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创作者应具备的艺术特质

2018-09-27 09:10成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族舞蹈素质技能

成杰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民间文化向舞台艺术的升华,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文化、舞蹈语汇和舞蹈意境三位一体构成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在舞蹈创作中牢牢把握这三点,便把握了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精髓。

关键词:民族舞蹈;素质;技能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083-01

一、绪论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将“舞”视为“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在“舞”的世界里,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独有的东方特色绽放出奇异的光芒。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具备自身特点的舞蹈表现形式。而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也有形态各异的地方舞蹈。在中华大地上,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神,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探索与创作也永无止境。面对着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种类,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舞蹈语汇和舞蹈意境的准确把握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民族舞创作的三点追求

(一)民族文化的积淀

民族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于耕种、狩猎、宗教、祭祀等活动之中,带有着极其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民族文化像大地母亲一样,哺育着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无论编导还是演员,都应在民族文化的哺育下成长,即使是颇有成就的舞蹈家,一旦离开本民族的舞蹈土壤,其创作与表演就难于表现本民族的时代风貌。舞蹈是思想的外延,是情绪的伸展,舞蹈所表现出的肢体动作必须要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做为基础。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对创作者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在艺术舞台上呈现出的优秀舞蹈作品,毫无例外都是在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如20世纪50年代以来涌现的优秀民间舞蹈作品:《荷花灯》、《花鼓灯》、《采茶扑蝶》;朝鲜族《扇舞》、蒙古族《盅碗舞》、彝族《阿细跳月》、京族《灯舞》、布依族《织布舞》、藏族的《草原上的热巴》等,都带有浓厚的民族风味,而这种民族特征的形成,绝不仅仅是对舞蹈动作的简单模仿,而是创作者对民族文化长期感受和理解。

当前,有些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脱离了文化基础,单纯的追求舞蹈的形式。一些编导不了解民族特点,不理解民族文化,单凭闭门造车很难打造出让人感动的舞蹈精品。

(二)舞蹈语汇的把握

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不同的舞蹈表达方式,或运用独特的舞蹈动作,或使用特殊道具的优点。准确把握各地区各民族的舞蹈语汇并在创作中合理运用,是舞蹈作品创作成功的另一关键。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性格的体现,无论是风格特点还是动作语汇都集中反映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鲜明的特色。搬上舞台的民间舞蹈,在动作表达上是不会超出这个民族原始的舞蹈姿势,为了美化和艺术化这些动作,编导者们会做一些细微的改变,或是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如:藏族舞蹈中松腰坐跨、上身松弛的基本体态和动作时膝部微颤的屈伸;傣族舞蹈中曲线妖烧的“三道弯”体态;汉族秧歌中身体的拧倾弯曲和含蓄腼腆的情感表达,这些都是极具民族风格的舞蹈姿态。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成为了一种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将各民族民间舞种之间明显的区分开来,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运用民间舞蹈素材,精心设计反映民族的、时代生活的舞蹈、舞剧的优秀剧目就更多了,这为我们研究如何对待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问题,提供了成功的实例。如流传于山东、辽东一代的“花鼓舞”,原是民间艺人表演的鼓舞形式,后经专业舞蹈团体加工、发展为集体表演的男子群舞《花鼓舞》。该舞的编导准确的把握住了“花鼓这一艺术符号,把原来击鼓的“鼓穗”加长至三尺,虽增添了击鼓的难度,发展了各种击打的技巧,在1957年参加“第六节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比赛中,获得金质奖章。

(三)舞蹈意境的升华

民族文化与舞蹈语汇的关系是“质”与“形”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民族文化是舞蹈语汇的基础与源泉,舞蹈语汇是民族文化的显现和外延。但对于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来说,仅具备形与质还远远不够。艺术作品最高的境界是对艺术意境的追求与升华。

意境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优秀的舞蹈作品中我们都能够体验到那种情景交融、引人入胜、超以想象外的意境之美。

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水》,编导意在通过傣族少女的形象,描绘傣族人民喜水、爱清洁的村寨生活。由于舞蹈家刀美兰熟悉傣族民间舞蹈,并以她朴素、平和、充满生活气息的表演,给观众以竹林中、溪水边诗意的联想。又如:运用朝鲜族民间舞蹈素材,以独舞形式创作的《残春》,即表达创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运用陕西民间舞蹈素材创作的《一个扭秧歌的人》,通过描绘一名秧歌老艺人之死,抒发了编导对老艺人的怀念、对民间舞蹈的热爱之情。

三、从周培武看民族舞创作者的特质

很多有成就的艺术家们,他们都具备独特的“优良个性品质”。而具有“优良个性品质”的人,他有着一种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意识,坚韧顽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积极主动的獨立思考等精神。他的行为表现为:思维能随机应变,反应既快又多,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在人格特征上表现为:态度直率坦白,感情真挚大方,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语言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与社交能力强,理想抱负水平高等方面,以及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积极能动性,这种具有“优良个性品质”的人,才是真正具备较高创造力的人。我认为周培武老师也是一个具备这种“个性品质”的人,因此他才不断地创作出那么多的舞蹈作品。

我欣赏过他创作的很多舞蹈作品。比如:他担任总导演的舞剧《泼水节》:大型民族歌舞《舞彩云》、彝族歌舞《太阳女》;旅游歌舞晚会《丽水金沙》、《蓝太阳》、《绿宝石》,以及舞蹈作品《橄榄歌》和与人合作的舞剧《阿诗玛》、民族婚恋歌舞晚会《爱的足迹》、旅游歌舞晚会《梦云南》;舞蹈作品《版纳三色》、《大地母亲》等。这些作品的呈现都体现出了他个性品质的优秀性。

周培武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开朗健谈而又风趣和蔼的老艺术家。他的坦荡、热情、直率,高效率的工作能力,不停的追求和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顽强的意志力以及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形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都是他源源不断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条件。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诗如其人”,意为文章、书法和诗词等艺术作品都能反映出作者的个性。同样,舞蹈作品也会反映出舞蹈创作者的个性。就周培武老师而言,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非常热情、认真而情感细腻的人,因此这种热情、认真的态度和情感的细腻就体现于他的创作中。在他的一些舞蹈作品中,你可以透过演员的表演,看到他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和舞蹈动作语言的编排上是非常细腻的,而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与人物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例如:双人舞《橄榄歌》、《走婚》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独舞《版纳三色》、舞剧《阿诗玛》等剧目,特别是在舞剧《泼水节》中,少女手拿伞把半遮面,羞涩窥望自己心爱的人所表演的那段舞段,不管是情感的体现,还是动作语言的编排上,都表现得非常的细腻而又独特。在另一段表现爱情的双人舞段中,他主要是以两人双脚相碰和双手的抚摸而产生的独特语言来进行编创的。你可以从作品所表现的两个男女主角,用双脚相碰和双手抚摸的一系列细腻的动作流中,看到他们此时此刻相爱时的内心情感和面红心跳之感,这种感觉在独特的舞蹈语言表达方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你看起来离生活是那么的近,而表现形式又是那么的独特好看,音乐又是那么的感人。啊!好一段让人心跳而又动人心弦的舞蹈!丰富的情感以及细腻独特的动作语言的表达,却不失民族的风格特点,音乐和舞蹈的视听结合又是那么的完美,这就是周培武老师在舞蹈创作上独特艺术个性的显现。

猜你喜欢
民族舞蹈素质技能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拼技能,享丰收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兴趣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