的方法和表现的力度大过于前人。

北宋有一位画家李公麟,他的画风也独具特色,将铁线描的刚劲有力在游丝描的基础之上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开创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同样,南宋画家梁楷,他将线条与笔墨结合来表现事物的形象,线中有墨、墨中有线,二者达到统一状态。线条在中国画造型中线越来越获得独立的审美意义,并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线条的造型其实更为随意,它来源于自然,却具有更深层的表现作用。作为画家,应该对线条从内心深处具有一种敏感的能力,力求使内心与线条之间的关系维持在平衡状态,为此还应自觉将自己的心灵与线条的品性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线面造型之所以能在意象造型中挥洒自如,正是得益于其以线为主的造型方式,它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神似、形似、似与不似。

二、以书入画——水墨人物画造型与书法的关系

传统绘画在表现上讲究书画同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绘画的来源进行表述,他主张‘书画同体”。上古之世,“书画异名而同体”、“同体而未分”,又称书画同源,意指二者的起源相同。

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书画的工具都是毛笔,都强调自然和富有韵律的用笔方法。在书画历史中,书和画一直是作为一种密切的关系出现在作品中的。绘画发展的早期,线条的变化不太明显,例如楚墓的帛画,说明篆书在那时是非常流行的。由于行草在魏朝和晋朝已出现,所以东晋顾恺之的线条在历史上称为“高古游丝”描,也可以称为“高古”。南齐谢赫提出“六法”的理论,撇开“气韵生动”不论,在可以学习而致的五法中,“骨法用笔”被摆到了第一位,而象形的“应物象形”和“随类赋彩”则被移到了其后。这种事实其实表明了一种现象,当绘画成为一种艺术的时候,它与其他一般的书画种类就区分开来,我们看重的不再只是绘画所表现的外在的物象,重要的是我们在表现形象时所运用的笔法和力度如何。书法在唐代的极盛时期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也成就了画家吴道子“吴带当风”的独特线条,它的画作线条粗细错落,风格迥异。行草和楷书在唐代非常流行,同时,书画同源也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现象,到了宋朝和元朝,大量的文人画开始出现,这使得书法和绘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关系。碑文化在明清的时候开始兴盛,绘画中逐渐加入了一些金石味的特色,那时的画风也更加趋于注重金石味的风格,譬如赵之谦所描画的人物形象,堪称六朝石刻之甲。

近代对书画关系的看法又出现了一种更为进步的理论,提倡书中有画,画中有书,这是这一时期李苦禅对书画关系的辩证理论。在中国的绘画历史上,将书法与绘画结合起来的现象,是中国绘画所独有的富有民族意味的一种现象,若一幅绘画作品中画法少于书法时,往往给人一种松散不牢固的感觉,无论书法的用笔多么浑厚有力,但对于绘画来说都是轻飘飘的,非常单薄。

三、传神写照——水墨人物画造型的神韵与精神内涵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奠定了中国传统绘画中造型理念的基础。顾恺之主张‘传神论”并加以详细的论述,使得“传神”成為中国画传统人物画创作所遵循的最初的基本理论。

据说顾恺之画人的时候,有的画作时隔几年也不画眼睛,当人们好奇问他时,他回答:“四体妍蛋,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阿堵之中。”佛教学说中曾经提到“写照”,这个词语的解释是主观上的神奇精妙的感应能力,因此,一幅画作的精妙之处不在于形体刻画地多么详细逼真,而在于对人物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的刻画,这才是整幅画的精彩绝伦之处。画论中就一记载了顾恺之为殷仲堪画肖像,对其眼疾“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既突出了人物的现实特征,又对其加以美化,可谓保留了缺点又不失其内在的神韵。

指导老师:刘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