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威
摘要: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意识增强,植物学等一系列生物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传统的植物学实验存在由于设备和课时限制以及各种条件的束缚等弊端。新形势下植物学实验教学同样面临着多层次、多程度、多样化的变化,精简验证性实验学时数的同时增加综合性实验势在必行,如何在新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下,深化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植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植物学是国内众多院校重点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实验性强等的特点。其中,实验教学是植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既能验证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强化理论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已成为各高校进行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高校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高校植物学实验课程主要分为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两大部分,由于各高校教学目的、办学经验、实验教材和实验方向的不同,植物学实验课程总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反映实验教学的特点,实验方式要求具有代表性、综合性、创新性[1]。
植物学实验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微观察能力要求高,理解起来比较抽象。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方法上要各有侧重,一是要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着重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强化记忆,并辅之以验证性实验,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二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做学生看,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总结能力,意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试验过程中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锻炼综合性能力,在对植物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潜力[2]。
二、高校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紧缺
随着各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教育规模的增加,学生人数逐年上涨,生物类教学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师资力量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一般的植物学实验要求一人一组,而一个实验室最多能够容纳的人数有限,最好能还要配备两名及以上专职教师进行教学指导,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往往不能保证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学质量很难保证。另外,用于植物学实验的仪器比如显微镜等的维护和保养也存在很大难度[3]。
2、课程安排不合理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随着课程安排的减少,植物教学实验课时被严重压缩,反之理论课程中需要实验的内容相对较多,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没有相应的实验课程相衔接,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实验内容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理解理论和提高综合能力都有很大影响,从目前许多高校的植物学课程内容上来看,实验内容还是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较少,这样无法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最佳消化期掌握更多的方法和知识,从而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校植物学教学方法研究探讨
1、改进实验模式
要合理利用实验资源,包括实验设备和教师资源,同时要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度,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建立适合实验室发展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开放式的实验室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一是指实验室要时时对学生进行开放,对有实验需求的同学提供设备和场地,二是指实验的内容、方法、步骤以及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开放的,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起到对学生检查和指导的作用。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材料的收集、实验过程的设计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的全过程,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鼓励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4]。
2、优化教学内容,合理配置课时比例
植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这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实验课程。在完成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之后,必须安排相应的实验进项相关知识点的验证和强化,因此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就要做到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相衔接,同时课程比例也要合理。首先,要尽可能是实验课程紧跟理论课程,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实验课中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长远来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实验课程可以尽量多于理论课程,实践决定认识,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理论,是教学效果得到保障的根本[5]。
3、建立合理的教学实验考核方式
将实验教学纳入整个植物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有效激励学生和教师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性实践,增加教师的责任感。就目前将植物学实验纳入考核范围的高校来看,实验题在考试试卷中可以占到百分之十的比例,有的高校将实验成绩纳入平时考核成绩,加强学生对植物学实验的重视程度。将实验课程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6]。
结语:
植物学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植物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结构的掌握,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大。可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既要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又要增加一定难度,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再详细讲解每一个实验环节。更多的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验思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帮助学生增强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我国高等院校对植物学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培养人才,是21世纪植物学教学的发展和社会对植物学创新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夯实植物学领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参考文献:
[1]张秀玲,符爱云,李妍,王丽燕,戴忠民.高校植物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6,33(04): 121-123.
[2]杨美娟,周晓燕.高校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6,38(01):105-107.
[3]隋常玲.高校植物学实验教学实践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7):62-63.
[4]植物學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 张秀玲,张红. 实验室科学. 2014(04)
[5]植物生理学课程探究性实验考评体系改革初探[J]. 于虹漫,向红,何丽,段延碧,毛自朝.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2)
[6]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J]. 马玉龙,高小红,文艳霞,吴春姗,杨艾玲. 大学化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