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倩倩
【知识点总结】
1.把握农业发展的思路
(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思路
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的思路
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
(3)分析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路
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对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进行整治。
2.世界粮食问题
(1)产生原因
粮食地区生产和消费严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贫困,粮食生产技术仍较落后;人口增长过快。
(2)解决措施
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同时,还必须注意保持生态平衡。
3.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较低。
(2)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
(3)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大,林、牧、副、渔业比重小。
(4)农业的“新、特、优”产品还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等。
4.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①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对各种作物合理布局;②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业发展效益;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域情况,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①加强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实现旱涝保丰收;②加大中、低产田治理力度,合理用肥,加快对水土流失的治理。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科技兴农。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习题巩固】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
1.對下列各农业主产区生产优势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
B.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c——气候湿润、温差较大
D.g——地势平坦、雨热同期
2.下列农业主产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A.a——大力开垦土地,发展灌溉农业
B.c——大力扩大农业用地规模
C.g——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D.b——治理黑土退化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我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转移。
(1)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根据材料一判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商品粮基地。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的实施,甲要保持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今后的发展途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1)甲:东北低产区、乙:西北干旱区、丙:黄淮海平原区、丁:南方高产区。
(2)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增加。
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增加;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增加。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西部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4)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