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能力培养促进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融合

2018-09-29 02:02张咏梅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研究性素质思维能力

张咏梅

语文教学是基于素质培养要求下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应试升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所以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应试能力,开拓学生的语文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即培养学生的素养以及思维,同时考虑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实际,应试能力也是应该被重视的。在此,笔者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促进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融合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应用型学习

众所周知,“学而不思则罔”,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是由思考开始的。那么要想对某方面有思考,首先就要对这方面产生疑问。疑问、思考、学习是三位一体的,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生疑问是学习和思考的前提,我们要在合适的时机给学生设置产生疑问的环节,让学生在一开始就产生探索疑问的欲望,从而更高效地继续学习,也能为学习作更好的铺垫。让学生在课堂开始时自主思考,自己探索本堂课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逐一找出来进行解决。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入课程的小环节,如课前小阅读、视频等。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有新意的内容或小插曲,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素质

可以在课下建立语文兴趣小组,大家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设定一个固定时间,定期开展语文相关兴趣活动,比如读书会、朗诵比赛等等。学生在课下可以自己做一些幻灯片、小视频、模型等等,組织一起参加比赛。教师也可以定期请相关社会人士举行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大家对语文更感兴趣,还能在课下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除了教授课堂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师先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学生自己进行一部分探索,这就是现代素质教育对中学的基本要求。任何事情都是从观察和产生问题开始,所以,学习语文一定要先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先带领学生引入课程。比如先感受新课的文章意境,让学生形成对课程的感知,然后再进行引导。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有效率,更容易理解新知识。教学时也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同一性质的资料,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快速将问题进行汇总,让学生自己形成感性的认识,这样学生既能认识到自然的客观规律,又能学习到新知识。

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阅读技能,才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甚至在日后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功能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涵,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阅读问题。这样,学生可以逐渐自己做一些浅显的阅读理解,慢慢培养阅读思维。这样不但能学习到阅读能力,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综合能力。在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形成了语文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开展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属于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研究性的语文教学是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主要是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过程比较复杂,不适合应试教育的背景。那么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呢?笔者觉得首先是契合课本,但是不拘泥于课本。比如最简单的就是通过课本上的某篇课文,根据其思想主题进行延展性的探讨,分析作者的写作心境和情感表达,研究文体和语言表达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进行研究性教学,而不是墨守成规地让学生去记忆课本中的常见知识点。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凭借学生已学的知识进行思维的开拓,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虽然是一门文史性学科,但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自然学科,因为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更深一层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思维等等,简而言之就是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初中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应试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研究性素质思维能力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研究性学习案例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