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中国情结”

2018-09-26 19:56叶丽英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歌德故居德国人

叶丽英

歌德,曾被恩格斯称赞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我有幸先后三次参观过歌德在法兰克福和魏玛的两处故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中国情结”。

在魏玛参观歌德故居时得知,德国人称呼歌德为“魏玛的孔夫子”。而在法兰克福参观歌德故居时,又惊讶地发现歌德故居二楼的主厅竟然叫“北京厅”。北京厅的装潢布置是古色古香的中国风格,墙上贴着中国风景的墙纸,墙纸构图有山水、亭台、垂柳和披蓑戴笠垂钓的渔翁等。这两个发现令我好生好奇,难道这位伟大的德国人与我们中国有什么瓜葛吗?

没错,在当时欧洲“中国热”的影响下,歌德与中国曾经结下了不解之情。

在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中国成为了欧洲关注和学习的东方神国。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當时,德国上流社会以模仿中国生活方式和艺术格调为时髦,纷纷用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织品和风景画来装饰宫殿和居所。据介绍,歌德的父亲也是当年“中国热”的追捧者。但是,少年时期的歌德并不喜欢中国风格,他曾讽刺厅中的中式壁纸,还因此与父亲闹得不愉快。后来,因为魏玛,改变了歌德对中国文化的看法。

我在魏玛参观歌德故居时,发现魏玛时期的歌德对中国文化已经产生了浓厚兴趣。1775年,歌德接受魏玛公爵奥古斯特的邀请来到魏玛。当时的魏玛宫廷以“中国热”为潮流,而歌德也开始受此影响,勇立潮头。他看中国书,译中国诗,作中国诗,还写中国字。他还试图把《赵氏孤儿》改编成悲剧《哀兰伯诺》。

歌德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中国的理解和憧憬。1776年,他在依姆河畔的别墅花园里建了一座中国式茅草小屋,以寄托他对遥远中国的念想。他在参与设计的魏玛公园里,加入了中国拱桥和亭子,以体现他对东方中国的想象。

歌德晚年创作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写道:“彩瓦、窗棂、廊柱,都已被浓荫遮住;可无论向何处窥望,仍见我东方乐土。”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歌德把中国作为美好世界的象征,并将自己的向往之情融入到诗情画意之中。

在当时的德国,歌德所能读到的中国书籍译本,虽然不能代表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但歌德却如获至宝。他涉猎的中国书籍不下44种,包括历史、地理、文学和哲学等。他读了《中华帝国全志》(杜赫德著,1736年出版)。书中有元曲《赵氏孤儿》,有《今古奇观》的四篇短篇小说,有《诗经》的十多首诗歌等。他还读过元曲《老生儿》《好逑传》《花笺记》《百美新咏》等。

据说,歌德除了读中国书籍,还对中国汉字有兴趣。当时,德国著名的中国学家克拉普罗特刚好在魏玛居住,他向歌德讲述了中国文字的奥妙,并指导他学习中国书法。歌德在魏玛宫廷里就曾经“卖弄”过书写中国字。

歌德通过读关于中国的书籍,把中国想象成了理想的东方乐土。他从中国文学谈(下转4版)

猜你喜欢
歌德故居德国人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晚年的歌德
近三成德国人是月光族
月光族占三分之一,月底最多只剩50欧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
德国人十大爱好:啤酒第一
六成德国人认为“有钱能更幸福”