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慷
摘要:电影符号学是现代电影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电影语言有自己的表意系统,虽然它用镜头呈现和反映客观世界与日常生活,但其语言是区别于自然语言的艺术语言正因如此,电影才具有审美价值,才能够与观众进行情感和认知上的沟通。《欧罗巴快车》视觉效果与丰富的内涵为观众提供了宽阔的解读空间、也赋予电影表意系统立体和多层次的结构特征。本文以电影符号学为视角,从情感符号与象征符号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欧罗巴快车》的表意结构。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欧罗巴快车;银幕合成;拉斯·冯·提尔;特技摄影
一、前言
1991年,《欧罗巴快车》参加第四十四届戛纳电影节首映,甫一亮相便技惊四座,正如《红色沙漠》曾因对色彩出神入化的运用被《电影手册》评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欧罗巴快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是电影史上第一部银幕合成电影。
《欧罗巴快车》将叙事背景设定于二战刚刚结束的德国,男主角是德裔美藉青年凯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回到从未涉足的祖国。他原是一个和平主义和理想主义者,希望以中立的态度来看待战后的欧洲人民。不料叔叔安排凯斯勒在一列火车上当列车长,使他有机会深入欧洲各地,聆听各种不同的声音,从而揭破了和平口号与人道主义的虚妄。而他爱上的铁路公司老板千金,更是一名纳粹主义的支持者,更使他陷入了爱情和良知的两难之境。整部影片充满了阴郁和冷酷的基调。导演运用银幕合成技术,拍出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魔幻写实色彩,视觉效果和丰富的内涵为观众提供了宽阔的解读空间、也赋予电影表意系统立体和多层次的结构特征。笔者以电影符号学为视角,从象征符号出发,分析《欧罗巴快车》中银幕合成技术的表意结构。
所谓象征符号,指的是人们依赖文化习俗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泛文本的整体语义场如,红玫瑰代表爱情,戴在无名指的戒指象征着已婚等。象征符号结合具体的电影语境,使导演意图表达的目的含蓄性地实现,从而使观众与影片达成默契,产生审美上的认同。
《欧罗巴快车》作为导演拉斯·冯·提尔的“欧洲三部曲”终结篇,毫无疑问是要与前两部构成紧密联系的,首先内容上都界定了欧中重大公众议题:犯罪、瘟疫、二战后的欧洲重建,而形式上的统一则是催眠。三部曲都对催眠具有浓墨重彩的表述,而前两部的催眠只是影片的重要元素,而在《欧罗巴快车》中,催眠则是整部影片的象征符号,导演将整部影片象征为一场梦境,而催眠则是通往梦境的列车。
二、梦境的转场
梦境中的人物的时空转换往往跳跃,但是感受确是持续的,人物没有任何情绪或情境的中断,从一个时空到另一个时空并非跳跃而是延伸,常规的时空剪辑手法,必然会造成情绪的中断,在好莱坞经典剪辑手法中,前后两场戏若在时空上产生较大变化,必须用剪辑表述清楚,否则会造成观众的迷惑感。然而如果遵从梦境感受,这种迷惑感恰恰是导演需要的。银幕合成则很好的帮助了导演实现了梦境的迷惑。
在凯斯勒亲眼目睹了“狼人”儿童持枪杀害他们自己的德国同胞后,惊骇不已,导演没有给观众过多的思考时间,而是在镜头对准凯斯勒后立刻转场至凯瑟琳娜家中,凯斯勒从列车车厢直接转场到一个礼拜后的凯瑟琳娜家中。
转场策略是前景人物,通过银幕合成,变换后景投影内容,制造无明显剪辑点的时空转换,正如梦境场景的剪辑策略,人总是会不知不觉得从一个场景转换到下一个场景中。
三、似真似幻的间离
按照好莱坞的观点,技术永远不能凌驾于故事之上,观众首先沉迷于故事,技术只是令观众沉迷其中的手段,如果技术是能够感知的,观众便会抽身到故事之外,这也就形成了一種无意识的间离效果,问离效果会令观众无法百分百的欣赏故事,但是梦境原则中,做梦者也并非完全相信梦境中的真实性,似真似幻的影片风格才是梦境的真实体验,因此,间离效果成为导演创作这种风格的重要手段。
拉斯·冯·提尔曾经自言“麦克斯·冯·西多夫具有催眠作用的旁白与这部影片序曲之间的联系,和《破浪》中的章节标题是一回事,它们再现了一种假定的,或者说是上帝的视点”。马克斯·冯·叙多的嗓音压抑、低沉、富有不容置疑的威严,构成了天然的父式催眠形态,催眠,既是影片试图呈现的故事氛围,同时也是故事的结构形式,全片共有十处催眠式的画外音,而真正出现催眠口令的则有六处,这六处将影片结构为六个组成单元,这类文学形式的章节体叙事结构令观众对于影片具有审慎的态度。在“催眠”作用下,观众也无法理解,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幻,而这正是整部影片的巨大象征符号。
随着好莱坞cG电影技术的发展,银幕合成技术也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绿幕抠像技术,银幕合成代表着古典好莱坞时期的特效最高技术手段之一,《欧罗巴快车》也代表着拉斯·冯·提尔技术至上时期所拍摄影片的最高成就,它们行将遗忘,却值得铭记。利用符号学对电影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可以更透彻地理解影片的表意系统,也可以发现隐藏在影像背后的导演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