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哥
长期在农村工作,我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现在的农村,几乎找不到能写一笔好字的年轻人了。识字写字教学似乎正成为农村学校语文教学的一个痛点。如何改变农村学校低年级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教学状态,让农村的孩子们也能“学得扎实,写得漂亮”呢?
一、遵循字理,分析讲授汉字
表意性是汉字最突出的特点。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为6种类型,总称“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小学段识字以象形、会意、形声为主。运用“六书”理论指导学生识字,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识字中逐渐掌握识字规律,形成识字能力,还可以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联系实际生活学习象形字。象形字源自于图画,因形构字,形象生动。在讲授“田”字时,我说:有一个老汉,他有一块好地(板书:囗)。老汉快死的时候把这块地平均分给了他的四个儿子,(板书:在“囗”中再画上“十”),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各得一块,这就是“田”字。农村的孩子常在田间地头玩耍,对田地再熟悉不过了。学生从这样的讲解中明白汉字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讲授指事字“凶”时,我创设情境:一个人走在山间小路时,突然掉进了一个深坑里(画上“凵”),而且坑里还插着交错的刺,所以“凶”字本来的意思是致命的陷阱,后被引申为不祥、灾祸等。写“初”字时,学生不明白“初”字为什么是“衤”字旁,所以常常把“初”的偏旁写成了“礻”。即使给学生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不要少写一点,效果也不明显。后来我从“六书”理论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初”字:“初”是一个会意字,左边是“衣”,右边是“刀”。原始人蒙昧无知,赤身露体,直到以刀裁兽皮,做成衣物遮羞保暖,才开启了人类文明。“初”字原意表示裁衣开始,引申为文明的开端。
利用会意字的构字原理理解生字。例如“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不正歪、不好孬”,“三日晶、三石磊、三水淼”,等等。孩子们能从汉字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汉字中85%是形声字,只要大家明白形旁表义,声旁表音,采用学一个带一串的方法,识字量会大幅提升。
二、提高识字兴趣,加强记忆
在识字教学中,除了通过正确分析字理来学习汉字外,我还运用儿歌、字谜等方式让学生识字。儿歌识字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识字方式。如语文S版第三册《语文百花园四》中“人字进门金光闪,市字进门闹翻天,才字进门闭上眼,日字进门挤时间……”就是学生很喜爱读的文段。在原文的基础上,我还拓展:
木字进门只等(闲),
口字进门可发(问),
王字进门到(闰)年,
一字进门把门(闩),
心字进门生(闷)气,
活字进门成(阔)佬,
……
除了这些有共同偏旁的字以外,还有运用于单字上的儿歌:
一点一横一个人,一点钻进一反文。夏天夜晚满天星,夜色美丽多迷人。(夜)
小爪抓着秃宝盖,朋友爱到下边来,爱党爱国爱人民,我最爱吃家乡菜。(爱)
天上乌云一吹跑,土地右边一把刀,秋天一到田野黄,拿起镰刀收水稻。(到)
有些简单的字谜也适合学生巩固所学汉字,已经知道谜底的学生在念谜面时自然而然地想到谜底的字形:
秃宝盖,戴草帽,做起事来真卖力。(劳)
牙齒掉进洞穴里。(穿)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大口张,小口肚里藏。(高)
由于这些儿歌、字谜节奏明快、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被学生所记忆,学生也乐于朗读。课余时间、放学路上,自然常被学生念起。虽然儿歌识字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以其独有的特点,深受农村低年级孩子的喜爱,成为很好的识字教学策略。
三、让识字教学走出课堂
识字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和学习汉字。
农村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商品推销广告、国家政策宣传标语、路牌、商店招牌等,都是学生可信手拈来的学习材料。我校有许多留守儿童,由文化程度不高的爷爷奶奶照顾。我在班级里发动学生开展“我与大人一起学”的活动,鼓励他们把在生活中认识的字读给爷爷奶奶听,不认识的字及时请教大人。同时在家长会上强调识字的重要性,劝导家长们积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关注汉字,认读汉字,理解字义。举行“我帮奶奶读药名”“我帮爷爷读标语”等活动,学生们异常兴奋,充满成就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每次教一年级,开学伊始,我都会用纸条打印出每个学生的姓名贴在相应的座位上,鼓励他们去认识同学的姓名。学生因姓名而认识新同学,也因认识新同学而认识其姓名。一段时间以后,我就开展一个“看看谁的朋友多”的游戏。比赛的第一阶段先出示完整的姓名卡片让学生说出是哪个学生的姓名,比比谁认识的朋友多。第二阶段,出示姓名中的单个字,让学生说说是哪个同学名字中的什么字,没有被认出的字由名字中带有该字的学生揭晓。比赛评出认识名字最多的学生和认识单字最多的学生。通过游戏,学生不仅因同学的名字而认识了许多字,还感受到汉字就在我们身边,而不是冷冰冰地躺在书里。
长期执教低年级,我发现学生在学会一定量的汉字后,有着强烈地运用汉字表达的愿望,图文结合是他们最喜爱的表达方式。于是,我在教室开辟出一个“我想说”的专栏,让学生用各色的贴纸写上自己想说的话,配图贴在专栏里,专人管理,定期更新。学生表达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画上家人表达爱的,有表达自己和朋友间友情的,有表达师生情感的,有写自然的,还有想象的……在表达中我鼓励学生尽量少用拼音,多用汉字,不写错别字,把话说正确、生动。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会写的字积极主动地查找、请教。通过专栏,学生在“学汉字”与“用汉字”中找到更大的乐趣。
四、阅读提升认识、理解、运用汉字的能力
阅读与识字休戚相关,经常阅读的学生汉字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强,而识字量大又可以更广泛地阅读。我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除了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外书,还积极倡导家长们参与到阅读中来。家长们晚上在家里与孩子一起看课外书,一起讨论。这种亲子阅读的能量是巨大的,孩子们看到大人在看书,自己也能静下心来阅读了。阅读大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识字数量和识字能力。低年级学生的读物多配有拼音,不认识的字,学生可以通过询问他人、查询工具书,利用已掌握的偏旁所表示的含义和一定的字理,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综合考虑。如阅读时遇到“烹饪”一词,学生通过拼音先读准字音,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字义:“烹”,四点底,四点底是“火”的变体;“饪”,食字旁,多与食物有关。学生就能猜测出“烹饪”一词的意思是用火加工食物。
(作者单位:吉首市铁路学校)
湖南教育·中201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