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贤
摘 要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这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学生也将终生受益。
关键词 语文教学;习惯;预习;复习;阅读;积累;运用;书写
中图分类号:H09,A,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35-02
习惯的学习比任何方式的学习都重要,它关乎学生的一生,决定学生的命运。正如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拿破仑·希尔所说:“种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这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学生也将终生受益。
一、自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自古以来,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的巩固。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因此,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也是必要的。作为高中的教师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自学习惯。
每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做一下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而许多学生不知预习是怎么回事,作为教师就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首先,应让学生认真读一遍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及词语,并将查出的字词的含义等知识弄懂。如在上文言文单元时,让学生多动手,翻查字典,这样上课时教师讲解起来就轻松多了。其次,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中心及写法特点。再次,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以帮助把握文章主旨。如第一单元诗歌教学中,对于《沁园春·长沙》和《再别康桥》两课让学生做好这一点有助于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可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的、自觉的学习习惯。
此外,为了收到良好的预习效果,还可经常设置些课前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这样,在教学中就加快了学生的感知课文内容的进程,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同时,也教给了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高三语文复习中,尤其要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学以致用。我觉得抓住作业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两个主要环节,是对已学知识最好的复习。教学中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与评讲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同时还可开展课前热身、课堂练习、课后阶段复习,以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意义非常重大。美国的心理学家发现,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0%的天才女童在5岁之前就开始阅读了,所以早慧儿童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喜欢阅读。风靡全国的小说《花季·雨季》的作者郁秀也感慨:如果没有读书,就不会有她的作品。在全世界的很多调查发现,所有那些学习好的人或者智力发展快的人,很多都是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呢?我是这样教学生的:
(一)读书要专心致志
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书上,努力做到不开小差,全身心投入阅读中。
(二)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读书“学而不思则罔”。边读边想,才有效益。为了培养这一习惯,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读书要用心用脑。多思考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不好,能不能写得更好。在思考中吸取知识。
(三)养成边读书边动笔的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说读书动笔的重要。现在有不少學生学了一篇课文,书上干干净净,一个字也没有。“水过鸭背不留痕迹”的读书法不可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读书时,遇上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要随手做上记号,通过查字典等办法解决。碰到不懂的句子,可在旁边打个问号,或记下来,以便与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碰到好的词语或对自己有启发的文句,要圈圈点点,做好批注,或摘抄下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的习惯,等于在我们的心里装了一部发动机,对学生来说就是装了一部成长的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远离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有的专家提出,阅读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北大有一个教授甚至说,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阅读史。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广大学生的一生,必须下工夫培养他们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勤于积累运用的习惯
园林家“胸中有丘壑”才能设计出曲径洞天,画家“胸有成竹”才能泼墨运笔,一气呵成。我们说话、作文也要心中有数,才能滔滔不绝,或一挥而就。要心中有数,只能靠积累。
积累运用基础知识是阅读、作文的一大前提,必须高度重视。首先,要重视在课内善于搜集整理老师讲授的故事或各种课外书,练习题中的语文知识,包括成语运用、词语辨析、语法修辞、典型病句、标点用法、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文言词语及句式等。牢记于心,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句子仿写、句序排列、句意连贯、语言交际、阅读、写作中。
其次,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好词妙句如星如玉般散布于各处,做读书笔记好比是采星摘玉,沙里淘金积少成多,必然会大有收获。一篇文章可能影响我们一生的思想,一段佳句可能令我们妙笔生花,一首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一副对联、一个歇后语、一个谜语、一首诗、一副画、一段描写、一段名言……像一朵朵鲜花开在我们的语文乐园。语文课本、课外书刊、广告电视、别人口中等都可能成为我们做文摘的来源。
再次,要养成勤于动笔作文的习惯。常常听一些同学讲,自己有很多感受,可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我认为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动笔写一写,哪怕是一句话,当自己内心的感受得到抒发,就会渐渐发现用笔记录生活的美妙,自己的动笔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我把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作为提高语文素质的突破口,科学引导,加强训练。可写所见所闻所感,自然景物,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片段素描,生活小事,社会新闻,读书感悟,心灵独语等。这样,日记成了再现历史的录像机,成了学生陶冶情操的良师益友,是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的成果体现,长期坚持,学生就有强烈的表达冲动与欲望,慧眼捕捉灵感的火花,有“以我手写我心”的快感。
四、认真书写的习惯
“人靠衣裳马靠鞍”,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书写是语文的脸面,字如其人,好的卷面令人赏心悦目,差的卷面叫人惨不忍睹,将直接严重影响语文成绩。笔者也参加过几次高考作文评卷了,经验告诉我们:字写得好的作文不一定得高分,但高分作文必定是书写工整、规范、美观的。县级高中里,广西恭城中学的语文高考成绩领衔全区,和他们的学生都能写一手好字不无关系。
要做到卷面美观,平时就要积极练习书法。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抽十分钟来练字,先扎实地练好楷书。“字字入心”,不写错字,不写别字,不写繁体字(书法创作时除外),不忽视标点,不乱涂乱画,不潦草应付,首先做到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向“美观”这一档次进军。这两项基本达标之后,最后训练学生的写字速度。练行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我们岑溪中学2017年高考考上北大的刘东林同学(语文130分)就是从小学开始坚持每天练字的人,他说自己语文能拿高分最大的把握就是字写得比较漂亮,卷面美观。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好习惯不仅眼前高考受益,而且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谢斯琼.高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6).
[2]佟圣利.浅议高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J].读写算·教师版,2017,14(11).
[3]和佳会.浅谈高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