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花
【摘 要】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患者行对比实验。予以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肾康注射液。对比其结果。结果:实验组Cr、UA、EPO、IL-17和IL-23等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P<0.05)。结论:于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中应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优化其肾功能、改善肾性贫血状态、降低机体肾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含量。
【關键词】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者不仅可因肾脏排泄功能受损、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引发机体酸碱失衡,还可由此造成肾性营养不良或神经贫血[1-2]。本文将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就联合肾康注射液与血液透析在其中的临床价值展开简要实验对比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患者行对比实验。实验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4.87±3.39)岁。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3.87±4.01)岁。二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
1.2 临床检测方案 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每次时长4小时,每周3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肾康注射液,取40ml肾康注射液注入50ml生理盐水,行静脉滴注。
1.3 指标观察 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经血清分离后对比二者Cr、UA、EPO、IL-17和IL-23等各参数指标。其中,Cr、UA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EPO、IL-17和IL-23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予以测定。
1.4 统计途径 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表示临床各项参数并以t进行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统计价值。
2 实验结果
实验组Cr、UA、EPO、IL-17和IL-23等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P<0.05)。详情见表1。
3 实验小结
在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治疗中,临床多采取血液透析方式,其不仅可有效维持患者机体内酸碱平衡、纠正水电失衡,还可缓解机体内毒副代谢产物蓄积。然基于血液透析自身局限性,其无法显著作用于肾间质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且不能完全代谢机体自身肾脏代谢活动,因此,改善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者肾功能尤为重要。传统中医多将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归为“关格”、“肾劳”等范围,其主要基于患者正气受损所致,因此,应以化疲枝池、补肾益气为主要治疗方案。本次实验作用肾康注射液主要以红花、大黄、黄芪、丹参等多类中药组成,其中红花可有效祛瘀止痛,大黄则可清泻湿热、活血化瘀,黄芪则重在固表升阳、补脾益气,丹参则能凉血消痈。整方共奏益气活血、降逆泄浊之效。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其Cr、UA、EPO、IL-17和IL-23等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1 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患者住院后,护士需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并向患者详细讲解住院的注意事项,在护理工作开展之前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便在护理工作开展时患者能更好的遵照医嘱。(2)心理疏导:慢性肾衰竭疾病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特征,再加上治疗成本较高,因此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此护士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取得患者信任,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期间,增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患者交流时保持诚恳的态度,消除其防备的心理,缓解其精神思想负担,除此之外要耐性倾听患者的心声,帮助患者消除存在不良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3)健康运动护理:由于疾病的影响,部分患者的正常活动会受到限制,因此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并予以正确的处理,叮嘱患者的恢复时期切勿操劳过度,不宜随意进食,应以低脂低盐、优质蛋白为宜,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着凉[3]。
综合以上可得,于肾功能衰竭并发全身感染中应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优化其肾功能、改善肾性贫血状态、降低机体肾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含量。
参考文献
郭荣珍.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2):126-127.
张燕,张扣荣,陈凤玲.血液透析治疗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6):79-81.
潘利琴.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