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孝义先人的光影里行走,沿途相遇的都是比记忆还要久远的故事。一幕之隔下,唢呐在时间深处响起,晃晃悠悠的皮影伴着浑厚有力的方言土调正式上演。于是,身体与灵魂便开始尾随着皮影的力量一起沦陷……
孝义皮影因起源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它作为一门集绘画、雕刻及戏曲等技艺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最不缺乏的便是饱经岁月加持的光影故事。孝义皮影,应该是三晋大地对历史的一种缅怀。
孝义是我国早期的皮影发源地之一。相传,远在秦朝的时候,皮影就已经出现在孝义这片黄土地上。及至宋代,孝义皮影就有了班规以及雕簇者的存在。这标志着孝义皮影艺术走向了成熟。到明清时期,孝义境内的皮影社曾一度多达60余家。至此,孝义皮影艺术可说登上了发展巅峰。其后,孝义皮影发展便趋于缓慢,并开始更加注重自身工艺的改进。在明代之前,皮影曾以素纸、羊皮作为皮料,制成体高58至60厘米的“二尺影”;到清代,皮影转而以牛皮为上等皮料,制成体高42至48厘米的“五尺影”;至民国时期,仍以牛皮为皮料的孝义皮影进一步缩小为30至35厘米的“一尺影”。
随着皮影艺术的发展,孝义皮影很早就被划分为碗碗腔纱窗影与皮腔纸窗影两个派别。碗碗腔纱窗影,顾名思义,是指用纱窗作幕布来表演的皮影戏,属于清代陕西艺人传入孝义的舶来品,其皮影形象生动细腻、色彩明快,代表剧目有《桃花计》《九连珠》《苦极阁》《通尘珠》《两世烟》《困淮南》《九贤山》《张良辞朝》《黑凤杉》等。皮腔纸窗影作为孝义的原生地方皮影艺术,是用麻纸糊窗作幕布来表演的皮影戏,代表剧目包括《闹朝歌》《汜水关》《青龙关》《攒心钉》《黄河阵》《佛亲记》《万仙阵》等。据统计,这两大派别共留存下传统剧目200余个。
自然,皮影表演还离不开皮影艺人的说唱。当地人将这种皮影说唱称为“皮腔”。它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在孝义皮影生长繁荣的同时,相伴而行的孝义吹腔也作为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被奉为“民艺瑰宝”。
孝义皮影流传至今,古韵依然。其背后的制作工艺,更是神秘而神奇。
无论是麻纸糊窗还是皮影人的制作,孝义皮影仍旧遵循着前人传承下来的严格工序。麻纸糊窗的工艺简而不易,包括裁纸、对口、粘贴、平整等多道工序。做出的纸窗要求平整无皱、雪白无瑕。制作皮影人的过程相对复杂,从皮料的选择、加工到起稿、描样(雕刻)、着色、组装、上签子,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精致入微。
皮影工匠为保证制作出的影件平展透明,易于雕刻、绘制,对于皮料的选择和加工要求十分严格。首先要从万千皮料中选择出最优质的牛皮,再将牛皮反复刮磨、浸泡,直至皮质厚薄均匀、色泽一致、韧性适中方可。之后,再根据制作对象的不同,选取相应合适的皮料。
皮影的起稿至关重要。起稿也被称作“像图”,即根据设计图稿将皮影人的各部位构件进行“分解”,分别绘出大样。这些设计图稿大多源于历代艺人创作的“作品集”,题材囊括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反映时事的人物形象等。这些都是孝义皮影辈辈相传但秘不外传的珍宝。
接着是描样。此环节需先将牛皮磨制平展、干净,再用精细的钢笔或中性水笔将大样复制到皮料之上,随后方可醒皮雕镂。皮影的雕刻是最见匠人功力的。雕刻主要分为“推皮”(皮动刀不动)与“推刀”(刀动皮不动)两种手法。在实际操作中,匠人会根据自己的习惯灵活运用。雕刻时主要依赖雕刻刀、冲子(用金属做成的一种打眼器具,现多用皮带冲)以及垫板(多用枣木板)等工具进行。雕刻刀又分为斜刀、直刀、凿刀等。同样地,在实际的雕刻过程中,匠人也会灵活把握。比如:在雕刻线状纹样时,需用平刀去扎;在雕刻花环的时候,则需用凿刀去凿;在雕刻纹理多变的花纹图样时,又需要用斜角刀去刻制。
描样(雕刻)
上签子
描样完成之后,则需要着色。孝义皮影传统色以红、绿、黄三色为主,以黑色为辅。为了保证皮影部件的光泽度,描样完成后,还需经脱水、压平以及散热等工序后,才可进行着色。孝义皮影的着色工艺一直遵循着传统进行:先将雕刻好的皮影部件打磨平整后,再放入颜料浓度调至适中的熬制胶中进行双面渲染。值得一提的是,着色所使用的颜料大多由匠人纯手工制作,以求色泽明艳、清雅大方,且经久而不褪色。不过,如今也有少数匠人开始尝试使用市面上的一些新型颜料。
孝义皮影的组装十分复杂。一副完整的皮影一般由头部、上身、下身、双腿、两上臂、两下臂以及双手等11个部件连缀而成,而连缀的关键在于“关节”的“缝合”。在“缝合”之前,皮影人各个“关节”部位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这个枢纽也被老艺人称之为“骨缝”。其后,在骨缝上选好“骨眼”位置,用锥子扎眼,再以粗线缝合,于两端打结。若其能转动自如,方为合格。另外,还要在皮影人的脖子处再另加一层皮,缝上插换人头的卡口。皮影人的人头是可以根据表演需要进行更换的。
当然,皮影人用于表演时,还必须加装三根竹竿,俗称“上签子”。这也是皮影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根据皮影人的重心位置,在其双手和肩部处选择合适的位置打眼,然后用铁丝穿过,并用特殊的绳结栓连,使其与竹竿紧紧绑缚在一起。只要活动竹竿,皮影人便会做出不同的动作。
冯骥才先生在作品集《散花》中曾这样写道:“孝义是块神奇的土地,胸过汾河,背靠吕梁。此地人不单能耕善种,自给自足,还创造出各种艺术,或唱或演,亦雕亦画,以抒发情感,慰藉自己的心灵,其中戏剧尤甚,孝义皮影便是此中的精粹。”
孝义皮影,大体上分为生、旦、净、末、丑,以及仙佛、妖魔、花草、桌椅乃至动物等多个种类。演出时,人头可根据不同角色进行更换,从而使其摇身变成扮相、形态不同的皮影人。在表演艺人的操纵下,皮影人开始借着灯光展示他们的绝活儿。幕上是皮影人在不停地行、走、坐、卧、踢、打或是翻转、提袍甩袖、腾云驾雾,幕后则是乐器伴奏和艺人说唱,给人带来一种别有意趣的视听享受。
也许是根植黄土高原的缘故,孝义皮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沾染了自由、率真的艺术气息。特别是皮影的造型设计,通过传神写意的手法,释放出夸张、豪放的艺术风格。孝义皮影人的头部造型分为脸部和头饰两个部分,脸部呈正侧面的五分像(即正脸朝内侧转向,剩五分侧脸示人),而头饰则是采用半侧面七分像表现;腰身往上为六分前侧,腿部则是七分或者是八分侧视,甚至接近正面;腿脚则采用前后两个全侧面的形式表现。如此,便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空间立体感,加强了皮影人形象的趣味性。在人物区分上,皮影人的形象与戏曲人物形象大略一致,呈现出脸谱化的趋向。尤其是眉眼部分,造型丰富、生动传神,被形象地概括为“眼眉平,属忠诚;圆眼睁,性子凶;线线眼,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以“旦角”为例,大多是大额头形象,且都有着弧形弯眉、卧鱼状细眼,唇角见棱,耳郭也较长。
孝义皮影的珍贵,不仅在于“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的艺术之美,更在于朦胧窗影背后,艺人用双手舞动的那份传统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