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虎
[摘 要]情景描述题是中小学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题型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教师们很难获得解题指导,使之形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尝试从诗词赏析入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拓展想象,达成有效的教学指导。
[关键词]诗词教学;情景描述题;教学指导之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48-02
诗词教学中的情景描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学生往往诵读诗词容易,而对描述诗词中的情境却感到困难。许多教师对此也无能为力,造成了教学上的盲点。笔者试图就此进行分析。
一、背景——中小学诗词赏析重点题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苏教版五年级、六年级的四册语文书,共设置了8课,15篇古诗文,每课的最后一道课后习题的设置如下:
如上表所示,其中理解性题目占了2题,占比25%;诵读和背诵的1题,占比12.5%;情景描述题5题,占比62.5%。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情景描述题的重要性。为什么教材如此重视情景描述题呢?
首先,诗歌感情浓烈,想象瑰丽,结构跳跃,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加以合理的想象,才能够再现诗歌的本来面貌。其次,诗歌因为想象奇特瑰丽,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指导学生学会想象,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大有裨益,这是其他许多文体所不可比拟的。
二、借鉴——从正规出版物得启示
对于情景描述题,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呢?教学参考书并没有相关的说明,教师只能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学习,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教学。而事实上,教参的这种做法是否得當呢?似乎是因为想象作文可以天马行空地写,所以就没有一个标准;或是怕引起争论,索性连参考性的资料都不给。而上网查阅所得的资料鱼龙混杂,可参考性不大;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指导,则各抒己见,各执一词了。
有鉴于此,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名师点拨》系列丛书,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例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3页,给出了《如梦令》最后一题的参考答案:
我时常想起那一次在溪亭饮酒的情景——我坐在溪亭里面观赏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只觉得自己被眼前的荷花深深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蝴蝶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如何利用好这个参考答案,则大有讲究。
(一)区分句子类型,找出“主干”
这里的句子类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句类或句型,而是这类文章里面的两类句子,即根据诗词翻译而来的句子和通过想象写出的句子。在具体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把与诗词对应的语句用红笔标出,称之为“主干”,而没有用红笔画出的语句则是想象的内容,称之为“枝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按照诗词的语句逐一去寻找“主干”和“枝叶”,不要遗漏。
(二)分析想象句,理解如何进行想象
经过上面的学习过程,整篇文章的内容就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原诗句翻译过来的内容,一类是作者想象的内容。作者想象自己坐在了溪亭里面观赏荷花,想象了荷花的各种姿态、颜色,以及蝴蝶和自己的感受。
那么作者为什么想象的是这些内容,而不是其他的呢?这首词后面有“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两句,作者正是据此展开丰富的想象的,从而使想象显得非常的真实、合理。
三、拓展——举一反三,学会写作
如果以上的学习还是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的操作,不值得一提,那么下面的操作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我们的分析最终要落实到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上来。我们已经分析了想象的方法,那么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也练一练,学会举一反三呢?
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描述或想象李清照沉醉还有哪些原因?学生一定会想到闺阁友情。于是,就可以指导他们想象诗人和闺蜜们饮酒作乐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把这段情景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有的学生由“日暮”联想到了《三亚落日》中的夕阳,想到了夕阳辉映下的小溪、荷叶、荷花,那该是另外一番美景吧。
示例1:只见这群少女开始比赛背诵诗歌。李清照低吟片刻,眉头一扬,道了声“有了”,便吟诵了唐人李商隐《赠荷花》中的两句:“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闺蜜甲也不示弱,随即脱口而出:“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闺蜜乙则冥思苦想,一脸愁容。闺蜜丙是个急性子,急得原地打转……随着李清照的一声“时间到”,对出诗的端着酒杯来请没有对出的喝,没有对出的则找出各种理由不喝,大家你推我搡,嬉笑声从溪亭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示例2:我和朋友们坐在溪亭里观赏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都被眼前这美妙绝伦的景色给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热烈地展示着自己的活力……真正黄昏时分,落日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水面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荷叶、荷花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变得金红一片,几只金色的蝴蝶在这片金色里盘旋穿梭,仿佛一只只顽皮的小精灵……
以上两个例子,都能够紧扣“沉醉”这个关键词,进行想象,示例1利用古人的宴饮发挥想象,表现了热烈的气氛和闺蜜间的友情。示例2则借刚刚学过的《三亚落日》的内容,灵活运用到这个情景中,表现了夕阳下小溪的美丽景色。
四、感悟——想象必须合理
什么是合理?就是合乎道理和事理。但是作为诗歌的想象,如果用这条标准去衡量,似乎有点难以理解。诗歌原则上讲究想象的奇伟瑰丽、绚丽多彩。因此,诗歌中想象的合理可以理解为吻合诗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凡是有利于表现和突出主题思想的想象就是合理的想象,反之则不合理。可以这样说,这就是从大处上说的合乎写作之理。
例如,上文中关于《如梦令》的情景想象,都能够围绕“沉醉”这个关键词,突出词人愉快的心情和生活的快乐这个中心,因此是非常恰当的。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诵读古诗入手,进而抓住关键词展开合理想象,再由想象回到古诗文中,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就能完成情景描述的任务。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