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春
我们先来看一段话:
所谓读破音异读,传统上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字(词)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例如:“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在这一句中,否定副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的区别。
——选自百度百科
仔细研究这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明显的误解:将文言文中破音异读与词类活用现象混为一谈。
首先看破音异读的概念,“采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词性和意义的改变”,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凡列入破音异读的字(词)均为多音字,只不过多音字并无“通常读音”之说,多音字的几个读音为平行并列的关系;而破音异读的字(词)有一个字的读音为“通常”读音,它的另外一个读音为“不通常”的读音,这个“不通常”读音的产生是为了改变该字的“词性和意义”。
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多音字其实不是“一个字”,而是“几个字”。也就是說,当多音字的读音发生改变时,该字的词性或意义也随之发生改变。如“重”字。当它作“chóng”音读的时候,有如下义项:①动词(重复);②副词(重新;再);③量词(层);④动词(使重叠在一起;摞);⑤名词(姓)。当它作“zhòng”音读的时候,有如下义项:①名词(重量;分量);②形容词(重量大;比重大);③形容词(程度深);④形容词(重要);⑤动词(重视);⑥形容词(不轻率);⑦名词(姓)。(摘自《现代汉语词典》)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重”字,它的每一个不同的读音或义项,都应视为一个不同的“重”字,只不过字形一样罢了。而这每一个不同的“重”字之间,并不存在活用这种语言现象出现。
破音异读也是如此。
破音异读看起来没有多音字那么复杂。作为破音异读的字(词)通常只有两个读音,因为两个读音而有了两种不同的词性和意义。例如上述选段中所举的例子,“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这句话中的“雨”,它的通常读音为“yǔ”,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名词(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它的另外一个读音为“yù”,这是大家不太熟悉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书>下(雨、雪等)”。这个“雨”字(词),它的两个不同读音,带来词性的变化,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而随着词性的变化,它的意义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这是字形一致的两个不同的“雨”字(词),同样它们之间亦不存在活用的现象。而上面选段中“在这一句中,否定副词‘不修饰‘雨,可知这个‘雨字已经不再是名词了,而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一句明显存在着误解。否定副词“不”确实是不能修饰名词“雨”的,但在这里,“雨”也绝对不是活用为动词,作“下雨”讲的,而是破音异读为“yù”,读音改变,词性改变,意义随之改变。换句话说,此“雨”已非彼“雨”了。
不妨我们可以这样明确一下:用作词类活用的字(词),是没有读音变化的,而用作破音异读的词,是一定有读音变化的。
我们以一些常见的带有破音异读字的句子来印证:
1.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这句中的“语”,它的通常读音为“yǔ”,名词,“话”的意思;这里用作破音异读,读“yù”,动词,“告诉”的意思。
2.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这里的“衣”字,它的通常读音为“yī”,名词,“衣服”的意思;这里用作破音异读,读“yì”,动词,“穿(衣服)”的意思。
3.沛公欲王关中。
这里的“王”字,它的通常读音为“wáng”,名词,“君主”之意;这里用作破音异读,读“wàng”,动词,“称王”之意。
4.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这里的“食”字,它的通常读音为“shí”,用作名词,为“吃的东西”之意,用作动词,为“吃”之意;这里用作破音异读,读“sì”,为“喂”之意。(“食”字同作为动词,“吃”含有主动意味,“喂”带有明显的被动意味,二者是有明显不同的)
5.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这里的“冠”字,它的通常读音为“guān”,名词,“帽子”之意;这里用作破音异读,读“guàn”,有“戴(帽子)”之意。
古汉语中破音异读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语言中的某一个字(词),当其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时,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故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是不可作为词类活用混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