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松
摘 要 结合高中现状,科学调整教学内容;要绕高中实际,科学选用教学方法;要立足高中特点,科学构建评价模式。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此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实现培养目标。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语文;目标;策略
中图分类号:N945.11,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90-01
教学中只有把握了高中语文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能力发展的要求,从而实现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目标。
一、科学调整教学内、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工具化”,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为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服务;“专业化”,结合专业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迁移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意识地加强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有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学选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一)一是模拟教学,即以人为创造某种与社会交往仿真的情境作为实践教学场所或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训基地或人造情境的模拟实践中,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借助某个具体情境或特殊问题的描述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学生通过对特殊情境或问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发现或抓住问题,并结合个人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手段,从而诱发其创造潜能,并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学生通过一个个相对完整独立的项目实施过程,学习和掌握每一环节的基本知识,并逐步培养出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通过对某个社会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角色扮演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强化相关专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写作教学过程中,把写作当做专题来研究,学生完成一篇文章,不能是短暂的肤浅的感情表达,也不能是随意胡诌来完成任务,而需要切切实实地依照步骤,扎扎实实一步步逼近目标。这样阅读写作训练,而学生传达一种务实的精神,潜移默化地说明做任何一件事情,开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充足的理由和根据,在实现目标之前,都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做下去。这样阅读与写作过程,起到既教书又育人的作用。
(四)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评价的根本目的要放在促进发展上,看学生每天提高多少,而不是掌握了多少。在评价信息上要强调多元化,不能仅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要从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使评价更为全面、真实。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综合化,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拓展情况。
三、教学导向的专业性、教学目标的实用性
(一)语文对学生的影响是多元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也是多样的,而这种多元性在中等职业学校有很强的专业特征,这种专业性的要求就是要把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专业能力,要把语文教学和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因此要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语文教学目标,指导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高中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我们可以开展辩论赛或是模拟就业面试等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在生活模拟中获取知识,加深认识,培养能力。
(二)高中语文虽是一门文化基础学科,但在教学中要与学生生活,走向社会结合起来,体现高中语文的实用性。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高中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
四、结語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训练,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根据高中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朗读比赛课、演讲课、讨论课,锻炼学生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璐璐.高中语文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论坛.
[2]齐桂芳.语文教学对提升高中旅游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与教学对策[J].中国职业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