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绿色交响曲

2018-09-26 06:46高振龙张文良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衡水

高振龙 张文良

引 言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2017年9月30日上午7点30分,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在素有“东亚蓝宝石、华北明珠、京津冀最美湿地”之称的衡水湖畔鸣枪开赛。

伴随着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河北电视台都市频道、美国本土体育频道、纽约时代广场电子屏幕的卫星直播与转播,使衡水以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绰约风姿闻名于世。

碧波万顷的衡水湖是大自然恩赐给衡水人民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民众得以滋润、繁衍,一座座城镇因之崛起、繁荣。

大自然之美,在这里尽情摇曳其神姿仙态:宽广的水域、众多的河塘沟渠、丰富的湿地植物、独特的沼泽草甸、群鸥嬉戏、树绿花红,处处如诗、如画,如语、如歌。看不尽的风光奇秀、流彩溢光,令人如痴如醉!

深沉博大的人文精神,同样在这里绽放其真理的异彩:尊重、敬畏、科学、睿智、创新、操守、责任、天职,掷地有声、铿锵作响。丈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你都可以感受到思想的厚重与时代的辉煌!

城市如人,是应当有精神的。精神是文化的精髓,是思维方式,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人的行为,而人文精神则是城市品位和境界的标志。

时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人类之共识,更成为中国人之行动。以人的良知感受自然和社会,与自然生态互相搀扶着互敬互爱细水长流地走向未来,这是地球之大事、人类之大事、民族之大事、国人之大事!

欲國泰者,必先安民;欲民安者,必先洁净环境、繁荣生态。山清水秀,万物方可欣欣向荣;江山锦绣,人民方可安居乐业。当独具神韵的大自然之美和深沉博大以科学为旗帜的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造就出美丽和谐、绿色经典的衡水湖!

只有永葆自然之美妙青春,人类才能自由从容地拥抱美丽世界、拥有美好明天。

上篇 沧桑之变

烟波浩渺,水天相连的衡水湖,如一位憨厚、纯朴、幽静的老者,在衡水这块土地上沉睡千年。如今,它以丽日、蓝天、水净、草绿、荷红、鸟鸣等独特的壮美景观惊艳亮相在世人面前,不知倾倒了多少游客!

这是破茧而出、化蛹成蝶的蜕变。衡水湖之变的神奇在于:尊重自然环境人类共有,敬畏万物天地有序。始终坚持“和谐自然、科学发展”,将自然生态的完整保留以及科学修复,与以绿色崛起为旗帜的人文精神完美地融合,使其成为全新概念的现代“水韵田园”,成为现代智慧城市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典之作。

城中之湖

衡水,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是冀东南平原上的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衡水古老,是因为衡水历史悠久,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冀州是九州之首,今日之衡水,即古冀州的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滏阳河似玉带穿境而过,取“水路通达,风水衡存”之意,故名衡水。说衡水年轻,是因为衡水在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才撤销“衡水地区”,建立“衡水市”,是河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

衡水又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明贤辈出的城市。董仲舒独尊儒术,孔颖达撰注五经、冯太后革旧布新;窦建德反隋起义;高适树边塞诗风,孙犁创荷花淀派……一代代风云人物,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灿烂群星,辉映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天空。

衡水,还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两千多年前,独具神韵的大自然慷慨地赋予给这方区域一个美丽的衡水湖。

客观地说,衡水的真正有名,还不是因为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也不是出了几位历史名人。

它真正的出名之处,还是在于大自然馈赠给她“风景这边独好”的衡水湖。

衡水湖,史称“千顷洼”、“博广池”“冀州海子”等,位于衡水滨湖新区,它北倚桃城区,南靠“天下第一州”的冀州区,一湖连三区,是衡水市的城中之湖。

衡水湖是镶嵌在冀东南大平原上的一块晶莹温润的碧玉,呈现出“水清村美城秀、苇绿蒲青荷红、鱼跃鸟翔”的自然风光。

据考证,历史上的衡水湖曾为黄河、漳河、滏阳河、滹沱河故道。衡水湖是由这四条古河道汇集而成的。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其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单体水域面积最大的湖。因其水域面积相当于11个杭州西湖,又被世人誉为“中国第一城中湖”。衡水湖分为东西两湖,中有隔堤,东湖面积42.5平方公里,西湖面积32.5平方公里,东湖水域宽广,常年蓄水,平均水深3-4米,蓄水能力为1.88亿立方米。西湖主要由沼泽、林地和农田组成,是鸟类栖息的家园。

今天的衡水湖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一、二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属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

衡水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距北京、天津200多公里,距雄安新区和省会石家庄100多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对气候干燥少雨的华北中部起到重要的过滤和调节功能,并在蓄水防洪、控制污染乃至文化旅游、人文环境互补和疏解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衡水湖还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路上。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它将得到南方水源的足量补给;成为南水北调途中重要的蓄水地和中转站。有了这个水系基础,得到足量补给的衡水湖及周边地区,可以大大缓解华北平原南部如邢台、邯郸以及沧州、天津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改观。

衡水湖还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可通过渗漏、侧渗等方式补充地下水源,提高地下水位。华北平原是中国干旱少雨的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衡水在河北省又是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48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由于常年开采深层地下水,使这里成为华北地区地下水最大漏斗区。拥有水域宽广的衡水湖,可为平衡地下水、弥补漏斗区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衡水湖还可以为周边地区及其下游地区提供宝贵的水产养殖、工业和农业生产用水。它不仅仅是缓解水资源短缺地区的一座天然水库,更是衡水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千百年来,碧波浩渺、水草丰美的衡水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她以母亲乳汁般的湖水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以母亲般的襟怀养育着一代代勤劳、善良的平原人。在衡水人民心中,能与母亲相比的,只有衡水湖。

2012年3月22日,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自2012年始,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将于每年的9月下旬在冀中明珠衡水市举行,起、终点及主要赛道都选在美丽的衡水湖畔。由此,美丽的衡水湖已成为人类世界共同的财富与荣光。

远古传奇

伴随着人类成长经久不衰的岁月,衡水湖的远古传奇流传千秋万代,流淌于大平原的血液之中,她的神话更是与大中华的黄河血脉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它从民间故事中传播着善良、正义的种子,利用多种形式超越自然,传播真善美,用最真实的情感散发出璀璨的文化,蕴藏着人类的追求与向往。当风吹皱湖面,一朵朵浪花仿佛向人们倾诉着那一个个独具异彩的传奇。

——衡水湖是黄河孕育出来的女儿。相传,衡水湖是上古时期古黄河及古漳河的故道。公元602年,黄河流经衡水一片洼地,给这方区域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女儿——衡水湖。两千多年来,衡水湖传承着黄河母亲的血液,生动在我们朴素的日子里。

——衡水湖是大禹治水留下的“禹迹”。远古时期,大禹治理黄河水患时来到冀州一带。他苦于该地区平原的地形,难以找到疏河筑堤的大量土石而辗转无策。一夜梦见上古神明,便向其求治水之策。梦醒后怀中忽多了一把金铲,便持神奇金铲来到冀州城北,在地上掘了一铲土,随即方圆几十里内的土竟然都飞到了大禹设计的堤埝一线,成功地挡住了洪水,从而也留下了这片洼地——衡水湖。所以当地老百姓称衡水湖为“禹迹”。

——滏阳河是金龟醉酒后误挖成的。大禹治水来到冀州,看到滏阳河的河道窄狭,雨季经常泛滥成灾,便决计开挖河道。玉皇大帝见大禹治水四处奔波,十分辛苦,就派金龟将军前来当他的坐骑。金龟将军自天上来到人间,自以为是玉皇驾前的一员大将,不把大禹放在眼里,不甘心当他的坐骑,就当起了治河的开路先锋。有一天,金龟将军擅离职守,喝得酩酊大醉。大禹对金龟将军说:“滏阳河是太行山以东天水入东海的主要河道,应该挖宽一些。”金龟将军酒醉神志恍惚,将大禹“挖宽一些”的指令,误听为“挖弯一些”。结果,他迷迷糊糊地将滏阳河挖成了九曲十八弯。直到现在滏阳河还是弯弯曲曲的。

衡水湖河湖交汇,人杰地灵,不仅流传下“黄河的女儿”、“大禹治水”的传奇,还流传下“竹林寺飞升化为悬空寺”“李三娘神磨救李世民”,“三国时期袁绍点将推土屯粮抗曹军”,“曹操演练水兵80万”等诸多历史传奇故事。

民间传说并非都是空穴来风,而且我们从这些传奇故事中可以领略到数千年历史的异彩,感受民间信仰源远流长,感受百姓对国泰民安的强烈渴望,而且是黃河与衡水湖血脉相连的见证,它已演变为生动、丰富而且独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冀东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衡水湖的常年浇灌和滋润,这里聚集成了一片富饶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衡水的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用自己的血汗书写历史,用自己的生活唱着古老的调子,黄河之水天上来,衡湖之水黄河来。

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衡水湖,多少人崇拜过她。衡水湖,千年古冀东南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流传。

沉睡了千年的衡水湖和那条弯弯曲曲的滏阳河,仿佛在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沧桑与变迁。令人浮想联翩的,你可以想象大禹治水的艰难,也可以想象干涸土地上人们对水的渴望。在这里,你可以信马由缰,寻找当年曹操操练八十万水军驰骋疆场的感觉,遥想战船相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也可以乘一叶扁舟,伴着落日余晖,徜徉在萧萧瑟瑟的芦苇荡里,听着渔舟唱晚,映照满目的荒凉,不知身向何方的悲壮。

这里,还会演绎多少古往今来的风云变幻。

衡湖之波,映照历史星空

衡水湖是华北乃至中国的自然奇观,是大自然馈赠给衡水的永恒财富。如果说中国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之美,源于地处中国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山清林秀、江南田园的孕育,那么衡水湖之美,则是大自然独具神韵的神来之笔。在广袤、干涸的中国华北平原上,百万民众得以滋润、繁衍,人们膜拜她、崇敬她,誉她为“华北明珠”、“母亲湖”。为了让“明珠”更闪耀,让“母亲”换新装,数百年间,这里的主政官吏及数十万民工承前启后,为了一个美好的梦想不懈奋斗,在美丽的衡水湖畔,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演了一场场改造衡水湖的历史大战。如今在衡水湖建设的史册中,还镌刻着他们的芳名和业绩。隋朝的州官赵煚在此处修赵煚渠。唐朝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煚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此举揭开了历史上衡水开发的序幕,这条古朴的湖泊自此开始了由沧海变桑田的变迁。

在衡水湖建设的历史星空中,最闪光的亮点当数清光绪间冀州知府吴汝纶。

吴汝纶的前任李秉衡在任冀州知府期间,对方敏恪旧渠重新疏浚,但由于资金紧张,他没有完成这项工程就遗憾离任。吴汝伦上任后,意气勃发,他接过李秉衡的接力棒,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的现实,于光绪十七年开渠道通滏,历时三年,挖成一条长六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囟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使该河不仅具有预防水患,增加良田的功效,还成了水路运输的通道。夏秋季节,滏阳河上游和下游的货船可以从此河直达冀州。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渠为“吴公河”。《冀州开渠记》一书这样评价吴汝伦开渠的功绩。“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夏秋水圣,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逐富。”《信都竹枝词》中也有记载:“漳河水浊滏水清,二水同流静不争。中有鲤鱼长尺半,为郎伴作解醒羹。”

吴公河在历史的长河中已走过数百年岁月,在20世纪60年代那个激情如火的年代,数万民工在根治海河时,吴公河被滏阳新河拦腰截断,后来随着衡水湖蓄水工程的实施,吴公河主体部分被湖水淹没。今天人们在衡水湖乘游船向冀州方向行驶时,走的水道就是当年吴公河的旧址。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周围土地盐渍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将衡水湖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习惯上称为“千顷洼水库。”

20世纪80年代,衡水地区又组织4万民工及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历时2个月,兴建了衡水湖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卫(运河)千(顷洼)”引水工程,1983年8月,随着和平闸的开启,卫运河之水滚滚流入衡水湖。卫千引水工程的启用,揭开了衡水湖引黃河水的序幕。衡水湖从此进入长期稳定的蓄水状态,真正成为一座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平原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衡水湖的开发建设一直在持续。1986年1月,衡水地区成立了衡水湖开发办公室,首次把衡水湖的旅游开发提上日程。随着一辆辆挖掘机的驶入,衡水湖又热闹起来。开发者们相继在湖内的北、西、南三个方向堆砌了梅花岛等几座小岛。90年代末又在湖边建起了万亩森林公园。衡水湖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随着湖水的稳定,衡水湖的管理部门也先后经历了“衡水湖开发总公司”、“衡水湖开发委员会办公室”、“衡水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纵观衡水湖发展史,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衡水人对它的观察思考、开发利用的进程一直没有停止过,且广度、深度、高度一直在不断提升。

华北大地上有四个人人皆知的古天然湖泊,衡水湖、宁晋泊、大陆泽、扶柳泽。它们曾和衡水湖一起闪耀在历史的星空,然而它们都如今皆是沧海桑田,难觅芳踪。而美丽的衡水湖能够和我们相伴至今,润泽大地,不能不说是与人力所为有关。

纵览世界各国历史发展的轨迹表明,每一个文明出现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个文明最先出现的地方都是源于大江大河,而灿烂的古中华文明就起源于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衡湖之水黄河来。衡水之所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这也说明它与衡水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衡水湖由湖变田,再由田变湖的历史变迁,就是一部衡水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缩影,它向今天的我们佐证了一条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如鸟之两翼,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每一个经济翅膀的振动都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人类只有掌握了不违背自然内在规律的金钥匙,科技创新的大门才会豁然洞开。也许,这就是映照在衡湖之波历史星空中那些建设者们给后人留下的启示吧。

破题者之智

当21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衡水正大踏步走向建设滨湖型城市的新时代。衡水湖终于成为决策者目光聚焦的地方。站在这里,抬头望去,烟波浩渺的大湖,让人把放飞的希望之梦多情地揽在怀里。这里的天特别的蓝,湖水特别明净,看一眼都让人感到心醉。更让人惊叹的是,无波无澜的水域,像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一个婉约女子,含蓄、不张扬。岸边的垂柳柔如少女藏着心事的长发,脉脉含情地轻拂着水面,对湖水倾诉着心声,长长的堤坝伸向远方。这里有数百种鸟类栖息、繁衍,还有许多经济植物、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多样性生物资源。人称“百禽之家”,可谓是人间奇观。

然而,在湖的南岸有一道斑驳的旧堤坝,犹如锈迹斑斑的一把锁,悄然把湖锁住了;湖的周边还分布着一些村庄,农民们在垦荒造田,还有大大小小的养殖场,橡胶加工、电镀、煤场等企业及作坊;湖中则布满了网箱养鱼设施,东湖的水质在不断恶化,西湖湿地面积也在不断萎缩。

大美和遗憾,往往就是这样交织在一起。

2000年7月13日,衡水湖从容地接受了有史以来人类回报给她的第一份厚礼。衡水湖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这一全新的概念,既是衡水湖回归本真的荣光,也是新世纪给衡水提出的一道严峻而颇有兴味的时代命题。

应当如何对待衡水湖?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找到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以至在数年间,围绕着衡水湖是保护,还是开发?人们各抒己见,又难分伯仲……

持“保护”者认为:衡水湖是大自然赋予衡水的宝贵财富,拥有着独特的自然奇观和丰富的多样性的生物资源;任何人不能对它进行丝毫的刻意雕琢和破坏。

持“开发”者认为:衡水湖是个独立的季节性湖泊,一旦中断水源,其自然生态就难以为继,宁晋泊、大陆泽等湖泊的历史悲剧将会重演。再说衡水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作为一个地级市竟没有一个像模像样可旅游的景点,从四面八方来衡进行各类投资、考察、学习交流的客商、朋友,可以品尝“衡水老白干”,可以游“农家乐”,但对于整个旅游业来说,衡水的亮点不多,这可以说是衡水人的悲哀与无奈。而美丽的衡水湖却是“养在深闺无人识”,无法得到外界各个领域的欣赏、浏览与享受。于是提出了打造最美湿地的理念,通过开发建设,把衡水湖打造成一个人们旅游,休闲的胜地。

两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封闭还是开放,时代的焦点,就这样戏剧性地聚焦在这一“湖”水上。

此后几年,随着人类回报衡水湖厚礼的纷至沓来,人们对衡水湖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契合、转变和升华。

2002年10月,衡水湖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2003年6月,衡水湖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衡水湖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05年10月,被纳入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06—2010年),成为我国的重要湿地,被誉为“华北之肾”;

2006年10月,加入东亚——澳大利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

2008年2月,在河北省林业厅、环保局、电视台联合推出的主题评选活动中摘得“燕赵最美湿地”桂冠。

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衡水湖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衡水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按照领导的指示要求,数次南下北上,学习取经,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衡考察,围绕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建设问题进行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全国、省驻衡两级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在每年的“两会”上,也就衡水湖的保护与建设提出建议与提案;衡水市的社区民众、学生团体及湖边民间纷纷发出保护“母亲湖”的倡议书,对中华文明这一重要文化象征的保护渐次成为衡水450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在百万民众保护“母亲湖”的行列中,涌现出一位环保代表人物——赵鸿。她作为一名普通女青年,怀着对“母亲湖”的挚爱,二十年如一日,把保护、宣传衡水湖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她在全市发起了第一个衡水湖环保志愿者协会,带头并倡导志愿者协会会员捐款数万元,在湖中梅花岛上栽下了第一片绿林;她数次自费奔走在中国及联合国各类民间环保组织,向世人积极宣传、推介衡水湖,并成功地组织了包括联合国开发规划署官员在内的9个国家的130余名环保志愿者到衡水湖义务植树,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以此来带动影响全社会都来关心衡水湖,共同保护大自然赋予华北地区的这一宝贵的湿地资源。2002年,赵鸿获得了由“地球日”国际副主席詹尼斯赛尼尔题词的“地球的女儿”环保奖。众人拾柴火焰高,衡水市社会各界对衡水湖的一片赤子情怀,引发了中央、省高层领导的关注。2009年6月11日至12日,全国政协环境资源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河北省政协三家联合成功举办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北京高峰论坛”。在此论坛上,经过多方有关专家学者论证,确立了衡水湖“保护与发展并重,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指导思想。

文章有“文眼”,有“文眼”的作品,才能神韵飞扬,全盘皆活,城市经营和建设同样如此。“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就是点亮衡水湖未来之光的“文眼”。要读懂今日衡水湖,必须认识这一“文眼”的神奇和关鍵作用。

改革开放是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主旋律,其旗帜是科学。科学是什么?是认识世界的实践方法。

“有效保护,科学利用”让古老的衡水湖在回归本真,展现自然奇观的同时,敞开胸襟,拥抱大地,纳四海之风云,吐天地之正气!

“有效保护,科学利用”让期待太久的衡水湖,展开翅膀,翱翔蓝天,集保护者之睿智,开新时代之篇章。

应当由衷赞叹决策者高瞻远瞩、鸟瞰全局的意识和聪明才智。

“有效保护、科学利用”,规划先行。进一步确立并完善了打造最美湿地的发展战略。编制了《河北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衡水湖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衡水湖西湖水源地建设规划》等一系列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重点规划推进了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的西湖调蓄地工程、滏阳新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盐河故道衡水湖段综合整治工程。

由此,一场“有效保护、科学利用”衡水湖世纪工程的大戏在美丽的衡水湖畔激情上演。

从新世纪之初至2011年的十多年间,通过开展“三清、一打、一建”活动,衡水市陆续清除湖区周边413家企业和作坊,拆除了60多万平方米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在拆除污染源的同时,还清除了所有入湖排污口,依法打击违法养殖、捕鱼、猎鸟等不法行为,取缔了1.38万亩区域的网箱养鱼。在湖区南部建设了一个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使湖区的外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引水”可以说是序曲中最精彩的片段。有水才有湖。水少,湿地面积就会萎缩,湿地功能就会遭到破坏。衡水湖1994年首次从黄河调水时只有一条引水线路,衡水市集中人财物力,把引水线路由一条拓展到三条。即东线引黄河水,南线引岳城水库水,西线从岗南、黄壁庄水库调水。三线之水基本保证了衡水湖的湿地面积和烟波浩渺的水域。

“植绿”也是序曲最活跃的音符,为环湖织一条“绿围脖”制定详细的规划,逐年加快“绿围脖”的编织速度。

加强湖区基础设施建设让序曲弹奏得更稳健、和谐。按照打造滨湖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衡水市先后开工建设了湖北岸东入口生态主题公园、全国品种最全的荷花精品园、万亩荷花景观带、九州文化公园、湿地公园等一批休闲旅游文化产业项目。

事实又一次证明,志存高远,让思想腾飞起来,才能得到奇迹的青睐。

逐潮者之梦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全球将向何处去?这是人类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作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同时,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在全世界是第一个。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保护优先”观念确立、生态“保卫战”打响,环境保护国策入法,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吹响了美丽中国的集结号。

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新征程。

如何在“有效保护、科学利用”衡水湖的基础上,启动绿色变革、建设美丽湖城?

衡水,该如何走向未来?

衡水湖之水,该如何流向未来?

这,对于新一届衡水市委,市政府来说,是历史之问、是百姓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初冬的衡水湖虽然气温骤降、但湖面尚未结冰,仿佛党的十九大春风扑面而来,往日,本该向南迁徙的鸟类并没有飞走、而是在湖面上慢慢集结成群。

决策者伫立在湖畔,望着那烟波飘渺、水天一色的湖水与那群鸥嬉翔的鸟儿,思绪如一壶用情感的沸水冲切的溶茶;翻滚、起伏、然后冷却、沉静。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更是人类珍贵的资源。水的有无决定着一座城市品质的高下,也制约着一座城市在历史航程里走的远近。

大自然永远是公平的,偶然之中有必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相对落后,“意外地”为衡水人馈赠了这样一份格外珍贵的礼物。

这样一块宝地、净地的存在,在自然环境破坏现象日益严重、人类对保护自身生存环境日益重视的今天,的确显得弥足珍贵。

一项重要事业的伟大变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如火如荼的画卷。而历史,透过一个个大事件,为其标下鲜明的印记。

衡水湖是衡水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她也曾经遭过坎坷的经历。抽水、垦地、捕鱼,乱砍乱伐等。历史付出了他应该付出的代价,湖水包容了对她的破坏和蹂躏,现在她依然以宽厚的心态恢复了令人动容的美丽,如诗如画的湖光水色像少女的英姿,期待着走向美丽的明天。

如何在“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基础上,让衡水湖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在衡水湖绿色变革这一根本问题上,任何疏忽或失误,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影响。只能成功,不能失误或失败,这是关系到衡水总体布局乃至子孙后代的大事。如今衡水湖如一块璞玉、一件水晶般珍稀而易毁的公共宝物有幸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对其而言,是一种荣幸,但何尝不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是衡水湖的乳汁哺育成长起来的真正宠儿,也是风口浪尖的潮头催生出来的时代弄潮儿。唯有热诚之行、虔诚之心去惜之护之爱之美之,方能回报“母亲湖”赋予我们千百年的厚爱。

要以全新的视角以及现代理论,从更高层面上科学地制定保护与开发的战略和策略,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灿烂的异彩,让每一棵树,每一根草、每一个人都成为守护衡水湖的屏障和美丽的装扮者。

决策者决定,请国内外最权威的专家学者到衡水湖进行考察,听取他们的建议。

清华大学的知名教授来了,他们编制了《衡水湖湿地恢复与保护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衡水湖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思路、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生态文明衡水湖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期刊文学顾问、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总裁郝耀华、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工程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邓晓梅等专家学者与会并发表演讲。

衡水湖建设的决策者和郝耀华、邓晓梅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层次的探索,思想、理念的碰撞一次次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衡水湖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未来蓝图,终于如大海中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熠熠生辉,焕发出瑰丽的异彩。

人们从依托衡水湖这一核心生态资源,建设美丽衡水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湖城共生”、“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把打造湿地园林,休闲湖城作为衡水湖绿色变革重要乃至根本的支撑点,独具慧眼地指出:坚持保护优先,通过持续的治理与恢复,应当把衡水湖建成水清、地绿、天蓝的京津冀环境生态支撑区,坚持科学利用,积极向生态要效益,使之成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坚持协调发展,把环湖城镇纳入衡水中心城市发展规划,渐次把衡水湖打造成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紧密结合的,以植入文化、体育、科普元素为支持,融休闲观光、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富有活力、品质和特色一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战略策划了不起的地方,是观念、理念、思想上的锐意创新和突破。

决策者是谨慎的,在衡水湖保护和建设规划上、他们精益求精,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就像痴情的艺术家,精心雕琢足以巧夺天工的作品,这种精神源于人们对这个湖的挚爱,源于人们像对待母亲一样的深情。

继对衡水湖的战略策划之后,决策者又邀请在国内享有崇高威望的湿地园林专家,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衡水湖。他们的任务是进行概念性的规划设计和总体的湖域设计。一派翩翩绅士风度的远方来客,不辞辛苦、踏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不负重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决策者是慷慨的,紧靠市区的衡水湖,最美之处,就是滨湖周围一带地方。

有太多的房地产开发商觊觎这片价值连城的宝地。应当赞叹历届市委、市政府决策者在保护自然环境问题上的坚定不移的立场。

人们常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意味着发展空间。只有在坚实的土地上,才可以将美丽的蓝图化为壮丽的现实。

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因此,市政府提出要像“绣花”一样节约利用每一寸极为宝贵的土地。

如果将衡水湖周围最美的地段,用于开发价值飙升的房地产,政府将可以得到一大笔的土地出让金,这对于经济欠发达,湖城建设资金捉襟见肘的决策者来说,的确是极大的诱惑。

衡水湖最美的地段应给谁?

决策者决定:把最美的地段留给大自然,留给鸟类、留给文化、留给生活和老百姓。让所有的市民都可以共享衡水的美景,共享衡水湖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这充分体现了决策者应有的天职、境界、襟怀。

这是衡水湖的幸运,衡水百姓的幸运。

正因如此,衡水湖才有后来的园博园、万亩花卉公园、森林公园、文化广场、休闲空间,才有天高水阔让人心旷神怡的世界。

堪称智慧城市与生态园林湖区相互共融的衡水湖是这样精心打造出来的。

充分应用国内最先进的生态园林设计理念和技术,科学规划设计,是决策者们不同寻常的睿智之处。在吸收精华的基础上,全新的湖区建设理念脱颖而出,特别是“留给文化”四个字的提出,让人们在衡水湖惬意地欣赏大自然美景之时,还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厚重和魅力,这是决策者高屋建瓴的体现。关于湖区建设,一个科学、完整、新颖的湖城建设运营的指导思想终于瓜熟蒂落。它包括: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每一个系统都是充满魅力的挑战,又是构成湖城的重要元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追求人與自然高度和谐的新境界。这一充满着强烈创新色彩的湖城定位和科学设计,是如此让人怦然心动!

湖区的神秘面纱徐徐揭开,大气磅礴、雄奇壮美却又百媚横溢!

它是独具一格的城中之湖、绿色之湖、魅力之湖、天籁湿地、休闲之都、现代商务服务之都。

它不是度假村胜似度假村,不是产业园胜似产业园,不是“桃花源”胜似“桃花源”。

这真不愧是神来之笔也!

真理是相通的,站在今日美不胜收的衡水湖,对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衡水湖正好暗合其中的深刻内涵,人们怎不为之感到欣喜和惊叹呢!

下篇 大美衡水湖

登临湖东畔园博园中30米高的滏阳楼,放眼湖城,满眼皆绿。

一幅青城绿水、风景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湖城大地铺展。

一个绿色交响、“天人合一”、“诗韵田园”的湖城在人们的眼前完美呈现。

莫道湖水无言,那是读不完的鸿篇巨制。捧起湖里的每一滴水,你可以感受到它温暖的呼吸;拮取湖里的每一朵浪花,你更可以领略到它的深沉博大,情意绵长;而循着绿色的召唤,环湖穿行或荡游湖中,你更恰似置于绿色林海之中,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芦苇、每一座小岛、每一块湿地、每一个鸟巢、每一处园林,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风韵与神奇。

拥有衡水湖,是衡水人的自豪和骄傲。有幸拜访衡水湖,是所有走进衡水湖的人们的福份。你想认识和感受衡水湖的秀丽与神奇吗?请走进独具特色的大美衡水湖。

马拉松广场

一座美丽的城市,不仅要宜居,更要有触及人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想象力,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感受到生活、人生、世界真正美好,是值得人们留恋、追求、奋斗的地方。

这是以城在湖中,湖在城中为主题,通过四组形象的雕塑的形式展示文化、体育具体内容的广场,名曰:衡水湖马拉松广场。它位于衡水湖东侧,东湖大道的西侧,沿湖畔而建。设计的整体构思,颇有新意。2012年为迎接衡水湖首届国际马拉松锦标赛而建,至今国际马拉松锦标赛已在此举办了五届。2014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美丽河北——最美文化广场”。在这里,当万千市民为着同一个目标呐喊时,城市的家园感和认同感愈发浓郁。马拉松赛道就像是环绕着衡水湖畔的一条项链,而马拉松广场就是镶嵌其中最光彩夺目的宝石。当视角切换,从与衡水湖相对的另一侧——东湖大道进入广场,这颗宝石的全貌映入眼帘。广场占地9.6万平方米,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正面的主建筑与毗邻的衡水湖交相辉映,衡水的历史与人文也被植根其中。作为衡水湖景区的地标性建筑,衡水湖马拉松广场彰显生态和文化特色,其以“荷”为造型主题建构,与衡水湖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建筑屋顶植被绿化,与衡水湖山水相映,建筑立面采用剪纸、内画的抽象化装饰,契合当地文脉。入口广场,既是衡水湖景区的入口集散空间,也是马拉松赛事的起终点广场,核心位置镶嵌了衡水湖景区的大型浮雕地图,并于广场北侧设置下沉的静思空间和雕刻墙;广场南侧的生态停车场,通过透水材料和多层次植物元素,形成“绿色帐篷”的停车空间。奔跑的浮雕战士向人们“诉说”着马拉松的起源,用行动诠释着马拉松精神。飞奔的浮雕战士,在这里定格为伸手可触的形象。即使是盲人,也可以通过触摸,感受到浮雕的律动。走进这里的人们,耳畔依稀回荡着马拉松第一人菲迪皮茨“那欢……乐吧、我们……胜利了”发自肺腑、扣人心弦的呐喊声。

艺术魅力的最神奇之处,就是不仅能够让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更能够引发欣赏者的联想力、想象力。这是精神情感的洗礼,又是全新的创造。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人物雕像同样如此。

马拉松运动彰显的是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提升衡水湖的品位和文化层次,与世界文化接轨,让所有到这里的人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以世界文化为核心的人类文明的魅力,让人们领略到正在加速崛起的衡水人那种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马拉松精神,这是马拉松广场建设的决策者和规划者高屋建瓴的基本理念,也是450万衡水人民期待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宏伟目标前进的象征。

泛舟湖中游

衡水湖的水,因天作之合而来,缘鬼斧神工而聚,神奇、美妙、如梦如幻。

终于有机会乘一小木船,独自享受湖水慷慨的恩赐了。

木船是一种休闲,一种运动,更是洋溢着浓郁古朴异彩的湖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0年以来,为了保护衡水湖的水质,湖区所有的机动游船全部改为电瓶船,仅保留了一小部分木船。于是,衡水湖的木船码头就这样闪亮登场,成为此地最为经典的风景之一。

在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独木舟和筏,使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我国开始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出现以后,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也为船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奠定了基础。

坐在小木船上,感觉真好!风尘滤尽了,所有的人生重负、烦恼、纠葛乃至不幸,随着浩荡而多情的风,全部消融在一碧万顷的湖水里。阅尽岁月风云的湖泊敞开宽广的胸襟,是笑吟吟地拥抱前来拜访的芸芸人生。

不止一次地游览衡水湖,虽然都是行驶在湖中,乘座木船和游船的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游船如行驶中的大厦,数人乃至数十人汇聚其中,嘈杂之声不绝于耳,即使可以到船头看风景,总是觉得和水面隔着距离,看久了,单调寂寞油然弥漫心头。小木船则不一样,它轻巧、方便、俏丽、自由,人在其中就象驾驭着风,驾驭着浪,稳健而自由地驰向一方。此刻,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你就是贴着湖面骄傲飞翔的大雁,正尽情地舒展双翼、潇洒、激情横溢。如果说,你在游船是客,在木船里,你就会觉得自己才是湖泊的主人。

摇桨的是一位中年渔哥,是土生土长的湖中顺民庄人。当我问起他们村的情况时,渔哥很健谈,他如数家珍地介绍他的家乡。

顺民庄三面环水,仅有一条不宽的小路延伸进村子。全村300多戶、700多人,是目前衡水湖中唯一的村庄,村里人打渔者居多。“你的生意很好吧?”我问道,渔哥笑答:“还行吧,现在湖里的鱼可多了,政府每年都往湖里投放几百万尾鱼,有鲤鱼、白鲢、花鲢、鲫鱼、草鱼、虾、蟹20多种哩,全村一年捕鱼1000多吨,收入蛮不错的”。“捕鱼是不是影响水环境?”我试探地问道。“你说的是这个理”。渔哥很赞同地继续说:“现在政府规定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8月份是禁渔期,在禁渔期我们就顺便载客人入湖看水、观鸟,最近又听说,政府想对我们村进行重新规划。这样也好,保护生态平衡,你看你看,丹顶鹤”。渔哥突然提高了调门,我顺过相机,一阵猛拍,大约百十米处,一只大丹顶鹤,敛翅俯冲,如蜻蜒点水般掠过湖面,溅起老大的水花,而后有力地拍打着宽大的翅膀,振翅高飞,瞬间不见踪影。“荷花园到了,这可是拍照的好地方”。渔哥那粗犷北方大汉的嗓门把我从镜头中唤回。小木船稳稳停靠在园中栈道旁。瞩目凝望,偌大的一片荷花,犹如一片碧绿的海洋。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荷叶上,好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玩滑滑梯,一不小心掉了下来,落在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才从淤泥中露出尖尖角,竟然是干干净净,引来一只只蜻蜒在上面停留嬉戏,这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呀!有的荷叶平铺在水面上,犹如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还有的荷叶高高地伸出水面,好像一把把大伞为水里的小鱼小虾遮阳挡雨。

在一片片荷叶中间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荷花,那些荷花白的如玉、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如同晚霞染过一样。望着这满园的荷花,真有点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红别样红”的味道。

荷花是衡水市的市花,每年6月到9月,是观赏的最佳期。在衡水湖,有万亩荷花景观带,分布在滨湖浅滩及湖中岛屿、沿湖池塘四周,荷花种植面积为1.04万亩,而荷花园则是国内品种最全的荷花精品园,种植了608个国家认证的荷花名品及民间精良品种,园有木栈道穿插其间,方便游客近靠园区。

荷不仅美丽迷人,而且它全身是宝。它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荷叶蒸肉、滑藕片、莲子粥、藕粉……它还是上等的滋补药品,荷叶茶是减肥的良药,莲心可以清热解毒,藕可以治疗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它把自己的一切都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人类。

太阳渐渐升高了,小木船行至湖中,有一个小岛,叫梅花岛。经营梅花岛的主人别出心裁地环岛种植了许多灌木,藤本植物,岛上弥漫着浓郁的植物清香。小岛四季皆见绿色,岛内开垦了一块绿地,种有谷物、时令果蔬,还有野菜,游人如果有兴致可以在岛上小住,一座座不着任何装饰的原木小屋温馨质朴,充满了原始气息,像一个神秘的童话等待你去推开它神秘的门扉。住在岛上可以骑马、骑骆驼,慢慢浏览四周景色,或者找件农具到田间参加农事,或乘一叶小舟临水垂钓……梅花岛上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在这里完全回归了原始田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钢筋水泥,没有污染和噪音,那各种鸟儿的鸣唱是大自然馈赠的最美迎宾曲。

离开小岛,小木船继续在湖中行驶。湖面上行驶的那一艘艘游船,就像天空中飞翔的白鹭,洁白、轻盈。天空中悠闲的白云翻滚着、凝聚着、飘散着,与蔚蓝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水天一线处,垂向一片碧绿的湖畔。

初秋的衡水湖,湖水清澄沌净,层林尽染,天光云影,溢彩流金。船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凝视着如翡翠碧玉般的湖面,忍不住想要触摸,禁不住想要捧饮,止不住想要跳入。眼前的水,在烟波中起伏荡漾,在阳光下变幻着深深浅浅的蓝,每一种颜色的渐出和淡入,仿佛都和着自然的声息。在这里,没有飘泊的宿命感,没有生之渺小的惆怅。相反,会觉得有如禅定般的充盈与淡然,这里的一切是天真的、澄净的,就象天空上飘过的白云,丰富而单纯,圣洁而动人。

天已正午,该是离开的时候了。我们在岸边回望,面对这陶醉的风景,望着渔哥泊船的背影,我又一次举起了相机。

无数次地游览衡水湖,无数次地研读和思考。衡水湖不是奔放高歌大浪淘沙剑走四方的豪侠之土,更不像是浪迹天涯颠沛流离的吉普赛人,这是一条绵亘古今、跨越时空的湖;这是一条百折不挠、誓守干涸土地的湖;这是一条让人敬仰、让人畏惧的湖。她有着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过程,有着厚重容忍的性格。她如一位善良的母亲,静静地守望着这片贫瘠的黄色土地,守望着宁静的湿地和湖边梦一样的柳树林,守望着身旁让人爱得心疼的城市,然后,默默地耕耘、付出,浪漫而不乏朴实;开朗而又有几分含蓄,这就是衡水湖所独具的秉性和特色。哲人云:环境造就人。正是如诗如画,如歌如语的衡水湖,才培育了温文儒雅、彬彬有礼却不乏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衡水人。

她那温存、静谧、天生丽质的独有风韵折服了无数学者、诗人。于是不少学者、诗人在此留下自己的感受,写下无数诗词歌赋来盛赞衡水湖。北魏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在冀州主政三年,他在其千年不朽的著作《水经注》中誉称衡水湖为博广池。并且说她物产丰富“多美蟹佳虾,岁贡王朝,以充膳府。”这是目前关于衡水湖最早的记述。明代诗人曹安由南方进京赶考路过冀州,他登临古城,望着浩渺的湖水,写下了《冀州八咏》,其一描写冀州城北的衡水湖“春水桃花锦浪生,夜来一雨晓来晴,画船如屋闲游处,泛泛只疑天上行。”诗人把衡水湖喻为“画船如屋”,这完全可以与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上画舫云集的盛况媲美了。

明朝进士谢瑞是地地道道的冀州人。明弘治十八年(1508年),谢瑞升任临兆知府后,激情澎湃回到家乡,在一场秋雨后,他和友人乘兴游览衡水湖,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大水后城西泛舟》写到“城西秋水涨庐沟,暇日约客共遨游,烹鲜携酒泛小舟,却停篙楫任意流。瞬息吹过绿扬州,两鬓但觉风嗖嗖。拍天翠浪渺悠悠,此身恍若画里游”。还有冀州训导李梅的《前题》、唐代诗人元格的《发冀州留别恩禅师》,这些都是描写衡水湖自然生态的著名诗篇,让人仿佛进入到“世外桃源”般的惬意浪漫。

水,不只是一条通往世界的天然大道,不仅是赖以生存、丰衣足食的资源宝库,更是人们破除封闭、解放自我、联通世界,从而拥有浩瀚胸襟和广阔未来的一个暸望口。有了如此之富含力量与智慧的水,衡水人能不登高远望、扬帆高歌。

2012年9月22日首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使衡水湖实现了从以前的“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声名显赫”的惊艳亮相。

2013年2月2日,在全球广泛宣传“世界湿地日”之际,衡水湖湿地被誉称为“华北之肾”成为华北平原唯一的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的全球第三大生态系统,成為环京津、环渤海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014年10月14日,衡水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2016年2月4日,衡水湖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湖泊是诗的摇篮,到这里看湖的人,人人都可以在这里寻觅到属于自己的诗情。

这里的湖水让人感到特别亲。处处游人如织、处处莺歌燕舞。浪花就在你身旁绽开,依稀是灿烂的笑脸;湖水就在你脚下涌动,仿佛要送你一个多情的拥抱;沉重的历史似乎被湖水珍藏在深处;人生的悲哀,痛苦乃至不幸,已经被湖水淘尽了。你看到的是和平、和谐、幸福,感受的是宁静、清新、浪漫!

人在衡水湖,心中总会觉得莫名的安宁,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扰人的喧嚣。衡水湖的美丽,就像一面筛子,筛去来客心中的浮躁和不安,舟游衡水湖,你可以深刻地领悟道:湖泊永恒,拥有湖泊的人生永恒!舟游衡水湖,你看到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久违的自我。

独特的天然湿地

衡水湖湿地公园,一个极为罕见的天籁之苑,湖水澄碧、百鸟歌唱、珍禽游戈、草木繁茂、鲜花盛开,好一派动人风景。

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但它的功能远远超过森林和草原。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与品种多之外,更重要的是湿地可以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调节和稳定区域温度和湿度,对改善环境质量作用尤为突出。另外,湿地还被认作是天然“氧化糖”,能够澄清被轻微污染的水体,增加水的溶解氧量。湿地中的鱼虾贝类非常多,植物也特别茂盛,所以鸟类就把湿地当成“生儿育女”的重要场所。根据上述特点,科学家把湿地比喻为“地球之肾”。肾在人体中有着排泄和分解血液中各种元素的功能,有益的被肾脏吸收,有毒有害的被处理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如果人的肾脏出现病变,人的生命就要受到严重威胁,由此可见肾脏的重要。既然湿地相当于地球之“肾”,可见它对地球总体生态系统的重要。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属天然内陆淡水湿地类型,因其面积较大,保存完好,不仅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目录,而且是华北平原保存最为完好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因而被誉为“华北之肾”,犹如一颗明珠,璀璨耀眼。

衡水湖地处我国较为缺水的华北地区,保护好衡水湖湿地,可以储存和净化珍贵的淡水资源。如果衡水湖湿地遭到破坏,其维护水资源安全的重大作用就将迅速消失,也将带来难以想象的生态后果。

进入21世纪以来,衡水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营造一个原生态湿地的发展新路。

——编制了衡水湖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扩大湿地面积规划、西湖调蓄水工程规划、滏阳新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盐河故道修复工程规划等。

——拓展引水渠道。水是维持湿地自然环境的重要资源,没有水环境,湿地功能将难以为继。针对衡水湖属封闭水系的特点,自2000年以来,政府每年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引黄河水入湖。近年来,引黄河水的数量逐年加大,使滚滚的黄河水不断源源流入衡水湖。

——启动衡水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退耕还湿工程。投资46.55亿元,用于保护区内11.5万亩耕地调整种植结构,由农田改为种植芦苇、蒲草以及水葱等水生植物,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并净化水质。

——打造生态隔离带。衡水湖湿地还属特殊湿地类型,村庄环绕,人口稠密,为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衡水市将环湖村庄重新规划,并通过植树造林打造环湖生态隔离带。

——建设人工湿地。为确保良好水质进入衡水湖,近年来,市政府利用宽浅河道建设了多级人工湿地0.2平方公里,以拦截入湖面源污染,既增强了湖水动力条件,又净化了湖水。

——改迁106国道线路。鸟类不仅需要水和食物,还需要可以立足休息的地方和筑巢繁殖的地方。为了让衡水湖湿地的鸟类及各种动植物有个更安静的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2015年衡水市将国道106线“衡水湖”段“迁出”自然保护区。国道106线是我国南北方向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平均每天有万余辆中小型车和4000多辆重型及大型载货车,在位于保护区内约20公里长的路段通过,排放大量尾气及噪音污染,干扰了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育。改迁106国道线路,为鸟类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大自然没有辜负人的努力和付出,保护带来了显著效果。

“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已育有水域、沼泽、滩涂、草甸、林地等多种生态类型,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已发现记录到:植物383种,鱼类34种,昆虫416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20种,鸟类323种,包括丹顶鹤、白鹤等7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等49种Ⅱ级保护鸟类。震亘雅雀、青头潜鸭等濒危水鸟被称为“鸟中熊猫”。其中,近年被列为极危等级的青头潜鸭,今年发现了60只左右,已经引起国际湿地组织及专家和各地观鸟爱好者的高度关注。“青头潜鸭”在衡水湖的出现,证明了“自古鸟儿最聪明,偏选好山好水行”这一经典名言。湖区一位渔民颇为自豪地说。

据专家介绍,青头潜鸭曾是亚州分布广泛,较为常见的鸭类,由于繁殖区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以及人为的捕猎,导致其数量逐年下降,目前全球种群数量已不足1000只。青头潜鸭在衡水湖湿地的出没,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衡水湖的水质总体向好,水质由过去局部Ⅴ类达到总体Ⅲ类。

这是一个神奇罕见的天籁世界。

一脚跨入湿地,一片碧澄澄的湖水扑面而来。湿地内天净水碧,芳草萋萋,灌木丛丛,在草丛绿海中,群鸥嬉翔,野鸭戏水的场景时常出现,使游人驻足长观,留连忘返。真可谓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群鸟齐飞”的人间仙境。

走进这里,一派天籁,你的心境就会像湖水一样平静下来。水,生命的摇篮,古人诗云:“清君看皎洁,知有澹然心”。水,同样是洗净人们俗念尤其是名利之心的尤物。繁忙之余,偷得一点闲瑕,到这片静如处子湿地的湖边小憩,可谓是修身养性的美好享受。

湿地周围,亭亭玉立的一片芦苇、蒲草,它们在水边葳蕤地生长,摇曳着身姿,芦苇窜出了茸茸的苇樱,透着一绺绺的毛尖,蒲草一簇簇生长,抱着团形成一种阵势,成为湿地中的另一种风景。

这里的水生植物品种繁多,它们和平相处,春华秋实。一花一世界、一鸟一独韵,默默地编织着生命的密码,是在等待着人们去破译吗?

这里并不与世隔绝。但这里不需要空气净化器,它就是天然氧吧;不需要水净化器,它有的是清泉。而人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都可以运达。这里与都市相互依存,是都市人放松身心的胜地,从钢筋水泥浇注的闹市来到这里,第一感觉是清新、宁静、喧嚣被满目融融的湖水洗净,心中莫名的烦恼,惆怅乃至悲伤也悄然飘逝。你似乎化为了一滴水,悄然融进让人熏然欲醉的碧水里。

如今的世界,要寻找热闹乃至喧嚣的地方,太容易了!要寻觅清新、宁静、纤尘不染的地方难,要寻觅能够感受天籁之美的地方就更难了。

尊重自然,返璞归真,和自然息息相通,创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天籁才能永恒!

鳥的家园

衡水湖是欧亚大陆东部鸟类迁徙的密集交汇地和重要中转站,是众多珍稀濒危水禽的迁徙停歇地、繁殖场所和越冬地之一。数百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近年来,为了保护这些人类最为亲近的朋友,湖区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多数湿地资源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都为鸟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衡水湖共有53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占全部鸟种的17.5%,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金雕、白肩雕、大鸨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种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46种。在衡水湖分布的鸟类中,有40种鸟类被列入《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占协定中81种鸟类的51.9%;同时,共有151种鸟类被列入《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占协定中227种鸟类的63.9%。由此可见,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鸟类保护的重要基地。

每年在这里营巢繁殖的夏候鸟有数万只,越冬的灰鹤有3000多只。鸟类上万只,遮天蔽日的灰掠鸟更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每到春秋季节,这里就吸引了大量候鸟在此歇脚,有些鸟儿在这里找“对象”,“谈情说爱”并“生儿育女”。秋季的衡水湖,是丹顶鹤与白天鹅的家。清亮的空中,一群群白色的鸟儿在飞舞着、盘旋着。天空是净的,阳光是净的,鸟儿的羽毛也是白净的,一切,都净的如谁对着蓝玻璃,轻轻呵过一口气,擦拭过一般。

这儿很静,没人打扰这些鸟儿。因此,这些鸟并不怕人,舒缓地扇动着翅膀,在水一样的空气中飞着。有时,离得很近,甚至能听清它们翅膀划过空气的声音,唰——听起来是那么流畅,那么自然圆滑。听到这声音,人的一颗疲累的心,仿佛用丝巾拂拭过一般,纤尘不染。

湖区鸟类专家告诉我们,大多数鸟儿都集中在碧水包围的三生岛上。

乘一叶小舟驶过碧波荡漾的湖面,我们很快进入一片茂密的芦苇荡中,小舟泛起涟漪轻轻拍打着湖中的芦苇,水动、苇动、心动。两旁的芦苇碧绿青翠,它们晃头摆脑尽情地享受着清风的抚慰。

三生岛离岸不过一两公里的水路。这是个很小的湖中岛,总面积30多亩,但在衡水湖的怀抱中却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湖中观岛,它的周边被绿色植被团团包围,就像一个不规则的绿色绣球被谁丢在了水中。岛内一派自然生态模样,丝毫看不出有人为破坏的痕迹。唯一显示现代气息的就是岛内添加了电力设施。当小舟靠近小岛时,一副古朴、自然的景观映入眼帘。杂树疯长、野草遍地,我们顺着还不能算路的小路漫步观赏。此时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概况:一是绿,二是静。人类最早从原生态的大自然走出,但在以繁华喧闹城市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的今天,已经很难见到如此自然且飘着乡土气息的家园了。这是很容易唤起乡愁的地方。专家介绍说:“这里栖息着多达几十种珍稀鸟类,丹顶鹤、蓑羽鹤、白鹭、孔雀……还有世界体型最大的金刚鹦鹉。每天早上,天还没有怎么亮,聚集在这里的各种鸟儿就开始啁啾了。声音是细碎的,有点像窃窃私语,像是生怕吵醒了周围的人们。不一会,浓密的树林里,就响起一声斑鸠的嘀鸣:咕——咕,咕——咕!声音旷远而迷离,深沉而雄厚,此起彼落。侧耳聆听,声声如歌、如语,不由牵起人们心中深深浅浅的感慨和感动。”

工作人员引领我们来到一块绿茸茸的草坪上,“嘟嘟嘟……”随着饲养员的哨声,约有20余只丹顶鹤在草坪上边助跑边挥舞着翅膀。我们驻足凝视,当丹顶鹤正要展翅飞翔的时候,那一双双美丽的翅膀翩翩起舞,那修长的双腿,就像优雅的舞姿多么杰出、多么美丽。这种情景让我想起刘禹锡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饲养员告诉笔者:“我们在为丹顶鹤飞翔做准备工作。在这里观鸟,你们不必像在动物园里那样隔笼远望,也不要太拘谨,可以随意走近它、亲近它。一会我把丹顶鹤放飞后,它们在空中飞行2-3分钟,便会又降落到起飞的草坪上。之后你们便可以上前喂食、拍照,还可以与它们共舞。”饲养员幽默的话语,让我们感到十分快活。

循着饲养员的指引,我们来到一只刚刚降落在草坪上的丹顶鹤面前与它亲密合影、嬉戏。饲养员轻抚着丹顶鹤洁白的羽毛介绍说:“丹顶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它体长约160厘米,翼展240厘米,体重约10公斤,全身几乎纯白,头顶裸露无羽,呈片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颊、喉和颈黑色。丹顶鹤的骨骼外坚内空,强度是人类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迁徙的时候常常排出巧妙的楔形,使后面的个体能够依次利用前面个体扇翅时所产生的气流,从而进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飞行,时速可达40公里左右,飞行高度可超5400米以上,而且能够边飞边鸣。

丹顶鹤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作为栖息地,对湿地环境变化最为敏感。例如吉林省西部的月亮泡曾是丹顶鹤的繁殖地,因为人为进行围湖筑堤,使堤内水位上涨,挺水植物带基本消失,堤外湖漫滩干涸,垦为农田,丹顶鹤从此绝迹;又如江苏省北部的邵伯湖与高邮湖之间的沼泽地带,曾是丹顶鹤的越冬地,由于每年到该地渔、牧和狩猎的人不断增多,增加了人为干扰,以及拣卵、偷猎等,使丹顶鹤的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全世界丹顶鹤总数仅有1500只左右,其中在中国越冬的有1000只左右。在衡水湖湿地越冬栖息的约100只左右。”

珍稀濒危鸟类丹顶鹤之所以能在衡水湖湿地安安静静、快快乐乐地栖息、嬉戏,这无疑不是衡水人善良、朴实、谦和的品格、气质的象征。在衡水湖畔,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只丹顶鹤站立在湖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展现着自己的风姿。湖上飞着一群雪白的天鹅,它们伸长脖颈,扇动着洁白的翅膀,宛如仙女在飘动着长袖飞翔。岸边一个英姿少年一手轻抚着丹顶鹤朱红色的头顶,一只手把鱼虫轻轻送进它的嘴里。

人和丹顶鹤和谐、友好相处。丹顶鹤向来是可以与之亲近的朋友,深得人们由衷的喜爱。碧水、蓝天、丹顶鹤飞翔着,是何等美丽优雅的景致。衡水正因为有衡水湖湿地公园等诸多适合丹顶鹤生活的地方,才有了这一魅力无穷的风景。

沿小岛行走一周,有更多的机会和其它各种鸟类亲密接触。不远处笔者看到,有“百鸟之王”之称的孔雀,正在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尾屏,另一只孔雀也不甘示弱,开屏后犹如身着一袭白衣仿佛仙女下凡。在小岛上的人工小河旁,几只加拿大雁正悠闲地单脚站立,沐浴着初晨的阳光,继续前行。一群“野鸭”进入视野,仔细一看,竟是一群小鸿雁在觅食,如果没有足够的见识,还真是无法区分这里多种多样的鸟类。

鸟类專家告诉我们,在每年春秋鸟类迁徙季节,在湖区逗留、觅食、嬉戏的鸟类多达几十万只,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自然奇观。近年来,在冬季,这里的候鸟也变成了“留鸟”,成群的白骨顶鸡、红嘴鸥以及野鸭等冬候鸟不再南迁,而是在湖中扎堆觅食嬉戏。

据介绍,每年11月下旬湖区气温骤降,湖面开始结冰,但这些本该向南迁徙的鸟并没有飞走,而是在湖面上慢慢集结成群。湖区多处水域被鸟儿们搅动的不能结冰,而未结冰的水域营养丰富,引来各种鱼虾,这给以鱼虾、昆虫、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等为食的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湖中大片干枯的芦苇和蒲草让这些鸟儿得以做窝取暖。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让这些冬候鸟乐不思蜀,不再南迁。衡水湖冬季的天空上,成群结队的鸟儿时飞时落,场面壮观,惹人喜爱。这些鸟儿为冬日的衡水湖增添无穷乐趣,吸引了许多市民及外地摄影爱好者,观鸟者前来观赏、拍照。又一次验证了此地生态环境的美好。他们放飞了一个个飞禽种群振兴的梦,也放飞了衡水人与自然和谐的佳话。

衡水湖还有大量的其他珍稀鸟类,其中有斑嘴鹈鹕、黄嘴白鹭、隼、鹰、白琵鹭、鸳鸯、彩鹮等等。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令人担忧的日子,鸟禽飞雁在衡水湖繁衍生息,留住迁徙,不能不说是一道最美又颇为难得的风景。衡水湖水域,良田、滩涂、草甸、芦苇、鸟禽飞雁相依为命、相互依存,使冀东南这片热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方钟秀胜境。

当人们在欣赏这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画卷时,又不能不说这是衡水湖的奇迹,也是衡水的奇迹!

绿色长城

绿带绕碧水,人在画中行。这诗意般的美景,如今在衡水湖湖畔已成为现实。

笔者绕湖畔而行,所到之外,满眼皆绿,一道绿色长城为衡水湖筑起了天然屏障。衡水湖北大堤绵延高耸横亘东西,堤坡垂柳飘荡成林,白杨挺拔遮天,鲜花点缀,草木如被,占地3000亩的森林公园像一条绿色卧龙,似母亲巨大的臂膀,遮挡、拢护着衡水湖,气势蔚为壮观。

登上大堤,眺望衡水湖,只见万顷良田簇拥着衡水湖,偌大的衡水湖湮没在万顷良田之中。衡水湖象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锦绣如画的华北冀东南平原。秋风过处,绿油油的万顷良田,欢歌荡漾的千顷碧波,盘旋竟翔的鸟群雁阵,飘然舞动的绿色长堤,交互波动,交相辉映,构成了北方平原独有的湖光水色美丽风景。驻足眺望,令人赏心悦目。

步入衡水湖西岸,这里正在规划建设总面积23000亩的森林公园。该公园是一个以蝴蝶兰、郁金香、樱花、梨花、桃花、杏花、海棠花为主题,融森林景观、湿地景观、湖区景观于一体,集自然观光、赏花观鸟、田园生活、文化艺术品鉴、休闲游玩、科普教育于一身的高品位绿色综合园区。其中“蝴蝶兰展区”总面积2000余亩,种植紫色蝴蝶兰10万余株。紫色蝴蝶兰寓意“紫气东来,吉祥如意”,梦幻的色彩和美好的寓意,带给人们以极大的视觉和精神享受。人们行走在蜿蜒的石板路上,穿梭于美丽的花海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整个园区人头攒动,春意融融,处处萦绕着浓郁的花香,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游人们徜徉在蓝天碧水,姹紫嫣红之间,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毗邻万亩森林公园的中湖大道,是护卫衡水湖西部的绿色长城,它可以阻挡来自太行山或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沙。中湖大道北段隶属桃城区,作为衡水市的首个建制区,在衡水湖绿色交响曲中是一道优美的音符。近年来,桃城区和着交响曲的主题,在不停的律动。穿行在中湖大道,两旁的绿树犹如两条绿色的长龙向远方延伸。桃城区在绿色长城规划上,不仅注意挑选有代表性的树种,而且在时间和空间布局上都精心考量,确保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在打造沿线景观中,建设者积极引进先进的“海绵城市”理念,让景区能够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旱季能把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海绵微地形”的整体设计,极大地保障了绿化树种所需,结合在低洼地带栽种千屈菜、黄菖蒲等湿生植物,既有效保证了景观的完整统一,又做到了發展与生态并重。

当我们登临衡水湖南岸,眺望“天下第一州”冀州古城,无一不被这里的绿色风光所折服。冀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北方滨湖城市。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重新划分天下分九洲,冀州被称为“九州之首”。夏铸鼎、冀鼎最重,河北简称“冀”即源于此。浩瀚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她大气的古韵风格,滨湖近水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她灵动活现的现代气息。

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冀州撤市改区,成为衡水市的一个建制区。冀州区以湖城为基、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特色融入衡水湖绿色交响之中。秉承“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的建设理念,构建了以盐河故道景观为核心的环湖绿色隆起带、西部新区以湿地水道、古护城河等原有水系为基础,疏浚、清淤、营造水景,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环湖水系。并在古城北侧、衡水湖南岸建设了一座占陆地面积1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的滨湖公园。人们在此可北望烟波浩渺的衡水湖,南眺冀州新城。欣赏夕阳余辉中的古冀州,公园内设有观鸟平台、亲水广场、沙滩浴场、碧水湾港等景点,让游客能充分感受到水带给人们的快感。整个公园全部采用微地形处理,林木种植以自然式为主,使植物与衡水湖交相辉映,通透有致,给人画中游的感觉。一年四季无论何时游览此园,你都会领略到春季繁华烂漫,夏季绿荫如画,秋季彩页斑斓,冬季清秀素雅的公园景观魅力。

离开冀州滨湖公园进入东湖大道。这条大道也称城市街道,它与衡水市区的红旗大街紧密相连,一条绿色长廊将东湖大道南北贯穿。这里满眼都是绿色,外乔内灌,外绿内美,远景近花,景随时变,河姿湖韵,绿水天成。

据介绍,东湖大道两侧造林绿化面积2400亩,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实现了绿化全履盖。笔者在东湖大道东侧的林业园区看到,高高的白蜡、栾树、榆树绿意盎然,矮的金银木、海棠、碧桃五彩斑斓,园区内还有千亩桑葚园,附近村民正在林间劳作。

据介绍,这片园区有6700亩。像这样的林业园区在湖区有14个,面积5.5万亩,加上桃城区1.2万亩生态观光园和冀州区的万亩森林公园,衡水湖周边两公里核心区域内绿化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成为护卫衡水湖的绿色屏障。

每年有数十个来自国内外的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到这里植树造林,每年有数百对新婚夫妇来这里栽下“幸福树”;每年的植树节,市区党政群团机关干部以及社区、学校和民间环保组织成员有上万人来这里义务植树。

湖边的人们,没人愿待在室内,他们不是在林子里,就是在去林子的路上。湖区附近的人喜欢用绿色林海做微信头像,朋友圈里晒的风景画面,不是宽广的水域,就是绿的树。许多护林员,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无论风霜雪雨,始终与树相伴,成为美丽湖泊的又一道风景。

苦心人,天不负。十年过去了,万亩树木如一条“绿围脖”环绕在湖周边,大大提高了衡水的森林覆盖率。五年过去了,绿色不断萌发、希望不断升腾。绿色已遍布湖周边的每一个角落。衡水人心怀对“母亲湖”的热爱,用青春和汗水铸就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城。

建设绿色屏障,守护碧水蓝天。衡水湖创造了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

衡水湖天然湿地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为各种生态类型湿生植物群落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已成为今天的动、植、生物基因库,并形成了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具有典型性的湿地生态系统,维护了原有生物的多样性。

衡水湖首次监测负氧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衡水湖湿地负氧离子含量达到400-4600个每立方厘米,衡水湖北堤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3400年每立方厘米,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标准的空气中负氧离子数为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我国空气负氧离子保健浓度分级评价标准共分为6级,其中,等级最高的6级空气负氧离子大于或等于每立方厘米2100个。按照这一标准,衡水湖北堤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已超过6级的最高标准。据了解,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有人把其称为“空气维生素”,并认为它像食物的维生素一样,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衡水湖又被世人誉为“天然氧吧”。

衡水湖旅游人数屡创新高。每年的旅游旺季,天南地北的游客纷至沓来。2017年,衡水湖接待旅游者270万人次。

按照规划,衡水湖完全有能力容纳更多人次的接待量,再轻松增加旅游收入。这可是几乎不用任何投入就可以落袋的真金白银。

但这里却做出决定,严格控制入湖人数,控制入湖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

人们都说:“如果生态效益没有了,用再多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换回。经济账和生态帐,小帐和大帐孰轻孰重,头脑必须清醒”。

目前,湖区正在开展生态优势提升行动,在完善、巩固、提升环湖绿色屏障的基础上,着力开展通道绿化,环城绿化,村庄绿化等造林绿化工程,进一步构筑更宽广、更完美的绿色屏障,建成江北地区唯一全国平原最大的绿色家园,使绿色经济成为衡水发展的新亮点。

绿色是城市的生命,更是生态园林湖城的核心。

绿染湖城,满目葱葱。一湖清水碧波荡漾,四周绿树锦绣堆云,衡水湖像一条绿色的巨龙熠熠生辉。

这是一条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一条开创生态文明新境界的希望之路。

诗意乡村

现代农民追求和梦想诗意乡村。什么是诗意乡村?显然不是生活在冷冰冰的水泥钢筋筑成的小楼里,一日三餐、看日出日落。而是在生態理想的环境里,能够和历史、古人、文化、艺术等优雅地进行沟通、对话、交流,能够在超越功利目的,文化密集的精神家园里,享受人类创造的智慧花海的浪漫和绚丽,从而真正提升幸福的指数和生命的质量。

历史文化资源在人类历史文化遗存诸多实体当中具有独特功能,按照现代资产价值,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甚至进行扬弃和升华,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广义的衡水湖区,横跨衡水湖滨湖新区彭杜乡、魏屯镇及桃城区河沿镇、冀州区冀州镇、小寨乡、徐家庄乡6个乡镇,村庄及居民点主要分布在衡水湖周边及中隔堤。衡水湖保护区内共有106个村,隶属滨湖新区管辖的有72个村庄,基本上为农业人口。

人类文明总是与河流相依相伴,共生共荣。一个城市或一个乡村和一条河流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生命秘语呢?

在漫长的历史河流里,衡水湖水的每声浅吟低唱,每一次转折跌宕,都会转动衡水及湖周边的罗盘。

衡水湖悠久的变迁历史也给此地域留下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著名的竹林寺,即坐落于衡水湖畔。据传,古时这里还有一座山,因为常出现海市蜃楼幻景,“初旭微霞,水云相映”,犹如仙境。后因洪水冲击而毁废。清朝末年,当地百姓在遗址上重修建竹林寺,遗址原来三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衡水湖蓄水后,通道没入水中,遗址成为湖中一岛。古碑刻,衡水湖周边地域古碑刻众多,现有竹林寺碑、南潭记碑和三友柏碑。古雕像,现于兵法城保存的汉代水碓磨——大石磨。石井栏,还有边仙姑石像,汉墓等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奏响衡水湖绿色交响曲之时,把湖周边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纳入了衡水湖保护与开发的整体规划当中,并与衡水湖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景观转化,使生态湖城与历史文化资源浑然一体,交相辉映,使美丽乡村、诗意田园成为绿色交响曲中最动听、最美妙的音节。

文化源于生活,其宗旨是服务社会和大众。几任决策者们围绕“湖光秀色、诗意乡村”的总体定位,按照“一村一景致”、“一庄一故事”的规划要求,依托衡水湖的人文和历史资源,突出“文化传承、教育村民”的区域特色,将毗邻湖区的36个村庄作为衡水市首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和谐乡村重点打造。

候店村,南依衡水湖,东临衡水市区红旗南大街。全村544户、2042人。相传,在明初年间,衡水至古冀州之官道是商贾往来的必经之路,—候姓人家便在此路开设客栈,方便了往来客商,候店村因此得名。候店村毛笔历史悠久,相传是秦国大将蒙恬所制,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迄今为止有六百余年历史,素有“毛笔之乡”“北国笔乡”之称,还因其制笔工艺精湛,被奉为“宫廷御笔”。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的书法爱好者和书画名流来此挥豪泼墨。建设者们为候店村量身打造了“全国毛笔文化创意平台”,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艺术创作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旅游功能和创意孵化器功能的创意文化社区以及国家书艺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等。一张张富有特色,彰显艺术的蓝图铺展在世人面前,一座座别具风韵的诗意栖居建筑矗立在候店村的大街小巷;一个个风度翩翩的书画大师,文化艺术界名流在这里汇聚。

当你走进候店村毛笔展览苑,你就会深切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创作,最为深厚的根基是在民间,这里犹如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之海,展现出这个滨湖村庄的文化厚重。“观笔村、赏笔联、逛笔市、品字画”已成为候店村“文化、经济”双提升的新引擎。

在衡水湖两侧,坐落着一个蓝白相间的小村庄——绳头庄村。从远处望,犹如一条飘动的“玉带”镶嵌在衡水湖畔。该村自古以结绳为艺,系“五彩绳”重要产地,故称之为“绳头庄”。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绳头庄村打造“诗意村庄”创造了先决条件。该村75户,205人,没有耕地,村民大多靠外出打工,村庄占地85亩,宅基130处,空宅50处。2015年,村里成立了荷塘月宅旅游合作社。合作社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农民以闲置宅基为股本加入农宅合作社,合作社对村宅进行统一改造,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年终以“租金+分红”的形式进行收入再分配。经过近两年的提升改造,一个集观光、旅游、服务于一体融“湖光秀色、诗意栖居”于一身的休闲度假“水韵田园”展现在世人面前。

正午时分,天空湛蓝如洗。我们漫步在花团锦簇、平坦洁净的绳头庄村街道上,凝目眺望,一幢幢古朴典雅欧式风格的小楼,与一排排风格迥异的村民新居在阳光下演绎着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完美融合的多姿风景,村中心广场上,一群男女衣着鲜艳亮丽的服饰在欢快优美的“步步高”乐曲中翩翩起舞,一个个可亲可爱的顽童在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上时而蹦蹦跳跳,时而腾空翻越,一辆辆“红旗、宝马、奥迪”小轿车从我们身旁来往穿行。浏览这里的每处民宅,都有一个艺术经典的名字,“青少年书画苑”、“湖畔艺术田园”、“明珠摄影居”、“维也纳画廊”“巴黎诗屋”等等。处处充满着艺术气息。绳头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已有43个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的书法家、摄影家、美术家和音乐演艺家来此安营扎寨。每逢节假日,附近的市民,村民都纷纷来到这里,亲近自然、体验文化与艺术家们近距离沟通、交流。绳头庄村已成为衡水名符其实的艺术小镇、音乐小镇。这里拥有的电子琴、小提琴、钢琴的密度被誉为衡水之最。黄昏,游人涌动的大潮退尽了,夕阳下在飘着花香的小巷中漫步,便有“叮叮咚咚”的钢琴声传来,如语、如诉、如波、如涛,声声叩击你的心扉,让你荣辱皆忘。

近年来,衡水湖区秉承“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诗意景色理念,结合各自村庄不同的人文历史环境,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以徐家田村古盐河生态景观为依托,打造了秦田、宋田、张田、徐田四个村的盐河旅游组团,把中华文化中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精神植入设计理念,使村村处处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伟大魅力。结合马田村锦湖养正生态园、采摘园地的特色,着力打造成了全市以观光采摘和休闲试验为特点,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

文化是有根的,根在民众和社会,文化又是开放,兼容的,貴在面向世界,突破地域的界限,封闭的文化没有生命力。文化又是创新的,魅力在于出奇制胜,墨守成规的文化没有生命力。

衡水湖,处处如诗如画。不仅孕育了一批批如梦如画的“诗意村庄”,也滋养和孵化了一代代衡水人的文化品质,不愧为衡水人民心中最挚爱的“母亲湖”。

园博园

七月,山河信念诗篇都格外昂扬,生命万物和青春都格外蓬勃。

2017年7月15日,一个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的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在冀中明珠衡水市美丽的衡水湖畔盛大开启。

园博园是为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在各地所建成的花园。园林博览会起源于西方国家,被称为园林节。旨在用节事性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园林、园艺相关事宜的交流。从1960年在荷兰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始,不同类型、不同名称、不同级别的园林园艺展览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我国自1997年在大连举办首届园博会以来至今已举办了12届。据河北省住建厅有关同志介绍,2016年5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河北省园林博览会定期举办、每年一届,衡水市承办的这届园博会,是形成常态化举办机制后的第一届。衡水湖是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更是衡水市城市发展的“定盘星”,将园博园选址于衡水湖周边,能够放大衡水湖的生态优势。

衡水园博园位于衡水市滨湖新区,规划总面积254公顷,总体格局为园博园、湿地公园、马拉松广场和荷花园“四园合一”。其中,园博园主园区占地89.19公顷,建设绿地67公顷,水面6.2公顷,种植大型乔木1.7万株,重点建设了主展馆、滏阳楼和景观天桥等三大建筑,主题园区、城市园区、企业园区、县市区园区等五大片区共36座展园。

本届园博园的主题是“湿地园林、休闲湖城。”行走在微风拂面花香满园的园博园中,满园瑰丽令人赞叹。一幅休闲与生态并重、湿地与园林共生的花卷从这里缓缓铺开,一个生机勃勃、绿色如茵的衡水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进入衡水园区,赫然入目的是一面水波粼粼的浅湖,湖水清澈,湖面架着一座曲折的小桥,湖边芦苇摇曳,湖内金鱼缓缓游动,别有一番水乡韵味。

衡水市园林局负责同志介绍:“为了能体现出衡水的风貌和景观特色,经过对衡水市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等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后,设计师们一致认为最能代表衡水市地方风貌的就是衡水湖,因此园区内的这面浅湖正是仿造衡水湖而建,水深70多厘米,水面达600平方米。缩小版的衡水湖畔,还有面红色的景墙,景墙长20米,高1米多,镂空刻着几十只飞翔的小鸟,因衡水湖畔居住的水鸟达290多种,因此才在园中湖畔建了鸟景墙。因衡水湖畔数量最多的水鸟是燕鸥、鸟景墙也主要镂空刻出了燕鸥的飞翔姿态。开阔的水面,摇曳的芦苇和灵动的水鸟,将是衡水印象的三个核心元素,以便游客在此能感受到衡水湖那安静、野趣的景观氛围。”

聆听着专业的讲解,我们游走在衡水一个个主题展区,一路追寻,感受着湖城大地千百年来的厚重文化,感受着湿地与园林完美融合,自然与生态和谐共生的似真似幻。

这里是花的海洋,海棠、凤仙、樱花,丛丛簇簇娇艳绽放,微风轻抚,翻起波浪,传来阵阵清香;这里是绿的殿堂,脚下绿意漫卷,眼前绿色弥漫,目光所至,那层层叠叠起伏跌宕的绿色让人心醉神迷;还有,那山、那亭、那水、那楼,色彩鲜明的园博大道将各色景致一一串起,镶嵌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之间。

这是一场让人们拥抱自然的盛会。初见园博园真容的游客尽情徜徉在园林园艺精品、奇花异草的大联展中,领略不同地园艺风情所表达的文化和情怀,感受园博会传递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

漫步城市展园中,步移景异,浓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融为一体,承德园精致的宫廷园林与张家口园草原的雄浑磅礴交相辉映,邯郸园的趣味休闲与邢台园的深奥玄妙相映成趣,生态理念无处不在,燕赵風情一览无余。

“这是一场湿地与园林完美融合的盛会。”来自国家林业局的一位园林专家难掩心中的激动。在他看来,园博园内充满回归自然的感觉,建设规划处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探访秦皇岛园,是一个领略中国观鸟之都独特魅力和多姿多彩沿海地域文化的过程,“鸟”和“趣”始终萦绕身边。

整个园区就像一片鸟类栖息地,随处可见鸟的踪迹。白头鹞、秃鹫、草原雕、白尾海雕……

最让人铭记在心的是生态环境的理念,在整个展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工湿地净化塘、竹子鸟巢、木制鸟笼、儿童彩绘鸟蛋垃圾桶、废旧啤酒桶音响、废旧集装箱出入口。各景观材料的选用,都充分体现了无公害、无污染、节能、可持续的环保理念。

这是一场肩负衡水发展希望的盛会。前来参加园博园开幕式的代表团中,不乏园林专家、环保专家、客商及参建企业负责人,他们更关心园博会期间举办的各项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活动、报告会。不难看出,在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提升新路上,衡水将借园博会登上更广阔的舞台。

建筑的最高追求是什么?天人合一。它不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思想,而且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存在状态。园如彩虹,令天堑变通途。园如翅膀,催动现实飞往理想的彼岸。园如梦想,用水意梦幻的旋律奏响了生态最强音;园更像是一座湖城的坐标,标志着湖城生命和境界的高度。

并非尾声 衡水湖断想

十年春秋,衡水湖历经坎坷终于踏上了坦途。使昔日的一片“千顷洼”,变成了一个“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五年奋斗,化为衡水湖看不尽的良辰美景。在实施“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战略中,高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旗帜,把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成为一个集生态修复、文化遗产保护、传统风貌为一体,融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宜居宜游宜业、教育、体育、高新技术绿色产业研发于一身的现代新区。

衡水湖哺育了衡水人民,美化了衡水大地。有了水,这里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人更灵了,路更广了。在衡水的任何一隅,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令人瞩目。水的力量使得鲜活与旺盛的元素疯了似的生成,阳光、空气、尘埃、植物也似乎换了颜色、味道和形态。

今衡水湖之兴盛,缘于衡水之兴盛。观衡水湖与衡水兴衰息息相关之历史地位,衡水湖之生机,蕴衡水之兴盛。然保护衡水湖之艰辛、建衡水湖之功效,实则政党之功德,百姓之幸事,衡湖历史应记之。

衡水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所有到这里的人们,都可以拥抱多情的湖水,接受鲜花、绿树、小草乃至百鸟的问候;都可以在这里收获幸福、快乐;都可以在这里神思飞越,梦回千秋!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人人都有自己的梦,衡水湖也有自己的梦。

虽然,它已经美丽蜕变、华丽转身。但天无涯、地无边,衡水湖的未来保护与发展之梦亦无涯无边。它梦想以更为自然、亮丽、完美,独特的生态环境,娴静地栖息在华北大平原上。

放眼全国的城市,并不缺乏高楼大厦,放眼江南城市,并不缺少湖泊;最缺乏的是源于自然的纯净优美的原生态环境和天然湿地。人们热议的城市文明中,生态文明是直接和人们健康、幸福指数,生活质量关联的文明。当雾霾等危害人们健康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的时候,在千百年湖区开发建设中,能留下衡水湖这片宽广的水域和独特自然湿地,这充分展示了衡水人民敬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美丽自然的诚挚情怀,她犹如一面社会建设和谐发展的明镜,映照衡水特有的神韵和魅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态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纵观世界各国生态建设,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帆风顺的。仅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的过程经历了几任总统,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实现最终目标的。从美国退耕还湖,退耕还湿,我们可以获得一条重要的启示:那就是“长期坚持必有成效。”绿色、湿地不仅需要空间的分布,更需要时间的积累,而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的浩大工程切不可半途而废,尽管它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无私付出。

令人欣喜的是,衡水人民正意气风发地沿着党的十九大开辟的生态文明大道阔步前进。退耕还湖、退耕还湿、退耕还林的“生态保卫战”“绿色攻坚战”已全面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前面没有一个敌人,战胜的全是自己;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但却是必须用意志、信念、责任和血肉之躯穿越的枪林弹雨!

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衡水湖绿色交响曲也会越奏越优美,越奏越昂扬!

著名水利专家说:“平原上的湖泊,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泪珠。”

尊重自然,和自然息息相通,愿衡水湖这颗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明珠,在新时期一定会更加璀璨、惊艳!

敬畏自然,反璞归真,愿衡水湖湿地永远是鸟类真正的家园;

热爱自然,创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愿衡水湖永远水净、地绿、天蓝!愿衡水湖成为华北平原和人类共同的“水韵田园”,在衡水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永远熠熠闪光。

作者简介:

高振龙,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短篇报告文学多篇,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水利报》、《河北日报》,获若干文学奖项。

张文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报告文学》、《人民代表报》、《河北日报》、《民主与法治》发表报告文学作品数篇。

责任编辑/廖全国

猜你喜欢
衡水
Hengshui
Technology and Our Life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画选
如画的衡水湖
A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high schools
衡水中学进浙江,你怎么看?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