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朋朋哥哥
九月,对学生来说,代表着又一个新学年的开始。在我们中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和初中的学费都是由国家来承担的,不用再交学费了。那在古代上学要不要交学费呢?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教书又会收多少学费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吧。
其实,关于孔子教书收不收学费这件事情,从古至今都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孔子自己都说了,不管什么样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那他怎么可能会收钱呢?还有人认为,孔子当然会收学费了,这可是弟子入学时的重要礼仪,那时的学费被称为“束脩(xiū)”。
“脩”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脯”,简单来说,就是不加调料和香料制作出来的肉干。在古代,食物保存的方法并不像今天这样成熟,肉类是很容易变质的,所以人们会把肉加工成肉干。那“束脩”里的“束”是什么意思呢?宋代的朱熹解释为“十脡(tǐng)为束”,这里的“脡”的意思是长条形的肉干,十条肉干捆在一起叫作“束”。这样看来,孔子收的学费应该是十条肉干。
第一次听到孔子收肉干作为学费这件事情时,你的脑袋里是不是冒出了很多疑问呢?你想,孔子收那么多弟子,每个弟子送十条肉干,这得收多少哇?有些穷学生可能自己都吃不饱,要是没有肉干交学费,那孔子就不教他了吗?其实,这样的疑问不只你有,很多人都想到了。
有人是这样解释的:在古代,人们正式会面时,客人要送见面礼,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所需要的见面礼也有不同,比如大夫这个级别的贵族就要用大雁当见面礼,级别最低的庶人的见面礼则是鸡鸭。肉干算不上什么体面的见面礼,孔子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肉干,那哪吃得完?学生送束脩最主要的意义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以及对礼仪的遵守。对了,还有人说,这些被当作见面礼的肉干,孔子是要退回去的。
《孔子杏坛讲学图》
但也有人说,束脩指的并不是肉干,而是把头发扎起来,并且做些装饰的意思,引申为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只是到了汉代之后才有人把束脩当作学费来解释,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种说法。甚至在唐代,束脩礼已经成为学生拜师学艺的基本礼仪,相应的学费种类也多了起来,不仅有酒、肉干,还有丝绸等等。普通百姓很难承受这样昂贵的学费,为此,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助学措施,比如由国家承担一部分费用甚至免除学杂费等等,保证学生能够安心求学。
关于古代学费的问题,咱们先聊到这里。祝福你在新学期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