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勇
摘要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来说,运动训练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培养尽可能高的竞技能力,并且能够将其在比赛中充分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赛前竞技状态可以通过赛前相对短时间的训练形成,是一个运动员已具备竞技能力的暂时表现。赛前训练的根本在于消除长期大负荷训练所造成的机体和心理疲劳,通过减少训练量的方式来获得。
关键词排球赛前训练 理论分析
一、赛前训练减量的生理学基础概述
“疲劳一适应”模型(也被称作机能能力发展双因素模型)将赛前训练分为超负荷阶段、减量阶段和最佳适应阶段,在负荷刺激下人体的疲劳与适应两种反应在3个阶段中存在不同走势。在进入减量阶段之前,“超量训练”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大机体的疲劳程度,以期在随后的减量阶段获得更大的“超量恢复”效应。该超负荷阶段的持续时间为1周左右,负荷量一般是平时正常负荷的120%,即超过平时最大负荷的20%。减量阶段一般持续2周左右,随着训练负荷的减少,机体疲劳与适应水平均会出现下降,但疲劳曲线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均大于适应水平曲线的下降,在减量阶段结束时疲劳曲线与适应曲线出现交叉点,此时疲劳消除的速度超过了适应水平的下降,赛前训练进入“最佳适应阶段”。
训练的“痕迹效应”是训练停止后由系统训练引起的身体变化在超出一定时间后的延续效应。各种运动能力在中断训练后还会保持一段时间,该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能力种类的不同(例如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力量能力和速度能力等等)。在“疲劳一适应”模型中提到的人体“适应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由各种能力共同构成的综合运动能力,它只在理论和宏观上描述了疲劳与适应的关系,而还不能作为真正指导赛前训练的具体依据。因此在赛前减量训练中,还必须考虑不同能力的“痕迹效应”,其目标就是使那些对某一运动项目最具影响能力的训练“痕迹”保持到“最佳适应阶段”,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能力训练“痕迹”的长短,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手段使这些痕迹效应长短不一的能力在同一时间内都达到其最佳状态。
二、赛前训练的主要结构分析
赛前训练主要由比赛目标设定、赛前训练时间、赛前减量模式和赛前训练监控等内容构成。
(一)比赛目标设定
制定一个客观的比赛目标是确保赛前训练成功的重要前提。比赛的预定目标应该是运动员竭尽全力可以达到的成绩,制定该成绩的依据除了要考虑比赛重要性、竞争对手水平和运动员身体状态等常规因素外,还应该重点考虑赛前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作用。
(二)赛前训练持续时间
目前还没有一个有关赛前最佳训练时间的权威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一般在2-4周。有人对排球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了研究,赛前减量时间应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进行设定。从大量研究成果中可以得出以下有关赛前训练持续时间的主要结论: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赛前减量的时间越早,每周减量的幅度也越小;专业能力的构成特点是决定赛前减量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以速度和爆发力为主要特点的项目,赛前训练持续的时间一般短于以耐力为主要特点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个体恢复能力和适应消退速度是决定赛前训练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男、女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的差别。
(三)赛前训练减量主要模式
当赛前减量的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和四种方式。两种类型为渐进减量型和非渐进减量型,四种方式为台阶式减量、线性减量、由线快速减量和由线慢速减量。对不同减量方式的研究认为,非渐进性减量(阶梯式减量)主要应用于那些训练负荷大、疲劳程度高的运动项目,例如公路自行车项目。
三、赛前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意义与作用
通过对近年赛前训练研究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以下结论和规律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作用。
(一)尽管赛前训练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但该训练是一个与训练负荷和机体生理、心理水平密切相关的可以进行科学控制的过程。把握好减量与疲劳消除之间和减量与适应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是赛前训练的关键。
(二)科学的检测和诊断是赛前训练成功的保障,该测试主要包括运动能力测试、机能水平测试和心理状态测试3个方面。赛前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该状态是一个以训练负荷为杠杆的生理和心理的調控问题,可以应用各种科学的手段进行检测、分析和评定。
(三)赛前训练模式应该形成于平常的训练,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将赛前训练作为平日训练的一项内容进行演练和研究,建立运动员训练负荷与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实现对赛前竞技状态的预测和控制。
(四)赛前减量训练应尽可能保持训练的强度,为了避免体能消退的风险,赛前调整过程中必须保持训练的强度或强度高峰。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训练强度是维持有氧功率,调动无氧激素、维持速度和力量感觉的关键因素;其次,主要受中枢神经支配的速度和爆发力素质的训练“痕迹效应”很短暂,只能维持5天(±2)的时间,如果在赛前训练中大幅度减小训练强度,则不宜于速度和爆发力能力的保持。
四、结语
对于那些对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项目来说,训练频率的降低也许会加大“运动感觉”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