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现状及优化路径

2018-09-27 10:48方美芳
经营者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精准扶贫现状

摘 要 安徽省大别山特困区集中了该省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数量多。近年来,该地区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地区在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地区扶贫效果差异较大、基层政府权限小,资金筹集难度大、致贫原因复杂,扶贫难度大、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返贫现象严重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3个优化路径,为该地区更好地开展扶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别山特困区 精准扶贫 现状 优化路径

打赢扶贫攻坚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大别山特困区集中了该省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数量多。近年来,该地区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地区在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集中连片特困区大别山的精准扶贫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路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扶贫三大关键点

(一)扶贫主体的确定

从传统的扶贫工作开展状况来看,以往的扶贫主要由政府引导,政府在扶贫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其中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方面,政府是社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者和完善者,掌握着社会大部分资源,扶贫工作的进行必须依赖其资金投入及行政权力支持;另一方面,政府的职责在于为人民服务,积极开展扶贫工作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当地群众脱贫摘帽的必然选择,与政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发展目标相吻合。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逐渐加快,过去以政府为中心的扶贫模式不再适用。目前,扶贫工作的主体主要包括三方,即政府、企业、贫困户。由于政府的资源有限,单一的主体难以使扶贫效果最大化,因此,扶贫工作除了政府的引导外,仍然需要企业、金融机构、贫困户的共同参与,为扶贫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多方面资源,从而形成长久动力。

(二)扶贫对象的识别

扶贫对象是目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三大主体之一。其主要内容在于如何确定扶贫对象以及如何为其建立科学合理的进入退出机制。扶贫对象的确定,是以国家规定的贫困户收入线为标准,从收入、医疗、教育等多个视角出发确定贫困居民,并为其建立相应的贫困档案,从而使国家帮扶对象更为精准。在扶贫对象进入退出机制上,国家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建立了科学的贫困户进入退出机制,从而使得贫困居民信息管理动态化,为国家实时掌握贫困户数量及扶贫效果监测和风险预防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扶贫效果的监督

实现对精准扶贫最终效果的有效监督是整个扶贫过程的关键。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极大的难点。在扶贫工作执行方面,政府应当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与监督体系,形成统一的衡量标准,用制度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保证扶贫工作的执行,应当加强人的作用,一方面,需要采取一些鼓励措施,从而对基层扶贫主体起到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应当完善监督机制,明晰权责,定期考核,提高扶贫主体的素质及责任意识。

二、大别山区精准扶贫主要模式及特点

旅游扶贫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资源识别和完善旅游扶贫机制,对贫困地区进行改造,从而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最终实现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过程。大别山区位于安徽省,为我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该地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以六安市为代表的各省市开始抓住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

当地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扶贫区域选择上,六安市深入研究当地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根据资源丰裕程度将地区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开展旅游扶贫工作难度较小的地区和开展旅游扶贫工作难度较大的地区。前者即天堂寨等已开始发展旅游业且旅游效应较好的地区,而后者即指不具备足够的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的地区,如以种植业为主的贫困地区,其无法对游客起到旅游观光作用,只能为其他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一定的配套服务,从而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第二,在扶贫对象选择上,在当地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初期,该地区着重挖掘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且脱贫意愿强烈的贫困居民,通过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形成一批专业人才队伍,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待扶贫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则通过前期人才队伍的带动作用,帮助那些脱贫愿望强烈却无脱贫能力的人参与到旅游扶贫工作中。

第三,在扶贫模式选择上,该地因地制宜,根据各区域旅游扶贫工作开展难易程度及扶贫对象的特征,为各地区确立了相应的扶贫模式,从而使扶贫模式与地区发展更为适应。目前,六安市主要的扶贫模式有以政府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等,各地区通过精准定位合理的扶贫模式,完善当地扶贫开发工作。

三、大别山区精准扶贫的困境

(一)地区扶贫效果差异较大

安徽省大别山区呈现大面积集中连片贫困的状况,扶贫工作的持续开展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与居民脱贫致富作出了较大贡献。但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各地区的扶贫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而言,南部地区的扶贫效果明显优于北部地区,这说明在开展扶贫工作时没有针对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导致扶贫效果难以最大化。

(二)基层政府权限小,资金筹集难度大

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扶贫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和地方扶贫资金。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连片特困区数量较多,而扶贫资金有限,难以充分满足各地区的需求。尤其是基层政府受到上级政府的限制,难以完全自主决定资源如何配置,往往导致资金扶持力度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情况。此外,地区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进入情况不多,资金筹集难度大。

(三)致贫原因复杂,扶贫难度大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与其他特困区一样,贫困人口十分集中,且致贫原因多种多样,极为复杂。就致贫原因而言,包括环境恶劣、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十分复杂。由于贫困人口数量多,分布区域分散,致贫原因十分复杂,导致该地区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扶贫工作开展难度大。

(四)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返贫现象严重

目前,有限的扶贫资源与巨大的贫困人口数量存在着较大矛盾。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常常出现贫困程度更深的居民占有的资源反而少于贫困程度较低的居民。这种不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导致资源浪费状况的出现,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扶贫效果。这种方式并没有使贫困户实现真正脱贫,一旦脱贫后的贫困户丧失获取扶贫资金的权利,其极有可能再次贫困。

四、大别山区精准扶贫优化路径

(一)加快扶贫模式创新,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

首先,扶贫模式是决定扶贫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当地政府应创新扶贫模式,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将互联网技术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完善相关扶贫工作。其次,由于该地区内各区域资源禀赋及环境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针对各地区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关扶贫策略,如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可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周围地区共同发展;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可给予政策倾斜,通过更多的资金扶持带动地区进步。

(二)保障资源合理配置,注重全面进步

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是提升扶贫效率,保障扶贫效果的关键。政府应当建立并完善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将扶贫资金用于扶持贫困程度更高的贫困居民,防止政府管理人员或相对富裕的居民占用扶贫资源,影响扶贫效果的实现。此外,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贫困居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等问题,同时对贫困居民进行培训,提升其个人素质,使其实现真正脱贫。

(三)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

大别山特困区资源优势明显,除发展旅游产业助力当地扶贫外,还可通过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贫困居民的收入。当地政府应在充分了解各地区优劣势的基礎上,推进各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地区产业扶贫,改变以往单一的融资渠道,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资金与活力。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方美芳(1997—),女,江西上饶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李乔乔.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的难点及路径选择[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19(02):13-17.

[2] 张玉强,李祥.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的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7(02):46-56.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精准扶贫现状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