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亮龙
【摘要】新时代,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和磁吸效应正在持续增强。对台传播理应顺势而为,坚定信心,通过媒体传播,大力增强台湾青年“一中”认同,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重点分析增强台湾青年受众“一中”认同的可行性,总结对台传播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提出借助新媒体手段增强对台湾青年受众影响力的新思考。
【关键词】对台传播 台湾青年 “一中”认同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一系列惠台举措的陆续出台,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和磁吸效应正在不断增强,更多的台湾青年愿意到大陆发展。与此同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台海形势复杂严峻,台湾民进党当局在岛内大力推行“去中国化”教育,台独势力成为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一个中国”的认同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内容。为增强台湾青年“一中”认同,近年来对台传播在改善传播内容、增强对台湾青年受众吸引力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同时,在媒体生态变革中,如何借助新媒体手段进一步提升对台传播对台湾青年受众的影响力,也是从业者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台湾青年受众“一中”认同情况分析
虽然随着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台湾台独势力有所抬头,但随着大陆主导两岸关系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增强台湾青年“一中”认同也面临新的机遇。
(一)台湾青年并非“天然独”,其“一中”认同可以增强
回顾岛内2014年和2016年两次选战,普遍认为民进党打败国民党的关键是民进党成功掌握了年轻人的选票。但据台湾“美丽岛电子报”2017年4月发布的“蔡英文执政一周年”民调数据,原先最挺蔡英文的20 ~ 29岁的年轻人群,如今反而成为各年龄层中“最不满蔡英文”的人群,对蔡当局表现“不满意”的年轻人高达63.3%,比2016年蔡英文执政后首次民调多53.1个百分点,高居各年龄层之首。民进党上台执政仅一年,台湾年轻人就开始“倒戈”,其中缘由值得探究。
台湾20 ~ 29岁的年轻人是在岛内民粹盛行、社会撕裂和蓝绿对抗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长期深受这些问题困扰,这些年轻人对政治议题炒作的反感比旧世代更强,普遍宣扬“超越蓝绿”。在政治上,他们求新求变,渴望变革;在选举中,他们喜欢“换人做做看”。民进党在野时抓住了吸引青年群体参政的机会,并善于利用新媒体与青年交流。种种手段下,以草根阶层代言人自居的民进党候选人获得了更多台湾年轻人的支持。
但相比政治议题,台湾年轻人更关切自身问题,比如劳动权益、薪资、物价、食品安全等。而这些问题民进党当局执政两年来处理得非常糟糕,不仅拿不出实际举措改变台湾年轻人的低薪困境,反而接连出台“法案”,强行砍掉7天“法定”假日,并鼓励高中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民进党的表现越来越让台湾年轻人失望,“倒戈”也就顺理成章。
今年6月,在“第十届海峡论坛·第六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上,来自台北的清华大学社科院女博士陈翊瑄就表示,台湾青年并非是“天然独”,而是政治操弄的“人造独”。她表示,在李登辉及陈水扁执政时期,为达政治目的,在课纲上推行所谓的“多元价值”“去中国化”,使台湾学子无法养成全面、正确的历史观。可见,台湾青年受众不是“天然独”,其“一中”认同存在加强的空间。
(二)增强台湾青年受众“一中”认同面临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①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实行“31条惠台措施”。2018年3月15日,福建省发布针对台湾同胞的21条具体服务措施,从大政方针到政策措施再到具体落实,让台湾同胞深刻感受到大陆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真心实意。“31条惠台措施”出台后,台湾《远见》杂志的民调显示,18岁到29岁的台湾年轻人中,有近六成的人愿意来大陆发展,六成以上认为“31项惠台措施”有助于稳定两岸关系。新时代,大陆发展对台湾青年的磁吸效应正在不断增强,对台传播理应抓住机遇,将台湾青年对大陆的好感有效转化为对一个中国的高度认同。
二、对台传播对台湾青年受众的吸引力亟待增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前几年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岛内收听对台广播的群体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最低”。②可见,在岛内媒体生态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对台传播对台湾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的吸引力亟待增强。
(一)首先要解决台湾青年受众“接收到”的问题
目前,大陆的电视节目无法在台湾落地,对台广播节目是通过中波、短波向台湾地区定向发射,收听质量参差不齐;平面媒体只有《台声》杂志是唯一能够在两岸同步印刷发行的时政类新闻期刊。以广播媒体为例,尽管一些对台广播机构通过与岛内电台合作实现了部分节目在岛内的调频播出,但是仍存在很大局限性,其影响力有限,岛内青年群体更趋于通过移动新媒体了解外面的世界。
互联网和新媒体是目前对台传播最直接、快捷的渠道,但大陆新媒体对台湾传播并不十分有效。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两岸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类型不同。虽然相关管理部门也鼓励对台传播机构利用脸书(Faecbook)、推特(Twitter)做对台传播,但因为缺少政策保障,实施起来动力不足。
(二)要解決台湾青年受众“接收好”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对台传播注重“以事说理”“以情动人”“换位思考”,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对台传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自说自话”“政治说教味浓”“内容单调”等情况。特别是部分对台传播内容在涉及两岸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陷于概念、流于程式、止于口号,很难打动人,难以产生积极效果。
三、运用新媒体手段增强台湾青年“一中”认同的思考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早已成为业界共识,未来如何借助新媒体手段解决对台传播“接收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对台传播的竞争力和传播力,特别是提升对台湾青年受众的影响力,是从业者首先要思考的课题。
(一)新媒体对台传播需要摆脱依附传统媒体的旧思维
当前,不少对台传播媒体都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微信账号,有的还注册脸书、推特账号,或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客户端,但“僵尸粉丝”居多,账号内容大多缺少吸引力,这和对台传播新媒体运营依然没有摆脱依附传统媒体的现状不无关系。
当前对台传播新媒体运营人员大多是从传统媒体转行而来,或干脆由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兼职运营,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难免滞后于新媒体发展需要。做新媒体不能把传统媒体直接平移到新媒体,也不能用传统的思维和方法来经营新媒体,“一定要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比如设计师、工程师等,才能提供新生代喜欢的传媒产品”。如何通过提高活跃度、加强传播力、提升覆盖率来提高媒体账号的影响力,值得做专门深入的统计、分析与研究。
(二)新媒体对台传播对象要清晰界定
对台传播的对象是谁?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明确,要争取台湾青年的“一中”认同,当然是向台湾青年传播。但在实际执行中,特别是在新媒体对台传播过程中,有两种现象普遍存在。
一是传播内容与目标受众的认知有距离。台湾《远见》杂志的调查显示,18~29岁的台湾青年有近六成的人有意愿到大陆发展,但真正付诸行动的还不到一成。原因之一就是像“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这样在大陆看来很荒诞的说法却在台湾舆论中一直有市场。对台传播要切实找到台湾受众特别是台湾青年受众“一中”认同中的痛点,传播理性、实用、贴近目标受众的信息,营造理性看待两岸问题的舆论环境。
二是对台传播从业者对岛内传播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情况缺少深入了解,甚至有的对台传播从业者工作三五年,还没认识几位台湾青年朋友。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传播,对象感不强。这其中有两岸之间缺少媒体交流的原因,而主观原因也不能排除。
(三)对台传播效果评价机制需要及时更新
要增强对台传播效果,就要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做牵引。目前,对台传播的效果很难评估,甚至没有人评估。由于现实原因,大陆对台传播机构现在还不可能完成台湾听众收听率调查,因而缺少改进传播模式的重要依据和方向。跟网友的互动也因为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从业者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认真与台湾青年网友互动。
对台传播效果的优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进行需要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四、通过优化传播内容增强台湾青年“一中”认同的探索
为了解决让台湾青年受众“接收好”的问题,对台传播在优化传播内容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谁来传播:台湾青年受众信任的“权威人士”
对台传播要发出权威声音。谁是权威?日常生活中,权威可能代表着对权力和威势的服从,但服从不等于认同,能让人信服的力量和声音才是真正的权威。由于受台湾岛内社会舆论长期误导,我们通常认为的“权威声音”,在台湾青年受众看来可能就是“别有用心”,讲述方法生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台湾青年受众更愿意相信身边人和同龄人,相信朋友圈里讲述的亲身经历故事。所以,对台传播选择什么样的“权威人士”发声至关重要。
2016年7月29日,央广播出了对台广播访谈节目《当“你们”变成“我们”——访内蒙古大板四中台湾籍支教青年张立齐和学校师生》,其中的重点采访对象是在大陆偏远地区支教的台湾青年张立齐。张立齐是第一位参与大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台湾青年,接受采访时他已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四中支教一年期满,完成了名符其实的深度“体验式交流”。对于台湾青年受众了解“体验式交流”而言,张立齐的声音就是最受信任的权威声音。
以前台湾每年的光复节,学校都要放假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但是现在的台湾青少年对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反应冷淡,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光复节是哪天,甚至还有人在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由此也带来了国家认同的现实困惑。201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70周年纪念日,央广对台广播推出特别节目《往事不能如烟》。节目邀请4位台湾青年在节目中分别讲述自己或家庭中发生的跟台湾光复有关的故事,引起同龄台湾青年对台湾光复史的共鸣和思考,从而正确认知两岸命运与共的历史联结,切实增强“一中”认同。
(二)传播什么:讲故事、说经历、谈感受
对台传播工作的重要目标是争取台湾民心。怎么争取民心?不是靠告诉受众要怎么做,而应是帮受众该怎么做,启发受众沿着传播设定的逻辑自主思考,观点和立场不能强加于人。特别是对处于叛逆期的台湾青年受众而言,一个故事胜过十条道理。如何让受众的身边人、同龄人讲出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说出引人思考的切身感受,是新形势下需要对台传播从业者不断探索的方向。
比如,访谈节目《当“你们”变成“我们”——访内蒙古大板四中台湾籍支教青年张立齐和学校师生》中,台湾支教青年张立齐用一个故事讲述了他在大陆支教一年后,对两岸问题的看法由“特殊、新鲜”向“正常、自然”的转变。
张立齐:(在内蒙古)我第一次看到雪也很兴奋,心血来潮就把《沁园春·雪》里面的几句话用木杆写在地上。
记者:写在雪地上面?
张立齐:写在雪地上。小朋友看到我之后說,“老师,哇,你还会写词哎”。我就问他说,你知道这首词吗?他说不知道。我问了好几个小朋友都不知道,没有意识到这是毛泽东的词。这时候我才发现,哦,原来(知道)《沁园春·雪》不是大陆人天生自带的。就是说,任何的意识形态,都是后天建构的。在本质上,台湾人跟大陆人是没什么差别的,甚至还可以有个台湾的人教大陆的小朋友(学习)《沁园春·雪》。哎,他们长大之后就会说,我以前的《沁园春·雪》是一个台湾老师教的。(笑声)
台湾支教青年在雪地上写《沁园春·雪》引发大陆学生关注,触发故事主人公个人思考的故事,一方面体现了经典的魅力也影响到了台湾青年;另一方面,说明了人的世界观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台湾青年也不是“天然独”,他们思想认识上的缺失是受台湾当局的误导造成的。
在央广专题节目《往事不能如烟》中,4位台湾青年讲述的内容既有广泛代表性,又具有个性化特色。比如:第一位台湾青年讲日本占领时期被迫改日本名的奶奶听说台湾光复时的欢喜雀跃;第二位光复纪念日出生的“光复宝宝”,很惊讶身边朋友都不知道有台湾光复节;第三位来自台中的客家青年讲自己的爷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抗粮不交的壮举;第四位台湾青年讲受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台湾光复纪念活动的深切体会。节目从岛内社会现实出发,用生动的故事、经历和切身感受探讨厚重的历史话题,针对性强,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怎么传播:造氛围、重节奏、有分寸
1.营造氛围。轻松自然的氛围有助于台湾青年受众消除心理隔阂和抵触情绪,易于接受信息。访谈节目《当“你们”变成“我们”——访内蒙古大板四中台湾籍支教青年张立齐和学校师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初一学生康宏敏:张老师并不是只给我们上课,他还给我们普及一些课外的知识,所以我们都很喜欢他。
记者:比如说(是)什么知识呢?
康宏敏:比如说,在课堂上讲澳大利亚的时候,因为它四周都是海洋,所以里面的一些物种比较古老,老师给我们讲了好多。
张立齐:对。我会说澳大利亚一些又笨又愚蠢的动物为什么能活下来呢?
康宏敏:因为它们没有天敌。(笑声)
节目中,通过台湾青年老师对澳大利亚物种的生动讲解,师生一唱一和,彼此会意后默契而笑,营造了台湾青年和大陆学生融洽相处的氛围。用特色音响营造氛围也可以充分发挥声音的独特魅力,这是文字手段很难实现的,其中传递出的信息和能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控制节奏。在新闻报道中,节奏是指时间秩序与意义层次所引起的在新闻的外部表现与受众的感觉上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营造节奏感,可以让受众在张弛之间有舒缓的心情,易于接受并理解节目内容,增强可听性。台湾籍支教青年张立齐和初一学生康宏敏在舒缓和谐的氛围中娓娓道来,用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述两岸同胞在朝夕相处中发生的心理变化。节目恰当处理了故事和故事之间的过渡,笑声与笑声之间的节奏控制带给受众恰到好处的刺激,节目张弛有度。
3.把握分寸。对台传播要讲好故事,但目的是以事说理,归根结底还是要启发受众思考,增强“一中”认同。“事”和“理”之间的比例如何分配,就要结合台湾青年受众特点,把握好分寸。专题节目《台湾青年说光复》中,为了展现故事背后的时代背景,分析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每个故事后面都邀请台海问题专家分析点评。故事3分钟,点评1分钟左右,画龙点睛,直击故事本质。4个部分之间用小标题穿插,整体节奏清新明快。这种节目形式不一定对所有题材和所有受众都适用,但要对特定受眾达到特殊传播目的,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比如:台湾青年学生罗鼎钧在讲述了日本占领时期奶奶被迫改日本名的故事后,台海问题专家吴江做出了这样的点评:“在日本殖民统治后期,积极推动‘皇民化运动,强迫台湾人放弃中国的姓氏,改日本姓,禁止学习汉语,强迫中国人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向日本看齐。日本的‘皇民化运动是建立在一系列严刑酷法之上的,但即便这样,也只有2%的台湾民众最后成为日本的‘皇民化家庭。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被迫的,对他们来讲这也是一段痛苦的历史。从这个角度理解,台湾光复是与每个在台湾的中国人息息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是台湾这片土地回归祖国的日子,同时也是每个在台湾的中国人找回自己国族身份的日子。”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十九大代表卢丽安表示“爱台湾,也可以爱祖国大陆”,其本人也迅速成为海峡两岸广受关注的热点人物。几天后,两位在北京大学读博士的台湾青年学生先后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时间,“卢丽安效应”成为台湾舆论热议的话题,台湾青年开始反思以往对大陆的刻板印象,愿意亲身到大陆了解体验。对台传播应加大探索力度,坚定信心,调整策略,多管齐下,大力增强台湾青年“一中”认同,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②王宗磊:《试论对台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东南传播》,2010年第9期。
③《2014台湾行动网络社群发展趋势》,“财团法人台湾网路资讯中心”网站报告,http://www.seminar2014.twnic.tw/down4.pdf,访问日期:2017年5月8日。
④《台湾联合报系社长:做新媒体就要“内容+服务”》,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tw/2014/12-12/6871574.shtml,访问日期:2017年5月10日。
⑤黄有:《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节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8期。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军事宣传中心)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