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8-09-27 09:31王天宇
大经贸 2018年8期
关键词:陆良县产业融合问题对策

【摘 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开拓农业新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增加农民新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三产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云南省陆良县产业基础牢靠,区位优势明显,但尚存不足之处,如县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弱、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陆良县应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投入,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突破要素限制瓶颈,加快三产快速融合,高效发展。

【关键词】 产业融合 陆良县 问题对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高度和创新价值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产业联动机制、产业集聚发展、技术渗透支撑、体制创新扶持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利用,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即一二三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然而,当今中国的农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压力、资源约束、环境治理、人口流动、技术革新等多方面的挑战,要顺利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并非易事。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与国计民生紧密关联。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陆良县三产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陆良县三产融合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终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陆良县是云南省境内最大的高原平坝,享有“滇中粮仓”、“渔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地理位置优越,气候优势突出,被列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和100个农机化重点县之一、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重点县。

(二)主要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县城距昆明市122km、曲靖市60km,地处昆明至“两广”和重庆至曲靖到越南东盟的交汇点,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潜力。随着云南通往泛珠三角各相邻省份区域间的铁路、公路、水运立体交通网络逐步贯通,陆良将成为承接我国东中部产业转移的绝佳位置。

产业基础牢靠,资源优势明显。陆良县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体系完备,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陆良县属于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年温差较小,降雨集中,干湿分明;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充足的煤炭、天然气资源;动植物种类丰富,粮经作物享誉省内外,是国家和云南省的粮食、烤烟、蚕桑、生猪基地县。

生产要素充足,政策导向支持。陆良县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综合性成本优势巨大。伴随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支撑,陆良县能够吸引更多的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光明。

二、存在问题

陆良县第一产业基础殷实,但契合程度较差,匹配度低。就农产品来看,陆良县农产品具备出口优势,尤其是蔬菜类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目标客户群稳定;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销售渠道价值链冗长,大大弱化了与终端消费者的供求关系。其中涉及第一产业的企业普遍存在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充分;缺乏反映市场信息的平台;融资难,资金紧张;自身宣传不足等情况。而农户则涉及基础条件差,种植作物产量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销售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收售模式,进而导致农产品滞销,价格低,影响增收;专业化合作水品低,无法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主动调节。总的来说,陆良县第一产业目前严重缺乏品牌建设;销售渠道单一,风险大;专业化合作程度地,产品运营效果差,与市场互动性差。

陆良县第二产业经济贡献率大,但大多以重工业为主,国家政策调控下急需转型。陆良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同类行业企业竞争激烈、缺乏多元化互助的行业结构;从资源→产业→市场的链式工业发展布局规划尚未形成;缺乏一个对外发声的平台或渠道,致使其工业产品仍处于供应内部市场需求;政府对于行业市场的监控、监管不够及扶持政策薄弱。陆良县第二产业市场以供应内部需求为主,对外特色产品及高新电子产品有外销市场;传统重工业产品几乎无竞争力,市场型产品有较好的市场表现;销售方式以直销为主,渠道为辅。

陆良县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就目前陆良县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看,呈现出一定的分化特征,生活型服务业数量多、经营状况堪忧;生产型服务业数量少、经营状况较好。产业型服务业多集中于城区区域,是陆良第三产业密集型区域,但是其仅对集中型农业产业呈现强配套服务功能,而对于旅游服务业的补充及推动作用极小,在具备旅游资源的区域,其旅游产业配套服务极为薄弱。第三产业的产品与服务严重缺乏与市场相匹配的平台,劳动力大量外流。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陆良县目前所存在的县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弱、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陆良县应该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陆良县发展规划和目标,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扶持龙头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利用等途径,解决制约陆良縣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实现陆良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投入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一批有影响力的的优势企业,打造产业发展特色。通过政府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加快互联网等市场信息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统一城乡公共服务政策,落实农业走出去与农产品和食品卖出去的对外开放政策,持市场中介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围绕特色产业链延伸方向,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示范园区、基地和项目,引进一批农业电商企业,促进农村各产业的渗透融合和交叉重组。完善对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扩大和提升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机会与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极引导不同经营主体互惠共赢、风险共担,帮助农户以多种形式进入到其他产业,从中获得相应的要素收益。

(三)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突破要素限制瓶颈

以特色产业为主,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其农业发展优势向外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物流公司在当地建立冷冻仓库以保存新鲜农产品,利用物流公司自身物流链运输销售产品,以达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加强引导土地流转的合法性,以保护农民利益为主;成立资金担保公司,实际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政府应出台帮扶政策,打消农户和企业顾虑,促进陆良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瑞华.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微[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1);22- 23.

[2] 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1(4):12-17,24.

[3] 梁立华.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及实施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6(8):74-77.

[4] 郑风田,乔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挑战与方向[J].中国合作经济,2016(1):27-31.

[5] 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J].中州学刊,2016,(05):43- 49.

[6]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7] 李治,王东阳.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7(9):54-59.

[8] 王兴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2):30-37.

[9] 刘明国.务实求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N].农民日报,2015-11-28(003).

[10] 徐绍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N].經济日报,2016-01-23(006).

作者简介:王天宇(1992-)男,安徽蚌埠人,云南财经大学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院研究生在读,学校邮编650221,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猜你喜欢
陆良县产业融合问题对策
陆良县档案馆顺利完成12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文化治理现代化中乡土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陆良县植烟土壤类型与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