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郎道风流思想小考

2018-09-29 05:44李函霖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

李函霖

摘要:风流思想作为韩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在韩国的文化体系中占有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源于上古,早期借助于风流道这一载体不断发展,但并未完全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构建。韩三国时期,儒释道三种外来文化传入新罗,原生的风流思想从儒释道三教中汲取养分,改造自身,形成风流道。日后在国家层面上将这一理论实践创制花郎道这一制度,这一过程对当时新罗的意识形态,组织形式,以及对韩半岛日后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花郎道;三教融合;风流精神

韩国传统的风流思想蕴含着人类早期对自然,对社会关系的两方面的探索。人与自然的层面上主张对自然的尊重,爱护,主张天人合一;人与社会的层面上则主张和合精神。这时风流思想虽然只是一种自发的未经过哲学化处理的价值观念,但其是日后构成花郎道的核心因素。

国有玄妙之道,日风流,设教之源,备详仙史,实乃包含三教,接化群生,且如入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鲁司扣之旨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之宗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竺乾太子之化也。

由節选自思想家崔致远《鸾郎碑序》的引文可见,玄妙之道是一种吸收了儒家忠孝思想,道家无为精神,佛教行善思想的,新罗所特有的思想。其实质是韩民族借助儒释道三者对自身文化的改造,因此不能简单的将风流道归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

“三十七年,春,始奉源花,……其后,更取美貌男子,桩饰之,名花郎以奉之。”

《三国史记》记叙新罗真兴王于三十七年创立花郎道制度的客观事实。这一制度是风流思想的一种感性的“显现”。通俗地讲花郎道侧重的是实践,是在风流道作为指引的一种方法论。这一制度以人的内在及外在的美为选拔要求,这就体现在:

“徒聚云集或相磨以道义,或相悦以歌乐,游娱山水,无远不至。”

韩国境内现存的蔚州川前里,高灵良田洞等遗址,可以一窥当时的纵情山水,放飞自我的花郎精神。花郎徒纵情山水中不忘作诗,饮酒,奏乐,使得身心得以愉悦,精神得以超脱。在物我关系中颇有“庄周梦蝶”的韵味,在自然中拓充自己,其自我价值,自我认同开始觉醒。

然而花郎道作为官方直接管理的机构,是以一种准军事性质的团体来践行风流,且日后这种军事性质逐渐加强。花郎道创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即是巩固统治,促进三国统一。这种通过统治阶级所创建的制度当然也就为其日后被裁撤留下了伏笔。

圆光法师曾在中国学习十一年的,深受大乘佛教,儒学,道家思想的熏陶,归国后,其将儒释道三者思想精髓同新罗传统的风流精神所结合,在局势动荡,战争不断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世俗五戒:

“一日事君以忠,二日事亲以孝,三日交友以信,四日临战无退,五日杀生有择。”

世俗五戒正式的提出是花郎道政治化重要的标志,也是由上而下的一场意识形态推广的开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不仅作为花郎内部的道德约束,也成为当时新罗一般群众要遵守的理道德准则。

壬申年六月十六日,二人并誓记,天前誓。今自三年以后,忠道执持,过失无誓。若此事失,天大罪得誓。若国不安大乱世,可容行誓之,又别先辛未年,七月廿二日大誓,诗尚书礼传伦得誓三年。

壬申誓记石中两位青年誓约忠道的史实可以一窥花郎道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自此,传统的风流思想注入了外来的儒释道思想所确立的花郎道成为新罗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基础并达到富国强兵的工具。

公元660年新罗攻陷百济都城泗批。公元668年,攻陷高句丽都城平壤短短几十年,新罗一统韩半岛。三国时期作为由古朝鲜时代向统一时代的的过渡阶段,对韩国的历史发展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弱小的新罗完成统一三国这一历史大业,与可花郎道的推行密切相关。

统一后的新罗,作为准军事性质的花郎团体日渐式微。且原有的修身养性的活动性质也在发生变化。

“花郎原指新罗贵族青年邦”,现已变成巫堂,娼优的同义词,实不该如此。”

至神武王元年(公元681年)花郎制度在官方层面上遭到废止。日后人才选拔制度的确立,儒学在韩国的思想领域地位的上升,花郎道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虽然花郎道早已卷入历史的尘埃,然而其所提倡的人的自我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精神内核作为韩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韩民族文化。近代跆拳道即是受花郎格斗技法以及武艺精神的影响而诞生的。韩语中等词汇的出现也体现花郎道的美学观念。

花郎道风流思想的诞生其根源是文化的多元性的滥觞引发思想理论的革新。其通过对儒家思想,道教准则,大乘佛教进行研究并将其与本国自身的特有文化进行结合,是一场思想领域的大变革大发展。一方面通过纵情山水等手段陶醉自我进行人的自我觉醒丰富了韩国文化内容。另一方面作为集体的组织形式的花郎道提倡忠,孝,勇;积极入世,成为三国统一强有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