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

2018-09-29 08:38王楠
魅力中国 2018年27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媒体时代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盛行,高职学生接受思想熏陶的方式呈现多样化。但是网络中的诸多内容并不利于学生良好思想的构建,甚至会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误导。只有做好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才能够为学生思想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立重要性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因特网应运而生并且很快的让我们所接受并且投入运用中。在经济和网络双重发展状态下,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替代了我们以前的报纸,信件等文化信息的传递,以QQ、微信、微博、Ms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网络的飞速传播,使得我们有更多的平台发表我们的言论,发表自己的建议和观点,时时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网络舆情在新媒体产生的条件下更是受到高职学生的广泛参与。高职学生相比一些普通高校大学生来说,自身的文化功底比较薄弱,网络自律能力较低,一些负面情绪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使得一些学生盲目跟风,不能理性对待网络舆情的产生。据调查统计,有67.82%的高职学生每天上网1至5个小时,5.13%的学生很少上网;在网上浏览信息种类中,72.28%的高职学生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27.5%的学生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在上网发表评论中,51%的高职学生偶尔发表言论,3.02%的人经常发表言论,45%的人从不发表言论;在处理身边突发问题时是否会冲动中,有55.2%的高职学生会冲动,44.8%的人不会冲动;而在面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时候是否会理性发言中,51.2%的学生会理性发言,48.8%的人不会理性发言。所以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并不能正确的传播,需要我们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发表言论,传播正能量。

二、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网络舆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缺乏舆情有效监管

目前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出台,互联网的监管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应对网络舆情采取的处理方法在于一味的“拖、堵、删”,而不是想办法疏导。加上投入相对不足,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应急和引导的一系列机制,难以适应网络舆情管理的需要。这就使得网络舆情满天飞,没有监管的舆情让一些低俗文化飞速流传,有些自制力不够的高职学生更是以讹传讹,破坏学校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二)法律法规有所欠缺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校园规定并没有在学生中得到真正的普及,学生对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一些高校对学生在校的网络舆情没有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还有一些高校在网络维护、信息发布、舆情筛选以及问责制度等方面仍有欠缺,使得信息在发布与传播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约束与监管,所以出现部分学生违反相关的制度规定,匿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不良信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所以政府应该明确制定高职学生网络舆情的法律法规,让更多的学生传播正能量。

(三)理论建设相对滞后

一直以来,高职学校的网络教育就属于边缘化学科,大多数高职学校比较侧重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传授学生自己所选专业的技术,轻视了理论文化教育,网络舆论更加侧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重视一个人的道德培养,因为网络舆论更加侧重一个人自身的自律自省的意识,不可盲目跟风,要理性的思考,所以一些高职学校忽视了网络伦理道德培养,这就导致网络道德规范缺失。一些学生在参与社会热点讨论时,公然提出有悖伦理道德的主张。在一些学校贴吧上公开披露他人隐私,把现实生活中与他们的矛盾扩大到网络上,进行人身攻击,对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发表不满言论的同时,谩骂、攻击、讽刺他人,全然无视行为道德规范。

(四)专业管理较为稀少

由于新媒体时代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发展时间比较短暂,社会上参加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人才比较少。在高职学校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也是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没有取得明显成效的重要原因,初步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主要交给了学校网络中心,网络中心的管理人员具备技术上的能力,但是并不具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专业能力。这就使得我们的老师在学生教育教学中并不能更好的侧重引导学生对网络舆情问题的解决,很多老师对待网络舆情只是围追堵截,删除不良舆论,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堵不如疏,在发生这种情况下,老师更加应该引导学生,使得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所以在现实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舆情出现时应该如何做,我们缺乏引导性人才。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

(一)完善舆情监管体系

为了使得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网络舆情能够健康积极的传播,我们要努力建立完善的舆情监管体系。我们要优化收集信息手段,构建信息发现层,网络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仅仅依靠人工收集很难办到全方位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紧研究信息检索技术,优化技术手段,实现人工和智能配合,构建一个全面的信息发现监测层,及时引导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由被动堵转化为主动梳理引导,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建立研判依据,构建高职学生网络舆情防护层,学校应该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技术,借助“大数据”平台对一些可能引起学生关注的的舆情提前进行分析,并且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优化了网络舆情环境,更加提高了高职学生自身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網络法规教育

高职学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全方面、系统、长期的网络法规教育,让他们能够养成网络环境中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准则,明确网络权利的行使应该以网络义务的履行为前提,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造成的危害,甚至对社会造成伤害,做到自我约束和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行为。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建立既管又放、管放结合的管理思路要将“既管又放”与“管放结合”二者统一起来。具体到学校对各个专业计算机课程时,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应该提供学时来学习关于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学习。在学校的公共课程,例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教师可以对此知识做专题学习,强化学生网络舆情的正确意识,建立一种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网络是一个虚拟化的空间,约束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防范突发的网络舆情问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完善理论体系

我们不仅要建立舆情监测体系,更加要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我们要强化正面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舆情的意识。发挥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发展健全人格鼓励高职学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活动,主动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在切身体验中认清各种社会现象,明辨是非,增强高职学生自身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鼓励高职学生增强自觉自律意识,帮助高职学生成立自己的校园行为监督自律委员会,通过高职学生自发地监管,改变他们以往盲目和不文明的上网行为,倡导安全、文明、理性的上网行为,从而培育高职学生自身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

(四)强化专业人员管理

加强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网络舆情应对提供保障服务。在高职学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上,一方面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能胜任在网上做思想工作、宣传工作的专业人才。这批教育工作者可能既需要被动地对一些论坛主题进行有效的回复,同时应有计划地主动出击,引导积极主题,占据阵地。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焦点舆论,应能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思政研究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意识形态思想,提高网络舆情研判水平,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及时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将网络舆情研究与大学生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网络思想意识。

结语:

网络时代的发展既给学生的思想发展带来挑战,也给学生的思想发展带来机遇。新媒体时代更加需要教师做好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对其网络舆情予以监控,并通过合理方式进行疏导,才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健康发展,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新时代人才。

參考文献:

[1]仲昭慧,杨建.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9(02):43-46

[2]仲昭慧.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1):22-25

[3]崔永鹏,边志贤.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引导策略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3):82-85

[4]宁莹莹.“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31(07):61-62

[5]吴彩虹.高校网络舆情演变中的学生思想动态引导机制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3(04):100-103

作者简介:王楠(1984-),女,汉族,河南省济源市人,硕士学历,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新媒体时代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