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大军
【编辑推荐理由】
纪伯伦说,一个伟大的灵魂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秦怡是个心宽的人,做人真实、自然。
舞台、银幕上倾倒众人的秦怡,生活中却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痛苦。秦怡一生非常坎坷,她长年陪伴多病的丈夫、智障的儿子、年长的姐姐,她自己也得过四场大病,做过7次手术。但她却说: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橘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
在上海電影节20周年庆典上,开幕红毯上星光熠熠,老中青三代演员悉数亮相,不过,全场最抢镜的还是96岁高龄的秦怡,她一袭粉色套装配上珍珠项链,雍容典雅。旧上海的那些大明星、大美人,都一一定格在故纸堆里了,人间只留秦怡,皮肤白皙,一头银发熠熠生辉。
96岁依然坚持拍戏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铁道游击队》曾是上个世纪60后、70后青春的记忆,而秦怡在《铁道游击队》中扮演的没拉弦便投弹的芳林嫂更是深入人心。作为中国电影界的传奇,秦怡荣获2016年度中华文化人物,在颁奖台上,她满怀深情地说:“我做得还不够,我的老领导夏衍同志说过:‘我们中国的电影,从技术上讲,与国外差距几十年;从表演上讲,也可能差别10年。当时听了这话,我感到很惭愧,我从十几岁开始演话剧、拍电影,怎么还和国外有差距?我就想,如果文化不提高,怎么能拍好电影,怎么能让观众感动?我们必须努力、发奋地学习,人生不能止步不前。虽然我已年迈,不能做更多的事隋,但是我要穷尽毕生,为中国的电影事业服务好、工作好。”
对待演出,秦怡执着而认真。这份认真,换来事业的成功。与她合作电影《女篮五号》的导演谢晋曾回巴:“我那会儿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人家秦怡旱就是大明星了。但是她很尊重我。当时拍摄条件不够好,秦怡主动跟大家一块睡通铺房间,没有一点大明星架子。”
从影近80年,秦怡说自己总想再为中国电影做点什么,“不管拍不拍得成,我先把它写出来,我想,感人的故事总是有人看的。”现在的秦怡每天从早到晚写三千多字的剧本,即将完成剧本《小修女》,讲述的是秦陪姐姐和妹妹被送到修道院做修女的故事。
即便已经步入高龄,秦怡也没有放弃努力。花甲之年的她又接拍了《青山夕照》和《雷雨》两部电影。2015年,94岁高龄的秦怡不拿—分钱报酬,亲赴青藏高原拍摄,编写剧本并主演了电影《青海湖畔》,这是一个在建造青藏铁路大背景下工程师和气象专家的故事。2016年她还参演了陈凯歌的电影《猫妖传》。在世界电影史上,96岁高龄依然活跃在屏幕上,集出品、编剧、主演于一身,还在高海拔无人区无替身拍摄,秦怡是第—个。
照顾病儿,为母则刚
秦怡一生非常坎坷,她长年陪伴多病的丈夫、智障的儿子、年长的姐姐,她自己也得过四场大病,做过7次手术。
秦怡重感晴,家庭的重担一力支撑。有“电影皇帝”之誉的丈夫金焰常年卧病在床,唯一的儿子十多岁即罹患精神疾病并且终身未愈。秦怡唤儿子为“小弟”,这是老上海家庭对老幺的昵称。她曾回忆:“我拍《雷雨》时最苦了。”儿子住院,她在拍戏间隙,带着装满儿子换洗衣服和爱吃的食品的背包,挤公共汽车到医院探望,喂儿子服药、吃饭,瞅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倒两路公交汽车去医院,身上的汗把衣服湿透了,就听见有人在背后说:‘你看你看,那不是秦怡吗?另—个说:‘不可能,秦怡怎么可能坐公交车!”
有人曾问小弟,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我妈妈就是“做啊做做啊做”。“我这一生的事情,我觉得都不如小弟的这六个字形容得好。”秦怡说。几十年间,秦怡对患病的儿子倾注了全部的爱。面对病中小弟狂躁的拳头,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打妈妈的脸,因为明天要拍戏”。就是这样,秦怡和小弟”走过许多个春夏秋冬,让儿子感受着满满的母爱。她总是说:“是儿子给了我坚强和勇气。”有女士曾请教秦怡青春常驻的秘诀,秦恰说:“努力工作。在家里上上下下、粗粗细细的活儿都干,给儿子洗头洗澡,照顾衣食住行。”听的人目瞪口呆,熟悉秦怡的人却知道,这就是她的真实生活。
痛苦与不幸从来都没有让秦怡消沉,她更加从容淡定、光彩照人。丈夫金焰患病卧床20多年,1983年撒手人寰。2007年3月,59岁的儿子金捷因尿毒症并发肺炎在医院病逝。“他去世后的那段时间是我最难过的时候。”秦怡说,“我幸福过、快乐过,也怨恨过。我这辈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难很多,人家都说我心态好,人终究都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我从不认命,我会分析,就像剥橘子,把这些心结一个一个、一层一层地剥开。”“秦娘”是秦怡的一个雅号。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能够以极大的韧性迎接苦难,克服苦难,永远表现为从容不迫。”
活得越老,追求越多
秦怡是个心宽的人,做人真实、自然。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先后捐款20余万元,青海玉树地震后,又捐款3万元。她说,这些钱原本是想给儿子用的,现在小弟不在了,做母亲的就把这些钱给最需要的人。秦怡几乎是倾囊而出,要知道,跟现在的明星不同,秦怡那时候是没有片酬的,她拿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工资。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再多的钱也好,别人再怎么说你漂亮也好,得再多的奖也好,总有一天,你是要走的。你走了,一切就都消失了,多好的东西你都拿不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个价值。就是自己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别人不会在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你付出了多少。”这是秦怡朴素而精彩的价值观。
“活得越老,追求越多”,在《跑龙套》一书中,秦怡曾这样形容自己。关心残疾儿童,去阳光之家进行慰问;关心慈善事业,捐献儿子的画作进行义卖;关心电影事业,经常奔赴各地与电影爱好者进行交流;出任上海世博会上海馆祝福大使和荣誉馆长,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有这些公益活动,秦怡几乎从不拒绝,原因是“总觉得这些事都是比较有意义的”。
“我觉得每一个节日都和我有关,母亲节、儿童节……哪一样都很重要,哪一样都推不掉,所以每天都很忙。既然我身上还有让大家高兴的功能,就用这种功能多为社会做服务吧。”她说,“只要有理想就会有追求,只要有追求,你就会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