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群星灿烂。和星星们比起来,我们人的生命很短很短。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人用自己短短的一生去探索星星的秘密。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南仁东。
1993年,南仁东48岁,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这一年,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的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听到這个消息,南仁东坐不住了,他不能忍受中国在这一领域被人甩在后面。他对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从这时起,后来被人们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工程就伴着南仁东从中年到老年,直到生命结束。
要建造一个直径为500米,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望远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在平地上挖出这样一个直径500米的大坑,是要花30多亿元的。为了节省经费,南仁东想到了把FAST建在洼(wā)地上。
当时,很多人觉得南仁东是在异想天开。而南仁东则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开始了艰难的选址之路。
在12年的时间里,他几乎踏遍了那一带所有的洼地——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在比对了1 000多个洼地后,南仁东选定了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dàng)。
FAST终于开建了!一有重大的工程进展,南仁东就会亲自到工地部署(shǔ)。在同事和学生们眼中,他是一个“往西装口袋里装饼干,会忘记吃,等拿出来已经揉成渣子的随性老头儿”,也是个常带着一群人一起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的工作狂。
人们曾看见他像个孩子似的,在FAST的圈梁上欢快地跑步,也曾见他爬上一座又一座塔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拥抱”望远镜。
2016年9月25日,FAST竣工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它的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 ;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5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它的综合性能提高了约10倍。但这个时候,南仁东已经身患肺癌。患病后,他依然坚持工作。尽管身体已不适合舟车劳顿,他仍从北京飞赴贵州,亲眼见证了自己耗费20多年心血的FAST落成。
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因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逝世。
2017年10月,FAST发现了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 100光年和1.6万光年,这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
这一切,南仁东已经看不到了。但对他来说,这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他已为此奔劳半生,无愧于心。正如他的同事杨清阁所说,“他没有用语言教导过我要正直、善良,面对疾病要乐观,也没有用语言教导过我工作要执着、兢(jīng)兢业业、精益求精,更没有用语言教导过我要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但他,行胜于言”。
南仁东是一颗星,已在夜空中划出了自己的轨迹,并用自己的光芒,点亮了其他的星。而许许多多的星聚集在一起,才足以支撑起一片灿烂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