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艳
【摘 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本院感染科行深静脉置管治疗的104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血液净化治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导管感染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40.38%(P<0.05)。23例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培养检出溶血性链球菌7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革兰阴性菌4例、绿脓杆菌1例。结论:对于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应积极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并要求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预防措施;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8--01
血液透析作为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可将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素进行有效清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酸碱平衡紊乱等,成为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有效方法。然而在透析期间,血管通路的建立与良好维持是保证透析顺利开展与充分的必要前提条件[1]。近年来,随着深静脉置管技术的不断发展,此种方法已经成为血液透析中最为常用的血管通路,但是长期置管所致的感染风险已成为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对血液透析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原因观察且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间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行深静脉置管治疗的104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2例。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7~79(50.17±7.28)岁;病程3~24(10.61±3.27)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34~79(49.36±7.14)岁;病程2~25(9.25±3.03)个月。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双腔导管进行深静脉置管,通过Seldinger技术对患者进行穿刺,并常规留置深静脉导管。在进行血液净化前,均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并定期更换敷料。血液净化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并使用肝素常规封管。
1.3 护理方法 ①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在进行经皮心静脉穿刺术时,建议不在病房中操作。每次接触导管前,护理人员均应佩戴无菌手套,并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应给予卫生护理,以保证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干燥[2]。②建立导管隧道,以避免导管中菌落生长,从而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③定期对导管周围皮肤与导管接头进行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需使用特殊敷料覆盖,以避免发生污染。④尽量避免在静脉导管处直接采血,以造成导管堵塞,从而引发导管相关性感染。⑤对于需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应给予重点护理,对其静脉导管进行妥善管理,并严禁输入受到细菌污染的药物。⑥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导管,并对其血液进行细菌学培养,确认为阳性后拔除导管,并遵照医嘱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及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引起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及感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导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本组发生的23例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培养检出致病菌分別为溶血性链球菌7例(30.43%)、表皮葡萄球菌6例(26.09%)、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21.74%)、革兰阴性菌4例(17.39%)、绿脓杆菌1例(4.3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血液净化治疗是尿毒症患者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治疗手段。血液净化技术无菌观念严格,潜在的感染机会多,导管脱出的风险大,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高[3]。因此,临床应重视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导管出口感染,常见导管出口处皮肤发生炎性反应,如红肿热痛,部分患者出现化脓性感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二是血流感染,患者在未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的情况下,血培养检出病原微生物,出现高热、寒颤等典型症状和体征;部分患者血培养结果虽然为阴性,但在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情况,拔出导管高热、寒战症状立即缓解[4]。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血液净化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对血流感染者应拔出导管,选择其他部位重新置入,以保证血液净化治疗的延续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导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加强血液净化治疗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干预,能尽量延长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穿刺置管带给患者的痛苦,并节约患者的治疗费用。此前大量报道中,深静脉导管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本组发生的23例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培养检出溶血性链球菌30.43%、表皮葡萄球菌26.09%、金黄色葡萄球菌21.74%,还检出了革兰阴性菌和绿脓杆菌。可能和临床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细菌谱发生改变有关,表明引起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细菌类型增多,提醒临床更应加强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以预防和降低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付文成.血管通路的评价、选择及并发症防治[J].临床内科杂志,2015,2(1):74-76.
徐榆平.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管退出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8):145-146.
李杰.预防血液透析病人深静脉置管感染的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5,2(5):36-38.
张凌.477例患者血液透析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6,4(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