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32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文中“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 )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
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对症于当时社会形势的“药方”是(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3.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唐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包括( )
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
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
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
4.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5.“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
7.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8.图片反映历史。以下是某校八年级学生搜集到的一组图片,某学习小组据此拟定了四个研究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过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过程
C.抗日战争的主要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过程
9.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实现着伟大复兴。其中的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与“伟大复兴”分别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C.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下图反映的是中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①点到②点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展了“一五计划”
B.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党中央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国家实施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山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内容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一首山歌唱道:“社里高粱长得高,长到天上织女家,织女伸头出窗望,碰得一头高粱花。”这首山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
A.抗美援朝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2.“(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英国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B.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D.工厂制度的诞生
13.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D.斯大林模式
14.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 )
A.赫鲁晓夫B.戈尔巴乔夫
C.勃列日涅夫D.叶利钦
15.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把每年的全部财政预算的20%以上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美国的大力支持B.重视对教育的投入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D.适当的经济政策
16.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品牌食品受人喜爱
B.经济全球化就在身边
C.这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侵略
D.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题,48分)
17.(15分)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社会,科技改变世界。请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逐渐巩固。百家争鸣、思想自由的时代走向终结,专制思想、独尊儒术开始占据统治地位。一系列的统一政策促进了科技发展高潮的连续出现。
——摘编自《秦汉时期科学发展史》
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材料四:在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其他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成果及其累积效应的基础上,将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智能文明。智能文明不仅会开辟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而且也会开辟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摘编自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2分)
(2)材料二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4分)
(3)有学者评价材料三中的两位历史人物的科技成果“决定了时代的发展”,你认为该学者作出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4分)
(4)材料四提到的“智能文明”应与哪一次科技革命相关?为了迎接这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中国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你对“智能文明”的发展前景有何认识?(5分)
18.(11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寡人(秦王嬴政)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三: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于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始皇创建的一种什么政治制度?(1分)为了避免地方上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2)材料二中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1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思想文化运动”?(1分)请列举出两位代表人物。(2分)这次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2分)
(5)综上所述,这些创新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1分)
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材料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2分)
(3)材料二所述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所确定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分析选择这一革命道路的直接原因。(2分)
(5)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4分)
20.(10分)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摘编自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0世纪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2分)
(4)据材料四,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2分)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C 6.B 7.C 8.D 9.B
10.D 11.C 12.B 13.B 14.B 15.B 16.B
二、17.(1)国家的统一;思想“大一统”。
(2)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电能的应用成为可能,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实行“863计划”。“智能文明”是一种生态文明,它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开发新能源,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应对和治理环境污染等。(言之有理即可)
18.(1)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郡县制。
(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3)文艺复兴运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人文主义。
(4)民主和科学。
(5)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19.(1)《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指辛亥革命。因为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3)“自救之路”指洋务运动,“维新之路”指維新变法。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的以进攻城市为中心开展的武装斗争的失败。
(5)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都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符合题意且言之有理即可)
20.(1)《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4)前提:独立自主。贡献: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5)综合国力(或经济、科技实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